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一首首古典诗词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该如何尽显古典诗词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古典诗词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语言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文学审美"外,还应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文化审美",这是正确解读古典诗词思想意蕴和发挥古典诗词古为今用的人文教育功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词的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内容。由于作者与读者处于不同的时代,所以作者笔下诗词中的"情"与"境"对现代读者都会形成某种隔膜。古典诗词的"情境教学"就是为了消除这种隔膜,从而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古典诗词的情境,感受古典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感悟能力与审美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服从于语文教学,具有语文教学的特点,一般的语文教学模式对其是适用的,但因其教学内容是古诗词,具有“古”与“诗”两个特点,因此,一般模式对其又有不尽适应之处。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特点,寻求优化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的途...  相似文献   

5.
经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大放异彩,因此,改善古典诗词教学现状,汲取丰富的营养,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是古典诗词教学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古典诗词鉴赏的教育和学习有其基本方法:因声求气、识字明法、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笔者结合具体的古典诗词文章,详细地解析了这几种方法,以期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鉴赏》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古典诗词的教授,应在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的基础上,将古典诗词还原于生活化的情境中,着眼于古典诗词所传达的人生经验与当下现实生活的连接,将古典诗词的审美情韵内化于切身的现实体验中,进而从古典诗词创作角度去具体实践。体验与践行,不仅符合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更有助于真切认知古典诗词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罗海军 《新天地》2011,(12):256-256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从诗经汉赋到魏晋文风,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精彩纷呈,璀璨夺日。古典诗词散发着经典文化的深邃意韵,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实施美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审美源泉。因此,我们应积极探寻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审美元素渗透到学生的阅读行为中。  相似文献   

9.
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旨在培养基础教育领域从事语文教学的专业人员,因此课程设计应兼顾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对教师在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以古典诗词的教学为切入点,针对中学语文对古典诗词教学的要求,探讨大学阶段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力求在大学文学课程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之间形成有效的链接。  相似文献   

12.
傅雪漪作为古典诗词歌曲创作与教学的专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歌曲。本文即以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的歌词特色。该部分从选题广泛和合辙押韵两点予以论述。第二部分为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音乐本体分析。该部分对傅雪漪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运用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写法、节奏特点、调式调性选择、曲式结构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一一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美学把文学作品的结构划分为言、象、意三个层次。按照文学的内在结构开展诗词教学 ,就是从语言层 ,到形象层 ,再到意蕴层循序渐进地设计诗词作品的教学结构 ,引导学生全面完整地欣赏作品。这样的教学结构方法正好与以审美态度激活形象、体验形象、审美判断的层次递进的文学审美活动规律相吻合。实践证明 ,运用这种方法开展大学语文中的诗词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作品的审美信息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词教学在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量的比例。然而,大多中学生认为这些古典诗词与现代人有相当大的时间距离,古人的思想与现代人有相当大的隔膜,不好理解,往往持无所谓的态度,而新大纲则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如何克服矛盾,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从现代人崇尚理性、  相似文献   

15.
音乐性是古典诗词的内在审美特性.由于学界分学科研究的原因,教学上忽略了诗词的音乐性,也削弱了古典诗词的美育功能.重视诗歌音乐性,通过构建音乐化诗歌课堂,变革传统诗词教学模式,是应时应景的美育举措.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千百年间,亿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为了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我们将语文教学与古诗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基础上,又采集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精美篇章汇集成册,供孩子们阅读。下面我就来谈谈在平时教学中,是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生硬背诵表达变为有情趣的积累,真正在玩中促发孩子们的学习情趣。  相似文献   

17.
美育与中学古典诗词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美育的实质,是按照美的标准和规律去体验美、体现美和创造美。指出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选入中学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作品是古典诗歌中最为精粹和优秀的部分,以之对中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学生性灵,铸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运用古典诗词作品进行美育的途径和方法,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一种学习者自我导向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大学日语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阅读和总分上优于传统教学。日语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文学经典的超越性与接受的共通性,为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审美艺术,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审美活动的。在中国文学经典中,古典诗词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篇,总能引发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学习兴趣。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古典诗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国际中文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由于古典诗词的讲授者未能谙熟诗词创作之道,而使讲 授一直不尽人意。要改变此种现状,既需从整体上把握诗词,更需从诗词创作 的角度,以诗人之心解诗。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诗人的典型心 态、诗人情绪的传达方式、诗词的言外之意。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具体进行诗 词的创作,从做人之道来悟诗道,以我之眼来观诗,用诗化的语言来解诗。只 有做到这些,才能既传诗味,又能拉近古典诗词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