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茉莉花》传遍世界的同时,作为《茉莉花》的发源地,六合向世界发出了怎样的声音?一年一度的“茉莉花节”,正向世界发出了六合响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10月16日晚,在江苏民歌《茉莉花》动人的旋律声中,由《美城》杂志参与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雨花石节”国际文化旅游节圆满落下帷幕,市领导张枫出席了闭幕式。  相似文献   

3.
陆轩 《金陵瞭望》2010,(30):56-58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一曲经典民歌《茉莉花》,以她的独特神韵让世界倾听六合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历时一个月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已于10月16日在六合区完美落幕。作为六合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活动最丰富、影响最深远、文化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一次文化盛会.本届“茉莉花节”以发源于六合的民歌《茉莉仡》为文化旗号,成功开展了音乐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旅游文化4个文化单元共计24项主题恬动.带火了美食经济.催热了六合旅游,促进了招商引资.提升了六合形象.真正使本届“茉莉花节”成为“文化的盛宴、企业的舞台、人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8,(27):63-63
江苏经典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的发源地——金牛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东邻历史名城扬州,北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距南京市、淮安市约50公里,距六合询暖拯17公里,交通极为便捷。  相似文献   

6.
金秋六合将再推文化盛宴!从六合区有关部门获悉,第七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雨花石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6日至10月16日隆重举行,届时,20多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将让广大市民过足瘾!  相似文献   

7.
阮超  郭妍 《金陵瞭望》2009,(27):40-41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一曲《茉莉花》让世界开始倾听六合的声音;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的“石中皇后”雨花石让六合赢得“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六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惊艳世界的“两大瑰宝”。  相似文献   

8.
“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唱响大江南北。在南京市委实施的“跨江发展”战略中.茉莉花的故乡六合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区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服务和保障“跨江发展”.让和谐的春风吹遍了茉莉花故乡。为此该院先后荣立了集体二等功.被南京市委表彰为“法治南京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
民歌《茉莉花》是一首中国特色民歌,对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着不同的争论。本文对现有的关于《茉莉花》起源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整合,指出民歌《茉莉花》应产生于明代末年,兴盛于清代,最早应在江淮地区流行。并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阐释《茉莉花》的产生和发展是特定时空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它在人民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性格、心理、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民歌的起源问题也就是音乐的起源问题,是民歌发展史上关键性的第一步。民歌源于何方?一说起源于人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吕氏春秋》说帝尧时代有一位音乐家,他“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有人则错误地归结为统治者个人的作用,“王者功成作乐”(《乐记》);传说中有皇帝的乐官伶伦,他“听凤凰之鸣,以制十二律”。因凤凰系子虚乌有之物,且又说“取竹……而取吹之以黄钟之宫,”而…  相似文献   

11.
刀锋 《金陵瞭望》2008,(18):78-79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在7月29日晚央视播出的《百年梦圆——2008迎奥运文艺晚会》上,《茉莉花》的旋律一次次在现场响起。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一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其实并不能算是纯正的中国民歌呀!  相似文献   

12.
范德洲 《成才与就业》2014,(17):124-124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经过反复讨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孙石和她的两名队友最终决定:到“女儿会”的发源地去感受一番、探个究竟。现代文明对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当地的村民是不是已经把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忘记?这个选题,先后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共青团北京市委立项,又经过层层筛选,入选“2014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项目。  相似文献   

13.
刘尧教授在2009年5月19日《科学时报》撰文指出,200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以《江西理工大学设“教学型教授”岗位》为题报道,介绍江西理工大学在今年的职称评定过程中,将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鼓励更多优秀教师潜心于一线教学,从根本上改变“讲课高手至死只能做讲师”的尴尬。  相似文献   

14.
2006年9月.南京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十大文化精品”评选揭晓,“十大文化名人”为:叶兆言、吴建宁、吴为山、陈应歧、许均、孙晓云、陆剑杰、陶琪、黄丕谟、缪炳文。“十大文化精品”为:话剧《平头百姓》、电视文献专题片《伟人周恩来》、油画《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丛书《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民歌《茉莉花》、杂技《顶碗》、越剧《柳毅传书》、话剧《虎踞钟山》、电视文化系列片《金陵文脉》、图书《南京百年风云》。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它的旋律柔美悠扬,深受人民的喜爱。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重新演绎出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艺术气质与内涵。文章对钢琴独奏曲《茉莉花》从素材选用、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感受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中,篇名的解释往往带有极大的麻烦。譬如《原道》之道,到底是儒家的“圣贤之道”,还是道家的“自然”之道,一直争论不休;又如《风骨》的“风”指的是什么,“骨”又指的是什么,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关于《物色》的解释表面上看,目前的意见似乎相当接近,但本人却又有些不同的理解。下面先谈谈流行的几种解释:①“先从《物色》篇名的意义说起:物即景物、物象;色即景色、采色。”(刘禹昌《(物色)篇创作艺术分析》,《文心雕龙》学刊)5期)②一作品中写物也指物色.即景物。”“物也指事物。”(周振…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1995年第4期首次发表了《建立地球管理学的思考》一文;同时又以《论共创人类地球管理学》为题,在上海举行的“’97世界管理大会”、“21世纪管理学科发展趋势”的分组学术交流会上就此问题作了交流;《长江日报》1995年8月6日以《...  相似文献   

18.
宁夏日报1980年5月11日的《六盘山》副刊上发表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代民歌〈长歌行〉浅谈》一文。其中解释第一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说:“诗一开始,就用向日葵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晒就干掉的比喻,来说明时间稍纵即逝的道理”。其后又云:“作者用了向日葵叶上的露水……等比喻点缀和加强了全诗的寓意”。这种分析是可取的,然而将“葵”字解为“向日葵”却是需要商榷的。 细检今人有关解释古诗文中“葵”字的著述,绝大多数解为“向日葵”、“葵花”。如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所选注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释《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曰:  相似文献   

19.
民俗学正尝试着对社会现象进行“民俗学式”的探讨,发挥其“经世济民”的学术品格,成为一门“当下之学”。民俗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化”是民俗文化在时代语境下“应用”的有效动力机制。以恩施民歌《六口茶》为例,在大众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完成了乡野民歌到地方旅游名片的完美过渡,是民俗主义与旅游相结合的典范,对民歌旅游等民俗旅游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蒙民歌中的“蒙汉调”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人口众多的蒙汉杂居地方,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歌,它既有汉族民歌的特点,又有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当地人民称之为蒙汉调。据专家考证.蒙汉调又称为“蛮汉调”“漫瀚调”。“漫瀚”是蒙语“沙漠”的译音,“漫瀚调”即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