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与新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经济“一高二低”的现象 ,超出了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对此 ,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阐述了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及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经济”与通货紧缩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新经济"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经济在90年代以后出现低通胀的深层原因,继而指出美国"新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并将导致美国及至全球的通货膨胀率继续下降而出现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3.
张玉路 《中华魂》2004,(3):61-6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陷入泡沫经济的泥潭,欧洲经济增长放慢,东南亚金融危机阴影难消,在西方世界里,美国经济可谓一枝独秀,近10年来年均增长率达4%以上。虽然这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并未呈现太多衰败迹象。2002年的GDP增长仍达2.3%以上,高居西方发达国家之首。 经济学家宣称美国的繁荣是网络和信息产业给美国带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经济的结果,但美国"新经济"并不是"神经济"。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就会发现持续繁荣了10年的"新经济"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经济"的实质在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构建和运作,从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变革.以此为借鉴,我国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必须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科技、教育培训和中介机构作为创新系统的重要要素,把产业创新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断实施制度创新以构造一个有效的创新激励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新经济时代,美国劳动市场各个层面上的制度变迁不断,制度创新层出不穷.这些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造就了一个高度流动和高弹性的劳动市场.美国劳动市场的这种演化,适应和促进了美国经济范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美国投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就业和通货膨胀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说明了信息技术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动力,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概念首先在美国兴起,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究竟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采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美国"新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需求的拉动和供给的推进是美国出现"新经济"的原因;技术创新和外需主导型战略的实施拉动了总需求;信息技术(产业)、全球化以及"里根经济学"的长期效应使AS得以持续扩张.其成功之处对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约翰逊政府的无所作为,尼克松政府上台之时,美国经济便在困境之中,1973年石油危机更加深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中的不利局面,保持美国在冷战中的战略优势地位,尼克松政府果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的消亡,也是依据凯恩斯经济理论克服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双重危机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可谓是独领风骚,显示出80年代难有的活力。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股票市场不断创造新的纪录、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企业利润大幅上升,出口市场继续扩大。这种新形势是与美国经济在加快蜕变、即加快向“新经济”转变紧密相连的。事实上,“新经济”成为近来美国经济界不断议论的新话题。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认为,最具竞争力的美国已率先进入“全球经济的新时代”,美国“新经济”象征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并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一、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方向既然美国经济发展变化在于出现了“新经济”现象,那…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是知识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绿色型经济、共享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化经济与个性化经济等七大经济类型的集中体现。在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浪潮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不断发展,对促进中国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经济以技术创新为前提,将知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科技革命催生了新经济产业,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相融合形成新业态。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着融合困境、融资困境、创新困境、就业困境和基础环境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我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鼓励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动能,处理好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融合问题,解决好新经济领域的融资困境,重视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平台,重视新经济背景下的就业结构问题,为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基础设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