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陵川七状元”的说法,通过引用大量史料进行考证辨析,笔者认为武明甫、武天佑、赵安时、赵安荣有可能确实是状元;而李俊民是经义第一,武天和也有可能只是经义第一,但当时政府已明确规定经义第一不能算状元了,民间不了解这种政策变化,仍误称他们为状元;至于说宋代的崔有孚是状元则无法找到史实依据,也许他只是在地方选拔试中考过第一,被民间误称或戏称为“状元”,后来就以讹传讹了。  相似文献   

2.
11月5日上午9时,安徽省休宁县状元文化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喜庆的礼炮声中隆重开幕。仪式上,昌辉集团黄山市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丁向中国状元博物馆捐赠人民币100万元,支助休宁县状元文化事业发展、状大、繁荣。据了解,王进丁是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就显赫却低调处事的“当代状元”式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3.
他是萍乡市育种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位育种专家,江西省农牧渔业厅破格授予他“农民技师”的技术职称,当地群众给他以“育种状元”的美称。这位普通的农民,今年44岁,家住湘东区排上乡,出身于“世代稻香门第”,是一名种田能手。排上乡政府看中了这位“状元”,把他调到乡农技站任农技员,负责全乡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十年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出现激发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张理高看到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杂交水稻种子,毅然走上了繁育杂交稻种的专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巴蜀状元考     
巴蜀状元考蔡东洲,李勇先在科举考试制度存在的一千多年里,状元榜首荣莫大焉。状元被视为才学拔萃的代名词,被当作荣华富贵的同义语,以致在民族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状元崇拜”。而今科考状元虽然已成为历史陈迹,但仍不失劝学重文、开发旅游资源的现实意义,据方志和报...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状元县”现在已成为休宁县最响亮的一张名片,向世人昭示着她自傲自豪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承,同时,更是建设新休宁的崭新起点,打状元品牌、建文化大县、促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清晰而坚定。一场围绕“中国第一状元县”的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6.
8月8日,安徽省休宁县状元博物馆迎来了由19位美国学者组成的状元考察团。这支团队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国状元博物馆,了解了中国古代的科举文化以及休宁历史上出现的19位状元。据悉,这批美国人之所以来访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是由于该县的“阴馀堂”远嫁,美国为两国间人民建起了友谊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徽州社会科学》2008,(7):10-17
新华网合肥7月14日电(记者何宗渝、周相吉)有“中国第一状元县”之称的安徽省休宁县通过打造特有的“状元文化”,创造出以特色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状元“下海”办实业姚会元张謇,江苏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1894年(光绪二十年)攀上了“科举”之巅,登上了“状元”宝座,之后,却弃仕“下海”,创办实业,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并从此开一代文人新风。本文拟在张謇“下海”百年后的现实中,探讨评论张謇...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休宁县,因其历史上出过19位文武状元而被喻作“中国第一状元县”;设置于中国第一状元县的“状元阁”里的“天开文运”大铜钟,因其寓意独特、铭文独特而被赞为“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0.
《南方论刊》2008,(9):F0004-F0004
茂名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59年,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1959—1989年;起步发展,培养出十名少年大学生,并被省政府批准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90-1999年,稳步发展,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成为广东省第一所整体搬迁的重点中学,涌现了一名省高考总分状元:2000年至今,快速发展,成为全省第一个教学班达60个的省重点高中,涌现了全省高考总分状元4人次、单科状元6名,  相似文献   

11.
清代的状元     
科举考试中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亦称殿元、鼎元和魁甲等。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被称为独占鳌头,它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清代的会试,始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终于光绪三十年(1904)甲展科,共举行112科,其中正科84科,加科2科,恩科26科。112科中,共取状元114名。这是因为顺治九年(1652)壬展科与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为满、汉分榜,各有2名状元。清代的第一位状元是傅以渐,最后一名状元是刘春霖。在114名状元中,仅苏浙皖三省就有78名,其中江苏省籍有49名,浙江…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11月22号上午,“中国状元博物馆”专题邮资明信片首发式在安徽省休宁县状元博物馆举行,由此拉开了休宁县状元文化活动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徽州社会科学》2007,(9):22-22
近日,休宁县状元文化标志建筑“状元阁”通过竣工验收,将于近期对公众开放。 2006年10月开工建设的“状元阁”,坐落于休宁县城状元文化广场以东老城区最高点处,与休宁县城主要街道萝宁街相对高度达40米,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为二层八角飞檐阁楼式仿古徽派建筑物,外观雄伟典雅,夜晚的状元阁更是五彩斑斓、金碧辉煌,如同漂浮在仙境中,成状元古城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7日《广州日报》都市版A11刊登的《明代古尸全身关节还能活动———广药“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落成东莞明代状元家族古尸现身大学城》一文,数次提及“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和“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官品至刑部尚书)”。此误也。其一为名字,是钟雪松?抑或钟松雪?据2003年  相似文献   

15.
(三)孙九畴,《寰宇通志》(卷七八,太原府“科甲”)记他为金“天会中进士”。《万历太原府志》(卷一八《选举》)称他是金进士。《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八《人物》)有传:孙九畴,状元九鼎仲弟,天会六年榜眼,官翰林编修,尝谓“吾无他长,惟步步践实也,昼之所为,夜必登记,用以自警”。  相似文献   

16.
陈文龙是南来一位可以与丈夫样并驾齐驱而毫不逊色的著名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他尽忠报国的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拥锌铁骨.诚如宋末丈人郑思肖所评价的那样“如水行地,如日在空”①.万古长存。陈文龙(公元1232—1277).初名子龙,亨德刚.别号如心。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市东门外阔口乡)人。席宗咸淳四年(公无1268)状元及第.度宗御笔赐名“文龙”.因字“君责”。历仕度宗、恭宗、瑞宗,累官至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闽广宣抚使、知兴化军等职。陈文龙出身于“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的名宦世家。他的前辈如南宋宰相陈俊卿等,都是…  相似文献   

17.
8月4日至10日,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情系故乡黄山,冒着高温酷暑,先后考察了黄山风景区、黄山区、黟县、歙县等地,尤其在家乡休宁流连忘返。休宁的“中国第一状元县”、“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乡村旅游福地”三张名片的打造,令吴老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8.
封建状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时代艳称三元,特别是状元,不过是殿试的第一名耳。近年行事有时未能免俗,今年中央特指令高考勿渲染状元,见之报纸。此诚大哉至言。发言人说:“希望学校、家长、新闻部门及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接班人,他们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上大学才是人才,更非只有高考‘状元’才算人才。”这点应使人认识清楚,不然考不上就灰心丧气了。 我们翻开明清两代的“状元谱”看一看,考上状元的人能声施后世的有多少位?可以说不多,那么人们在思想上不就泰然了吗!  相似文献   

19.
三十七岁,斯文有礼,眉宇轩昂,双目有神,乐于交往,平易待人,十分亲和。三言两语一交谈,便从他那双炯炯明亮的眼睛里,读出追求上进、求贤若渴、干番事业的决心和毅力。且为人平和、朴实、低调.这就是休宁县状元故里大酒店、状元一家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国强先生,在笔者心目中留下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本刊自7月份起特设专栏,以区县为单位,鲜明展示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继《走进中国第一状元县之“状元精神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本期又郑重向读者推出《走进生态祁门之“红茶之乡的现代进行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