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史在现代发生了一种形态性的变化 ,这就是第三种历史的出现。历史形态学试图探讨的是在现代条件下 ,认知历史的方式究竟有哪些 ?其中哪种方式是最具现代意味的历史认知方式 ?最重要的是 ,自由之于史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真正区别第二种历史和第三种历史的根据之一在于看它的作者是传统的学院式的学究型史家还是现代的社会化的记者型史家  相似文献   

2.
史学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凡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史学。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就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中国近代史,认清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近几年来,作为文科基础学科的历史学为教育部所扶持,在国内高校中建立了一批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的是培养更多的史学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见,史学是一l’1不可或缺的学科。那么,史学究竟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呢?首先,历史是冷却或凝固了的现实,研究历史能为指导现实、预测和开创未…  相似文献   

3.
史学研究的内容涵盖面之广,恐怕很少有其他学科能够相比。由此,史学功能多元化的特点非常突出。它在使人们了解历史的知识、真相及规律,日益变得睿智和完善方面功德无量,但有时也因为被曲解或滥用而误人非浅甚至助纣为虐。要充分发挥史学的正面功能而避免其负面效应,不可不注意研究发挥史学功能的途径。首先必须尊重史学的科学性。史学的科学性有不同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特点。联系史学研究的现状,我认为有必要加强三种意识。一是对研究对象的旁观意识。换句话说,这就是要将研究对象如实地当作一个客体,尽量减少研究者主…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主要有:积累和传播人类文化;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借鉴;对人们进行人生观、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等等的教育;开发智力等.我们认为,史学还具有消闲功能,即人们能够有意识地通过接触史学成果来愉快地度过闲暇时间.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般说来,考察一项活动能否供人消闲,要看它是否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不是用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②一般人在进行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能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或满足;③具有易操作性和可普及性.我们说史学具有消闲功能也正因为接触史学成果这一活动具有上述特征.一般人接触史学成果并非为生活所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还只是谋生的手段,史学工作者(包括历史学的研究者及历史知识的传播者)正是借助于历史学以获得维持其生命的生活资料的.但历史学毕竟只是千百门学科中的一支,史学工作者也只占社会劳动者的一小部分;即使是史学工作者,他们接触史学也不都是出于工作需要.对从事其他职业的大多数人来说,史学对其生存并无实质性的意义,他们多是为了发展自身而去同史学打交道的.这一点是文学具有消闲功能的前提.人们在接触史学成果时能感到愉悦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们产生愉悦的情绪是其特定需求得到满足的结果,例如饿汉饱餐一  相似文献   

5.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解释范式必须做到在不丧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立场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哲学与史学对话,不会有研究视角上的反差.历史发展具有二重层次性:逻辑层面与事实层面.在历史长镜头下,事实层面上的历史实际进程呈现出来的演进轨迹像龙卷风一样螺旋式上升运动,逻辑层面上的历史规律则以直线的运动方式在那个虚空的正中部空间内贯穿下去,不可移易,以此展示出对历史实际进程的制约作用;在历史近镜头下,人的实践活动是解释问题的根据,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完全可以像史学研究那样考察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评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相似文献   

6.
陈国灿 《中州学刊》2001,(1):148-152
历史学归根到底无非是人类社会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形式,故其功能本质上也是一种合精神性、中介性和传播性于一体的文化性功能.它首先表现为文化形态,即由史学的文化特性所决定的对人类文化意识领域所具有潜在作用与影响,包括促进人类的自我认识和把握,进行人类文化知识的保存和增殖,提供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的双向思维模式等.在此基础上,进而转化为社会表现形态,即史学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起的具体作用.在史学功能由文化形态向社会表现形态的转化过程中,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史学研究者的思想观念和史学受众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7.
探研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形态的可超越性和生产时代以及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不可超越性,是解决这个课题的关键.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人的超越性     
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自然而然地发展。从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却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世界变成“人化了的自然”。为了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从这个自然而然的世界中去探索真(为何如此)、去寻求善(应当怎样)、去实现美(是与应当的统一),把世界改造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的世界。“同天人”,“合内外”,“穷理尽性”,“万物皆备予我”,这实在是人对世界这个自然的超越。人生也是自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侧为生,散则为死”,生生死死,自然而然。从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却要认识人生、  相似文献   

9.
一谈起史学,有些人就认为这是一门发思古之幽情、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与现实无关的学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无知或偏见。 史学是一门具体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它通过丰富的具体的历史知识让人们认识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从而了解当今世界是怎么发展来的,经历了什么道路,今后发展的趋势又  相似文献   

10.
评“史学无用论”──兼谈史学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史学无用论”──兼谈史学的社会功能肖宏发自从1984年史学界刮起“史学危机”之风以来,“史学无用论”与“学史无用论”的存在至今已十年有余。先是经济改革造成严重的脑体倒挂,出现知识贬值和读书无用论。史学研究过去,与现实相去太远,被“誉”为老古董,其...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的思考许永璋历史科学的现状及前景,是当前史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学术论坛》1995年第3期上发表的肖宏发同志的文章①,反映出众多史学工作者的心声,很值得一读。这篇文章对“史学无用论”进行了评论,并着重从五个方面,深刻地论述了史...  相似文献   

12.
提要:本文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史学在中国一度是最辉煌的学问,遭受破坏也最严重,信誉的丧失使史学失去公信力,娱乐化又冲淡了史学的严肃性,当代史学已从学术中心走向边缘化;二、史学从神谕性、资政性向教育性转型,是史学主题、宗旨和功能的变化,由此相应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身份也相应地有所改变,这种变化在中国不是第一次,却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三、史学功能和主题的变化,是史学面临转向的新机遇,从开拓新领域中获得新的发展.社会文化史就是从另一个视角发掘形形色色的民间生活,还愿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以它的特色走向人文学科的前沿.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试从经济哲学角度探讨邓小平理论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 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 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歌德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赵紫阳同志的这个论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近一个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再次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为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和全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克服各种“左”的和右的干扰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超越与不可超越的理论问题。笔者认为,深刻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作为一门专门的人文学科,在中国历史悠久,其重要性在相当一段时间中,超过了其他社会科学,独占鳌头。之所以会如此,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史学本身的功能,以及史学的结构,还有史学功能——结构的性质。史学功能一结构性质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核心所在,是通过对于历史的表述,以便对历史加以认知,在认识和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规律,将之上升到历史哲理的高度,用历史来求证现实,给现实提供参照证据或理由,并且用作为预测未来的理论和出发点。史学功能一结构性质,不论是表述历史,还是研究历史,都是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的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文化的超越性既是对自然的超越 ,也是对文化自身的超越。超越是对现实的批判与否定 ,它与辩证法意义上的扬弃是同义的。文化的超越性源于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 ,其指向是真善美的境界 ,即自由。人类所追求的自由不是一劳永逸就可进入的历史阶段 ,而是一个无限生成的过程。以市场机制为原则 ,融入科技理性和人文理性 ,可以激发中国文化强大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7.
作者首先探索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伦理道德思想的诸范畴,指出传统史学伦理是史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反映在历史学家的史著中。其中有统治阶级的史学伦理,也有被统治阶级的史学伦理,统治阶级的史学伦理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被统治阶级反对旧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我国传统的史学伦理的社会功能既有消极的一面,如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统治;也有积极的内容,如讲究信史,坚持直书,反对曲笔,褒扬清正廉明之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赞颂统一等等。今天,对史学伦理进行探讨,有助于史学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存在单面性问题--只擅长宏大叙事的一面,不擅长近景考察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历史事件的演变情节的一面。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中找到问题的表征,从人与历史规律关系困境中洞见问题的成因。制约历史实际进程的必然性具有二重性:历史规律所具有的必然性在历史实际进程背后贯彻下去,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擅长宏大叙事;而在历史发展现实层面上直接发挥实质性制约作用的应该是实践规律,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近景考察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历史事件的演变情节。这是破解历史唯物主义史学功能单面性问题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在表现的疆域方面作了许多有效性的突破,这种突破具体表现在他对线形时间观的悬置和对空间上诸多感觉障碍的消解。他的小说借助于“玄想”的运用,在选材上往往是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可能”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之间寻找切合点,在可以感知和可以想象的世界、在瞬间和永恒之间做了无痕迹的对接和跨越,这样就使得他的小说在表现内容上和传统小说相比发生了一种质变。  相似文献   

20.
冯晨 《东岳论丛》2023,(8):78-83
孔子信仰的对象没有超然于天地之外。天的自然法则与人的自由规则在孔子精神世界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特殊内涵的天命信仰。在此基础上,孔子天命的超越性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个体生命向自然超越,即孔子在对天的理解中纯化着道德自我;二是个体生命向历史文化超越,即自我精神与礼乐精神在实践中统一。在此超越方式下,孔子一方面为自己的生命精神开创了道德实践新路,建立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生命精神与历史文化精神的互动,引领了时代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