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垄断是对竞争的限制或阻碍.经济学上的垄断主要是作为一种市场结构形式,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主要、甚至完全是指一种市场行为,且须同时具备危害性和违法性的构成要件.在反垄断法中区分垄断行为与限制竞争行为是没有必要的.若非从某一特定国家来看,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单独或者联合地采取经济的或者非经济的手段,在特定市场实行排他性控制,从而限制或阻碍竞争的状态或行为(某些国家保留了对市场结构或状态的规制).我国目前在研究制定反垄断法过程中所采取的做法同多数国家一样,将垄断仅界定为垄断行为.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一种规则经济,也是竞争经济,更是法制经济.垄断不仅表现为实际上的对生产或市场的一种垄断状态;而且它还表现为各种排斥竞争的行为,即"限制竞争行为".中国的垄断主要不是凭借生产集中度,而是凭借行政权力.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的危害性,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恶化了市场竞争条件.惩治垄断行为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反垄断法律制度,强化垄断管制,促进有序竞争.  相似文献   

3.
行政性垄断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性垄断分为合法行政性垄断与非法行政性垄断两种形态。非法行政性垄断包括地区垄断、行业垄断、强制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和行政强制交易行为;合法行政性垄断包括国家垄断、自然垄断、国家指定专营、特种行业垄断。  相似文献   

4.
反垄断首要的是反价格垄断,其主要原因是商品的生产者为攫取高额利润实施的价格行为限制或阻碍了竞争.这种通过人为控制价格形成的垄断是垄断的核心和基本手段.在我国经济性价格垄断体现为滥用市场优势操纵价格的行为和价格联合行为.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受国界的限制,国家间的竞争也演变为跨国企业间的竞争,各国反垄断政策的调整也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大开方便之门。在我国的国内市场上,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趋势日益明显;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遭受的反垄断诉讼日益增多,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我国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及到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垄断的新特点,从促进竞争和雏护国家整体战略利益的角度出发,加强和完善对垄断产业(或企业)的规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抽象行政行为的主要类型,主要包括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强制联合限制竞争、行政强制交易这四种类型.认为我国现有的解决抽象行政行为垄断问题的方法存在多重缺陷.应采用立法听证的方式保证抽象行政行为的作出不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应建立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使违反反垄断法的抽象行政行为能接受法院的审查;应构建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在抽象行政行为限制竞争产生损害后果时,使受损者有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优势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参与东道国市场竞争的研发策略行为,从而为我国企业参与同跨国企业竞争提出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提升我国民族企业的生存能力,扩大其发展空间。通过建立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博弈模型,发现跨国公司比东道国的企业愿意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但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策略是选择风险小、能减低成本且规模效益明显的项目投资;东道国的企业则相反,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比较小,但对风险的偏好较强。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垄断是指知识产权人凭借其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应当规制知识产权垄断,而制裁的方法则用解除知识产权垄断。由于知识产权垄断,产生了信息的垄断,进而形成和发展了市场垄断。它的无形性和“合法性”使传统反垄断法无法规制。经济全球化迫使中国应当制定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垄断。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中小企业往往遭遇各式各样的垄断行为。目前,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竞争保护的立法还不完善,为了维护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应当通过立法反对和限制大企业的垄断行为、行政垄断行为,允许中小企业的特定联合行为。通过这些手段逐步形成市场的竞争性结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反垄断法应当设置刑事制裁制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法垄断行为直接侵害自由、公平的有效竞争秩序,破坏市场经济的自由根基,进而损害国家利益、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应刑罚性”。因此,我国反垄断法应当设置刑事责任制度。我国应当学习借鉴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垄断立法和执法方面的经验,运用本身违法原则或“先行政后司法”原则来分清垄断行为的罪与非罪界限,对行政垄断、卡特尔、纵向价格限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实施刑事惩戒,充分发挥刑罚在竞争法律责任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在华汽车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汽车营销模式是在移植母国营销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营销现状发展起来的。文章从介绍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在华选择汽车营销模式的因素,指出了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汽车营销的主要模式及其对我国汽车营销模式产生的影响,并对我国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竞争策略对于开展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极其重要.结合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四种动因:绕开贸易壁垒扩展出口市场,寻求资源和技术进步,全球区位选择,树立国际品牌.通过竞争地位的模型分析、价值链分析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三条途径来识别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出了集中策略、回避策略、技术当地化和产业集群策略建议,以启发中国企业灵活运用竞争策略有的放矢地发挥和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国际化是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外向国际化是企业重大的战略性措施,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等摆脱了国内市场的束缚而跨越国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是中国工业化必须实现的重要目标。我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着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双重任务,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应该在总结发达国家企业成长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成长模式,加快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性扩张,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跨国公司R&D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现。跨国公司R&D的全球性扩张,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我国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但同时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利用跨国公司R&D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跨国公司R&D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然而跨国公司经济上的整体性与法律上的离散性,导致了跨国公司并购问题错综复杂:不仅涉及国内竞争秩序而且还可能涉及国际竞争秩序;不仅涉及投资而且还可能涉及贸易;不仅面临国民待遇原则挑战还可能受制于国际安全原则的影响.诸多因素导致了跨国公司并购问题很难通过单一的母国法律、东道国法律加以规制.通过对跨国并购的自由、秩序、安全、平等、效益等价值冲突的剖析,提出跨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跨国投资企业对东道国发挥的经济效应 ,与东道国对跨国投资企业给予的待遇密切相关。介绍外国对其外资企业所采取的待遇标准 ,论述我国对来华投资企业的待遇安排及其产生的效果 ,认为我国当前对来华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不切实际 ,只能逐步向有限制的国民待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跨国公司整体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子公司 ,在法律上是根据所在国法律设立和经营的独立于母公司的东道国法人 ,但在其经营过程中为满足母公司全球目标的整体利益而作出损害自身利益并进而损害东道国利益的行为选择是一个经常性的可能与事实。如何在某些特定的法律关系中确认公司人格否认作为公司人格独立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应当成为国际经济法律体系重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想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通过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文章就如何深化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以及增强企业创新和抗风险能力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 ,将给国有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国有企业为应付“入世”的挑战 ,关键是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而现实状况却是 ,国有企业总体素质不高 ,竞争力不强 ,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必须以“入市”为契机 ,努力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有了飞速发展 ,但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却极度匮乏 ;素质偏低且不稳定。为此 ,政府应采取对策为国际经管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大环境 ;应改革高等教育以加速复合型、适应型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