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光潜美学以其特有的人学本体论在当代中国美学中独树一帜.对人的本体性关注贯穿朱光潜美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侧重从人的内涵探讨美学的人学认识论、以人的理想为指归思考美学的人学价值论、以人的生成为核心展望美学未来的人学发生论的理论脉络,它们共同构成了朱光潜对人的、同时也是对美的本体性追问.复杂性、浑整性、贯通性是朱光潜把握人的问题的主要特征.由于朱光潜紧紧联系着人的问题来思考艺术与审美问题,这使他的美学在提高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境界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擅长在说理文的写作过程中运用比喻,人生艺术化是朱光潜美学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一种和谐自然的人生观。朱光潜在阐述其人生理念时,采用了一系列比喻,人生好像是一幕戏,演戏、看戏、既演戏又看戏是基本的人生态度;人生又像是一部作品,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严肃认真又充满情趣,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人是自然中的有机体,自然本色的生活,张弛有度,培养生机,自然出演中射出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镜像人生。文艺是人生土壤盛开的花朵,又是平凡人生旅途中的诗意栖息所,正是从文艺中,朱光潜修得了一双慧眼,掌握了一种通透豁达的人生艺术。 相似文献
3.
在将西方悲剧理论引入中国并确立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过程中,王国维和朱光潜是两位关键性人物。比较二人悲剧观念之异同,对于考察中国悲剧理论与观念的现代发生及其演进,当有启发意义。王国维悲剧观的核心是“解脱”,而朱光潜则更关注“快感”;在西方理论渊源上,王国维独钟一家,朱光潜则博采众说;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悲剧,王国维先否定后肯定,朱光潜则持否定立场;在美学取向上,他们同属于审美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先生擅长在说理的过程中运用比喻。为了说明文学创作中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作品的构思与布篇谋局、创作者的感悟与修养、作品的风格与人格等环节的手法与道理,先生采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这些比喻意象是朱光潜先生文思和智慧的结晶,在印证事理的同时也成全了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5.
论杜甫的文学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新"与"老成"可谓杜甫文学审美理想的两翼.这种审美理想是杜甫对此前儒家论诗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盛唐诗人共同艺术追求的概括与升华,并强烈地影响到了后来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对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理论进行全面解析,概括出四个维度的思想内涵即"出世入世说"、"情趣中介说"、"生命自由说"和"真善美统一说".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朱光潜认为,"人生的艺术化"意味着人生的情趣化、超脱化、道德化和完满化.在朱光潜看来,文艺能够怡情养性,有助于人生情趣化的实现;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还必须以超脱的精神观照人生和创造人生;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因而艺术化的生活即道德化的生活;人生的艺术化还意味着人生的完满化,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培养出全面完满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完满的、艺术化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在哪一个层面上与功利文学观形成对峙 ?道家文化资源在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在“影响的焦虑”下借鉴西方审美文学观的本土性基础在哪里 ?审美文学观的东传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意误读” ?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认为审美文学观在传入中国以后 ,一方面与老庄一脉哲学的艺术心性论相结合 ,创造了本土特色的美文美论 ;另一方面 ,也无可避免地遭到了传统道德心性论的改写。审美文学观终究难免被压抑的命运 ,功利文学观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仍然占着上风。文章通过爬梳道家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关系 ,指证了道家文化作为审美文学观传入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分析了审美文学观被道家思想所“误读”与“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移情说在日本和中国广为传播,得到了各种各样的阐释和发挥,而阿部次郎和朱光潜是其中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两人之间有大量问题值得研究:一来,朱光潜之前的美学家如吕瀓、范寿康等主要是基于阿部次郎的编译来介绍移情说的;二来,阿部次郎与朱光潜在一些关键点上有较大的分歧。将阿部次郎与朱光潜对移情说的接受进行比较,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与移情说在中国的译介史密切相关,也能够加深我们对朱光潜那近乎经典化的解读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林语堂、朱光潜三位文化大师以融会令古、贯通中西的文化视野在广泛的学术领域建树了丰碑.他们的陶学研究也成为中国学术史上光耀的硕果.他们从陶渊明那里汲取的生存智慧,并用心灵体悟陶渊明,用生命解读陶渊明.他们对陶渊明人生的解读总结并光大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生存智慧,其观点力破尘俗,启人良多.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在批判地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朱光潜美学置于美学全球化和20世纪中国美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来考察,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学术品格,追踪朱光潜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与美学思想逻辑演化的轨迹,揭示朱光潜是如何立足于中国本土,把西方的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建构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从内容来看,它主要包括朱光潜美学的思想渊源、文本阐释、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原则以及朱光潜后期与前期美学关系四个部分;从意义来看,它揭示了朱光潜美学思想体系的独特性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冯骥才创作了大量散文,主要包括文化考察类和游记类两种.前者直观而鲜明,后者则寄寓深远,它们彰显出冯骥才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与启蒙精神,以不同方式折射出冯骥才近年来的文化主张,而有的放矢的现实指向则使其超越了以往文化散文的弊端.对于散文创作,冯骥才主张文无定法,他自由穿越各文体间的藩篱,其艺术家的自我身份亦时时"越位".画家所特有的学识、对色彩的敏感与发现以及自由浪漫的灵魂都为其散文带来了新鲜的审美因素.文化启蒙与文学审美的和谐变奏使其散文具备了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类比思维,是古人学术和文艺思维产生的源头,其思维过程以观物取象为途径,具有表象运动的特性,思维结果结成具态的观念意象。类比思维是中国古代比德观念的哲学基础,比德审美观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对象物的自然属性比附某种社会观念,在社会意义下来理解自然美的属性,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比德审美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思维的特性在于取象模拟,物我为一,它是一种诗性思维,它的结构方式和创造审美意象的手法,不仅在文学艺术,而且在广泛的审美文化上也得到普遍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卓有成效地发现人格与幸福感的密切关系,但其缺乏哲学的思辨与反思,只能通过人格变量对幸福感做静态的测量和描述,不能找到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理想人格作为一种理想的超越人格,是对人本质属性的全面占有,而审美人格作为一种现实人格状态,最具无限趋近理想人格的动力性和可能性.作为生活效果的幸福感,就是审美人格无限趋向理想人格而尽可能全面丰富地占有人本质属性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5.
论明清文学的叙事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题”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语范畴。从母题的角度切入明清叙事文学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解读方式。本文将明清叙事文学的母题大致厘析为“家族”、“审父”、“忠义”、“教化/反教化”、“性爱”等五类,通过对这五种叙事母题的审视和阐述,探究其中所传载的艺术审美蕴涵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人类的诗性存在与诗性呈现的方式,在文学批评活动中加以化用,形成诗性批评,能消解理论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科学与文学、理解与想象、认识与审美之间的人为割裂,是新时期的文艺批评转型建设中,以外化内,汇通融合的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学彻底的反传统立场并不意味着彻底地否定传统 ,历史的光辉是抹不掉也掩不住的 ,历史的连续性不可能由于反传统思想的冲击而断裂。无论从理论思维 ,还是就审美表现方式而言 ,五四文学都受到传统文学的深刻影响。长期以来 ,对传统的漠视不仅在五四新文学研究中存在 ,也是整个中国新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大多数时期的中国新文学研究是被西方的文学价值观和批评话语笼罩着。 2 0世纪的中国新文学研究几乎将西方的文论话语作为惟一的参照标准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诸多弊端 ,不但影响了中国新文学研究和理论建设 ,而且严重妨碍了新文学创作的发展进程。这一漠视文学传统的错误倾向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18.
19.
宋代社会,三教合一的影响达到了空前的盛况,它直接深入文人文化心理素质层,对文人心胸涵养、思维模式的扩展和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审美主体意识的强化,审美执著的破除,审美域限进一步扩大,美的本质得到深入的发掘,导致审美形式创造的充分自觉及其有效的灵活性把握。同时因心性修养削平情感的高峰,重理节情的体貌,沉稳平淡的意境,标志着审美情趣的翻新。宋代文学在此基础上得以灿烂辉煌,盛极而变。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宋代文学通论》,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文学领域,重视文化对文学影响的层次性问题,辩证地历史地把握其过程,作深入细致的动态研究,进而提出创作主体心理结构问题以及文化影响文学的美学中介问题,对当前文学史研究观念的调整、视角的更新、思路的开拓无疑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期刊开始走上了衰败之路,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日渐萎缩,发行量的锐减使文学期刊的成本大幅上升。期刊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读者日趋减少,使得办刊经费捉襟见肘,编辑人员生存困窘。一些著名的文学期刊相继停办。众多的中小型文学期刊也陷入举步维艰、四面楚歌的境地。在困境面前,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报刊转企改制的政策,在新的政策面前,文学期刊又该如何把握机遇,走出困境呢?本文先探讨了文学期刊走入困境的原因,然后分析了转企改制中需要面对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