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曹晓荣 《职业》2014,(3):163
由我社主办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研讨会"于2013年12月25日和2014年1月8日分别在昆明和海口召开。来自全国的70多名职业院校的校长、书记、学生处长、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老师参加了会议。《职业》杂志社副社长杨生文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高婷 《职业》2016,(9):141-141
核心职业素养是技工院校学生亟待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几大方面论述了技工院校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具体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4,(24):F0002-F0002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职业院校教师提升工作能力的需求,职业杂志在暑假期间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培训活动,自2014年7月18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研讨会”在银川成功举办开始,至8月11日哈尔滨研讨会结束,暑期三个专题的六次系列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职业素质养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高职教育特性,从培养目标出发,切实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加快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  相似文献   

5.
在新职业安全形势下,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独立思考、实际动手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薛小明 《职业》2011,(14):180-181
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国交通类职业类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交通职业类院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佳、职业压力较大,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工作状态、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两两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由此,本文从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形成有力的教师自我防护系统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职业困顿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体会到的负向感受,会伴随职教本科生学习、求职、入职的全过程。职业院校通过学校规训向学生植入职业锚,但学校教学反而使学生丧失胜任职业的信心。朋辈交往过程中,学生会以兴趣爱好或身份“势差”为名主动调整社交网络,扩展自身职业进路,但周围环境易导致学生陷入“浅尝辄止、技能不深”的困局。步入职场,职教本科毕业生会首先渴望觅求本专业领域的岗位,但又由于资质过剩问题,引发其在职业选择上的矛盾。整体上看,机械式的教育方式通过规训、宰制改变了学生对职业的真实理解,为此需要发展福柯的反抗策略,为学生的“斗争”与“归顺”寻求铸造职业锚的中间栖地。具体而言,可通过理性探求与理智突围破除惯性学习与求职思维,凭借内在追寻与外在协调相融的方式让个体的职业价值更具韧性。  相似文献   

9.
刘佳婧 《职业》2015,(4):67-69
职业指导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过程,如何认清自我?如何适应工作?如何融入单位?关键在于学生们要做好角色转变;其次,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包括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地位观、职业苦乐观,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一员要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肖树伟 《现代交际》2011,(3):184-184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开拓了新空间。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建设,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格、职业素养,使学生在企业情境中塑造职业认识和职业观,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包桂华  莫创才 《职业》2017,(7):25-26
融入企业元素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技工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模式将企业追求的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引入到课堂,通过微缩版的企业职业活动,以小组合作,再现企业经典职业心理素质案例模仿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是在基础教育上培养高素质,具有专业技能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近年来高职院校陆续进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校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人才提供保障。本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现状,探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用人要求提高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多,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显现高职学生特色与优势,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学生的职业观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职业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现状和职业素质构成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打造培育载体、建立"偶像"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礼仪课程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蕴慧 《职业》2008,(9):65-65
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和职业变化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知礼、守礼、行礼、尚礼的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的礼仪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征 《职业》2016,(3):132-134
本文提出围绕学生职业发展特点,构建金字塔形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模型,以"体验式"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方式渗透于专业技能教育之中,三年三阶段全方位融入课程体系,在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定岗实习和创新创业中实施,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范意识培养、职业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张英丽 《职业时空》2009,5(3):143-144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学术职业,它对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和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术人员和学生群体的国际化程度都是最高的,人才培养规模、质量、层次均处于世界最领先地位。文章在对学术职业竞争力进行概念解析的基础上,简析了美国学术职业所具有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职业时空》2005,(1):51-51
1.何为职业枯竭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许燕教授在<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报告里说,职业枯竭,即人们--特别是中青年人--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会逐渐丧失创造力,并且伴随着价值感的降低,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高校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学生应用能力在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常以个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等方式表现。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非技能性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真正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是当前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应用型高效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剖析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0.
周萌萌 《职业时空》2009,5(6):183-184
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量表》,对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高职部150名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有36.67%的学生职业兴趣类型为社会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别是艺术型(21.33%)和调查型(13.33%)。说明高职生偏好社会型职业,而偏恶常规型职业。基于以上结果,为在校高职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