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书名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原书包括《素问》和《灵枢》(即《鍼经》)各九卷,各八十一篇,书中述及阴阳五行、摄生、脏象、经络、病机、诊法、论治、五运六气等医学理论。《内经》各篇有关心理学术思想方面的论述不少,其中涉及情绪心理的约廿篇,本文从情绪心理学说方面进行探讨。《内经》里的情绪心理学说在医学上是有重要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中的医学心理思想源于《内经》理论。《内经》中的医学心理观念来自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对这一渊源关系作了揭示 ;并通过比较、分析 ,指出《内经》对当时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心身统一等观念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心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原书十八卷,包括《素问》九卷,《灵枢》九卷,是产生于秦汉时期的一部医学典籍.《内经》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哲学史也有着重大影响.它吸取先秦的唯物的精气说、阴阳五行说和形神论,作为医学理论基础,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病理与药理,治疗与保健等各方面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又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本文仅就《内经》的形神论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内经》历史医学地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 ,分析了《内经》的历史医学地理思想。《内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疾病地理、历史健康地理、历史长寿地理、历史营养地理、历史环境医学地理等内容 ,深入研究《内经》的这些历史医学地理思想 ,对促进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祖国医学经典著作。它既是在炎黄文化的孕育中产生的,又在一定领域中影响着炎黄文化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内经》的命名、成书及传本;《内经》的主要贡献:《内经》与炎黄文化。作者指出,这一巨著不仅总结了战国以前祖国医学的成就,而且还把先民的医疗保健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上升到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从而丰富了各家学说的有关内容,促进了炎黄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以下简称《内经》)一书,出自战国时代,自秦汉至唐都有所补充。《内经》成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历代医学家的论著,都从不同的方面充实、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和学术思想。《内经》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不仅具有重大医学价值,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本文文试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它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老子对《内经》医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子明确地提出了养生(摄生)概念。老子五千言中丰富而成体系的养生思想,对《内经》的医学养生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成为《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老子天道和谐平衡的思想,则是《内经》治疗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黄帝内经》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之比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所倡导的医学模式与现代Engel博士提出的医学模式相比照,认为祖国医学所倡导的《内经》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着同样的主题结构,而《内经》倡导的“天人合一”是在更深更广的层次涵盖了心身疾病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医气象学理论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医学”的有关理论早在《内经》及以后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大量论述,提出了“天人相应”、“六淫致病”、“四时用药”、“适时养生”等许多重要的理论。结合古代的大量文献,讨论了气象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并对根据气象变化,指导临床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先秦道家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期道家管理心理学思想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老子》、《庄子》和《吕氏春秋》三部著作中。文章从人性假设、管理谋略、领导心理和人力管理心理等四个方面对先秦道家管理心理学思想作了整理,并揭示了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子对《内经》医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明确地提出了养生(摄生)概念.老子五千言中丰富而成体系的养生思想,对<内经>的医学养生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成为<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老子天道和谐平衡的思想,则是<内经>治疗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精气学说与《内经》中的医学心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先秦时期哲学界对精气的认识及精气学说的形成 ,进而论证精气学说对《内经》的中医理论 ,尤其是对医学心理思想的影响。归纳了《内经》对精气学说的发展 ,提出《内经》将精气学说升华为“自然之气”、“人体之气”2个层次和“自然之气”、“生理之气”、“心理之气”3个类别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以道为创生天地万物之本原的道论体系,老子的道论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古代学术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重要影响。《内经》全面地继承了老子的道论,并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道论作出了新发展,使得老子的道由形而上的哲学之道,向下落实为具体可操作的科学之道,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朴学作为清代的主导学术,影响了清代学术的方方面面,在它的影响下,清代《内经》的研究亦呈现出异于累代的风貌。其一,全面运用朴学的研究方法对《内经》文字进行校诂,推明古训,厘正文字;其二,朴学学者对传统文献典籍进行大规模整理,客观上促进了《内经》的刊印、流布,也带动了对《内经》的传系、版本方面的研究;其三,注重名物训诂,对《内经》中病名、术语进行考据与辨析。此外,朴学家重视实证,力戒空谈,扭转了以往不遵古训,擅意说经的流弊。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经典中的训诂,最早的是在注释《内经》中出现的。围绕《内经》形成的一系列的注释,集中反应了我国古代医书里训诂发展的历史与成就。值得提出的是晚清时代,对《内经》的训估达到了历史的高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就胡澍俞樾、孙诒让对《素问》的校勘条例作一探讨,以明他们在清代《内经》校勘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七年制4个开设《内经》课程的班级,随机确定两个教学班级作为研究性教学实验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式,另两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研究性教学班级的学生对学习《内经选读》的兴趣普遍较高,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班相比,研究性教学班的同学课堂更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且能经常与教师探讨各种问题,并提出新的见解。研究证实研究性教学的模式适合《内经》课程的教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医巫同源"是祖国中医发展程途中的重大文化现象。其涉及我国古代哲学、宗教、民俗、医学、心理、政治以及天文历法等诸多层面,惜乎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巫、医不分是战国以前确乎存在的客观现象。战国时中原虽说巫、医有分立现象,但巫、医通兼现象仍然实存;楚地南国巫、医从来未曾分离;战国以还,扁鹊、张仲景及《内经》作者,虽然倡言不可纯信巫术疗疾,但亦从未全然否认其实效。整个古代,巫觋或巫术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作用始终未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