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工作会议于1991年9月10日至11日在哈尔滨市召开。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黑河、大兴安岭、伊春三市地和黑河、逊克、呼玛、塔河、嘉荫五县(市)的专员、秘书长、县(市)长、地市县民委主任、省民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省民族研究所的领导同志及省民委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共40人。会议由省  相似文献   

2.
民族工作研究加强领导 ,锐意改革 ,努力把全省民族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王东华 (1·1)…………………………开拓创新 ,狠抓落实 ,努力把新世纪全省民族宗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洪英华 (1·4 )…………深入贯彻实施《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推进全省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黑龙江省教育厅 (1·11)……………………………………………………………………………明确目标 ,强化措施 ,切实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中共大兴安岭地委 (1·14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 ,加快赫哲族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江市人民政府 (1·17)……………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渔猎文化的内涵入手,把中国东北地区的渔猎文化分为五种类型:大河捕鱼型、森林骑马狩猎型、森林徒步狩猎型Ⅰ(以雅库特鄂温克人为主体)、草原狩猎型和森林徒步狩猎型Ⅱ(以汉、满、朝鲜等民族为主体)。本文着重分析了“北方渔猎文化带”,这条文化带从大兴安岭中段开始,沿大兴安岭和嫩江,从西南向东北,一直延伸到大兴安岭西北坡和东北段,然后折向东南,沿伊勒呼里山、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最后,到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最后本文还探讨了东北渔猎文化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索伦部是明末清初对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及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民族的统称,它本非一个民族实体,而是一个关系密切、长期共存的多民族部落集团。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清朝统治者强化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之后,才使鄂伦春、达斡尔族分别从索伦部中分离出来,索伦一词作为族称才留给鄂温克族。  相似文献   

5.
连日的大雨使大兴安岭南侧的新华水库处于外溢的危险。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文化队闻讯后,都要求前去抢险抗洪。领导上考虑到路远,抢险工程又很  相似文献   

6.
莽莽森林覆盖着大兴安岭。清清阿里河在崇山峻岭间奔窜。从什么时候起,岸边开始出现几个简陋不堪的鄂伦春猎户的小屋?点点篝火,袅袅炊烟,伴随着深沉悠远的民族古歌又传了多少朝代?都如那永无休歇的原始林涛,寂然、神秘而不可知了。祖国解放了,原始森林要开发,牙林铁路要建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白桦、青杨等木材要源源不断地出山、外运。于是一九五八年在这儿建起林业局。于是鄂伦春自治旗首府由小二沟迁到这里。  相似文献   

7.
8月16日,黑龙江省暨黑河市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庆祝大会,在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举行。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李文亮、黑龙江省委副书记陈润儿出席庆祝大会。8月20-21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也分别举行了相关庆祝活动。自1953年大兴安岭鄂伦春人下山定居至今60年来,鄂伦春族由贫穷落后的游猎民族,发展成为一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与其他各民族一起步入了21世纪。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NO.01卷首语1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费孝通特别策划42000年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高层访谈6进一步巩固和建设我国平等、 团结、互助的民族大家庭 /李瑞环新世纪寄语8以“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 /李德洙12拥抱新的世纪 实现伟大振兴/吴仕民14把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带入21世纪/铁木尔民族印象17大西北的人要有两种心态/周涛 家园守望19在大兴安岭的怀抱里/乌热尔图22西海固:回民与水/石舒清24青海高原:何处觅“芳”草/察森敖拉风雨共渡25林耀华与少数民族和民族研究/张海洋本期…  相似文献   

9.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全盟包含蒙族、汉族、满族、回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民族。兴安博物馆是兴安盟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丝织品、民俗文物等5000余件藏品。其中,皮质文物是民俗文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兴安盟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民族交流的主要媒介,对兴安博物馆馆藏皮质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探究近代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民族发展等不容缺失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族是我国五小民族之一,总人口不到15000人(1995年统计资料),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等地。其族源是从沙皇俄国迁徙而来,属白色人种,操俄罗斯语。2000年10月中旬,“民艺中国行”带领短期跟踪采访的电视台许建军、周涛两位记者,从黑龙江的漠河,自北向南横穿大兴安岭,直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乡,去寻访人们并不太了解的俄罗斯族。我驾着“切诺基”沿大兴安岭南麓的沙石路面,向西奔驰。这一路段正好是大兴安岭向广漠草原的过渡地带,其变幻着的地貌特征,使人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地处我国北方边疆,林海茫茫的大兴安岭贯穿其境,岭西、岭北是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岭东、岭南是肥沃的嫩江平原北缘。这里居住着三十多个民族,有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三个民族自治旗,我国边防重镇满洲里市也在该盟境内。历史上这里是蒙古族等民族的发祥地。建国三十多年来,全盟各族人民在巩固祖国边防、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至今尚流传于黑龙江中、上游、大兴安岭西部广大地区的鄂伦春族萨满为维护本氏族的安全和兴旺(消除灾祸、治病、祈求好的收成)所跳的热烈地萨满舞蹈——“跳神”。 几百年来,该民族的萨满跳神藏于深山,鲜为人知,所以在东北诸民族中,他们的“跳神”是最接近原始形态的。  相似文献   

13.
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探讨和分析鄂伦春民族“价值观”的变化 ,离不开鄂伦春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背景 ,用历史的、辩证的、客观的眼光看待其变化的过程 ,有利于提高鄂伦春民族对自身的认识 ,对鄂伦春民族今后乃至将来的发展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鄂伦春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一切观念形态“归根结底都是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 ,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中引导出来的。”有史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 ,鄂伦春民族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 ,从事原始的狩猎生产 ,辅之以采集、捕鱼 ,过着与世隔绝的森林游居生活。历史学家认定 ,解放初期鄂伦春民族是处…  相似文献   

14.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全盟包含蒙族、汉族、满族、回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民族.兴安博物馆是兴安盟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丝织品、民俗文物等5000余件藏品.其中,皮质文物是民俗文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兴安盟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民族交流的主要媒介,对兴安博物馆馆藏皮质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探究近代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民族发展等不容缺失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衷心的祝愿     
乌热尔图的短篇小说《瞧啊,那片绿叶》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是一件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居住在祖国北陲——大兴安岭高山密林和伊敏河畔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引导下,我国各少数民族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而且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应该承认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不仅我国各族人民耳闻目睹,而且国际上也是公认的事实。就拿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来说吧,这个住在深山老林里的民族,解放初期还保有原始社会末期的残余,全民族处在游猎和文盲状态。但解放后的4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关怀帮助下,他们不仅实现了定居,并建立了鄂伦春族乡,  相似文献   

17.
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鄂伦春族聚居的5个民族乡和1个民族村的农业、交通、电业和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基本条件和设施有了明显改善,省直部门及大兴安岭、黑河、伊春3个地市和呼玛、塔河、黑河、逊克、嘉荫等5个县政府1992年共投资547.2万元,完成了26个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也是为迎接1993年这个民族定居40周年而作的准备工作。因此,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这些建设项目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地处大兴安岭密林深处,伊勒呼里雪山脚下甘河畔的呼伦贝尔森龙天然保健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鄂伦春境内唯一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新型民族科技型企业。公司本着“以人为本,树立品牌,科技至上,市场先导”的原则,在鄂伦春民族传统验方的基础上,利用特有的野生资源进行立项研究,开发研制高科技天然保健食品、生物制品、医药产品,建立野生动物、植物养殖、栽培及自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蒙古学研究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在太阳岛举行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蒙古学研究会于1995年8月蝴至9日在哈尔滨市太阳岛举行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黑河、大兴安岭、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九三农场以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  相似文献   

20.
鹰,是达斡尔民族的吉祥物。雄鹰展翅翱翔,搏击万里长空,象征着达斡尔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在嫩江之滨、大兴安岭东麓的莫力达瓦 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位被人们广泛称颂的雄鹰般的人物——自治旗旗长孟志毅。   1952年,孟志毅出生在嫩江岸边的一个达斡尔族干部家庭。“文革”中,孟志毅的父母由优秀的民族领导干部变成了“走资派”而遭批斗,年仅 14岁的孟志毅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黑帮”子女,被迫离开学校到本旗的哈力图大队插队。这里的父老乡亲给了他无尽的关怀与疼爱。正是在这个达斡尔族聚居的村落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