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淑玲 《学术交流》2012,(Z1):203-204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技术应用和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教育体系,其教育培养目标与手段较之普通本科类院校有着明显的区分,其中"实训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中心环节,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庞大,这个群体身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标志,群体优点和群体不足都比较突出。如何制定恰当的培养对策,积极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群体优点,克服群体性不足,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使他们快速成长为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是摆在每个学校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关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探索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模式,成了高等职业进一步发展的推手,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业已进行了研究。文章从梳理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走过的历程入手,反思了以往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杨海晖 《社科纵横》2012,27(12):169-169,173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人才的培养除专业知识外,还要为就业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职业核心能力之中的自我学习能力是伴随人们终生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离职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智慧校园建设也逐步成为广大高职院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此形势下,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其作为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关键所在.该文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为例,就其意义所在、建设基础、存在问题以及实践路径做了阐述,以期为广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家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高等院校着力于推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工作。通过高职生自身价值的实现,注重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为全面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目前,高职院校是发展国民素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重要体系,而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由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扩招,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增加,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变大,创业难度也随之增加,高职教育面临着实践教学的考验。该文立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结合经济发展要求,开展高职生实践教学的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仅关系到其个人发展,更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该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困境,归纳内、外部驱动因素,提出青年教师内部自主发展的成长策略和外部组织的驱动机制策略,构建高职青年教师"内外协同驱动"式教学发展模型,为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职业核心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具备的除了专业的岗位技能以外的一种能力。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快地适应未来企业的工作需求,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而对高职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正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核心需求。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核心能力问题以及劳动教育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劳动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在校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保障体系,确保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该文结合高职院校教育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以淮安市高等职业院校为例,分析在协同发展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保障体系的优化路径。有助于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高职教育理念,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是引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创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师激励机制,发挥教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某高职院校教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改革的重要措施,而教师是“双创”教育的实施主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基于“双创”背景,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现状,并从创新创业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通过此研究,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角色转换路径提供借鉴或参考,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职教育也步入了快车道,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就是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综观近几年学者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定位和高职院校的定位两个层面.正视示范性高职院校定位问题,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的科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3):172-174
由于传统教育体制,高职院校重视专业教育,社会的功利化,以及人文教育的空洞等原因,导致出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的现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人文建设,以及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等措施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受信息技术的影响随之增强.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学水平、打造新时代"金课",这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TPACK将成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基础,教师是否具备系统完善的TPACK知识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该文在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中学前专业语文课程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革新其他基础性知识内容的首要基础,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课程教学不断满足教学需求,贯彻科学理念,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革新的路径进行探究,教师需要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出语文素养较优的学生.基于此,该文将详细分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语文课程革新的具体路径,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应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师资有所区别,并应适应高职教育培养职业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要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概念与要求,从教师知识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和职业教育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为高职英语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对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关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旨在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提供全面高效的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实行素质教育后,语文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的变革,致力于将职业能力培养的措施有效融入当前的语文课程。所以对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而言,需要明确职业能力的深刻含义。高职语文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职业岗位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部分院校设立的语文课程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背离,院校的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该文从职业能力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职业能力培养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策略,为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高校教育的特殊群体,高职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高职生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以期对各个教育机构如何因材施教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逻辑分析、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创新性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首要是认清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为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进行了调研,试图找出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研究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发展需要,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契合新时期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需要。期望该研究为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以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