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谢癸亮  廖禹东  郭忠 《职业》2014,(18):89-90
本文对传统中职药剂专业课程与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创建工学结合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中职药剂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尝试工学结合课程与教学模式,彰显中职药剂专业特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当前中职物理教学和其他课程一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物理实验则是重点改革对象.电学实验是中职物理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实验内容,本文分析了中职物理电学实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中职物理电学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职业能力培养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各行各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一些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亟须教学理念的改革。中职英语教学要从职业能力的视角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把实用和创新作为英语教学模式的主线,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林翰园 《职业时空》2012,(3):38-40,42
许多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是以学科为课程设置的主线,沿用传统的"三段论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实践性适应性不强,影响了中职学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在分析了传统课程设置弊端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与方向出发,提出了改革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采用"2+1"课程设置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朱小明 《职业》2011,(12):164-165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一般抽象思维、数据逻辑分析能力和系统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农村乡镇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比较落后,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不高。而计算机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课程,其抽象的原理、严密的数据逻辑成了中职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的最大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本人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本校一些优秀计算机教师的上课心得,对中职学校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张韩良 《职业》2013,(29):8-9
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核心技能”课程改革模式的实践研究,从课程生成到教材编写,从教学实施到学生与教师、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用课程及教材实例加以阐述。职业素养与核心技能是个联合体,对于中职学生就业发展来说两者不可缺少,对于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来说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7.
李文柱  张静  朱玉良 《职业》2014,(32):85-86
针对当前中职营销课程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以"1922能力链"为主线的市场营销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模式,并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针对任务引领教学和"以赛促学"模式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授课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然而教学体制和课程的改革还相对滞后,这无疑增加了中职学生的就业难度.故而,本文认为有必要创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模式,并增强对学生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王倩 《职业》2016,(6):43-44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实质上是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一部分,其最终的落脚点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从而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差异特点,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改革突破口,探索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中,只注重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忽略了体育教育与未来学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基于职业竞争力,探究中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培养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论述了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即课程设置的优劣,关系到培养出的中职人才,就好比烧窑时的火候关系到产品的优劣,澄清这几个问题有利于消除一些迷茫,又有利课程改革进行的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4.
黄涛  丁晶 《职业》2013,(18):76-7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通过对中职学生社会需求变化的分析,结合当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摄影课程改革,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从学生单纯的"谋生""就业"本领的培养向既具有初步执业技能,又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中职教育“选择性”课程体系的精神,深入推广学校课程改革,以“将更多的学习权利交给学生”作为选择性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湖州交通学校通过优化选修课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设置模式。本文对湖州交通学校在选修课改革方面的探索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模式进行研究,主要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教学的提升、课程评价的开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适应问题。通过对中职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明确中职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充分实现中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需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中职财经商贸类学生的营销能力培养必须立足于实践,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职业院校主流发展趋势的校企合作为背景,针对中职财经商贸类学生营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制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力量、完善评价模式等措施,并从中职财经商贸类的角度,对校企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余幸辉 《职业》2016,(5):45
如果把新一轮的中职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比作一辆赛车,"就业导向"就是它的方向盘,"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教学的提升、课程评价的拓展"就是它的四轮驱动,方向正确、四轮发力才能使它在中职课程改革的赛道上跑得更好、更快、更远.本文对如何基于就业导向进行中职课程改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颜晓华 《职业》2011,(29):133-134
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职业为基础,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日新月异,中职教育部门只有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