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权宪法”论是孙中山在研究各国宪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历史经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所提出的独具特色的宪法学说.“五权宪法”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包括权能区分、直接民权、五权分立、均权制度、地方自治、革命三阶段等六项内容.其中,权能区分是其基础,直接民权是其精髓,五权分立是其中心,均权制度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自治是其根本,革命三阶段是其实现的程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五权宪法论建立在孙中山对人类聪明才力的区别的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其目的是要造就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万能政府,但孙中山将对万能政府的制约主要寄托于贤人政治上,这显然不足以防范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在对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观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以"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这一经济纲领是一种主观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但是,这一思想中"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几天前朋友聚会,一个朋友拉着我的手,很神秘地说,她最近学会了看手相,给不少人看了,很准的,一定要给我看看。不由分说,就开始仔细端详起我的手。一边用手在我的手上比划着,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你的财运不错,手里有好几个小元宝;你事业线很深,也不错;你的身体先天不是很好,但是,现在有变好的迹象;你的爱情……"说者津津有味,煞有介事。听者如我,就是觉得好玩,不断地应承着,还不时问几个问题,着实让这个"算命先生"表现了她的"专业"知识,很是高兴了一会。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初步探索,体现了对中国发展阶段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但是由于受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以及把前苏联领导人的观点神圣化的影响,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被判断为“主观社会主义”。尽管如此,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黄遵宪、梁启超、严复一样,章太炎、孙中山代表了清末民初先进中国人的封建观。章氏"封建"论的基本点是:前近代中国"去封建远",日本"去封建近",两国近代化的基点有别。孙氏"封建"论的基本点是:"中国两千多年前便打破了封建制度",继起的是"君主专制",以"民主共和"取代之是民权革命的任务。他们的"封建"论,不仅是融通古义与西义的新名"封建"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真切认知民主革命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是一个"一总三分"的整体系统,即通过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目标的完成而实现整体的目标——"振兴中华"。同时,"三民主义"作为各自独立的系统也同样表现出整体性。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今天全面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在致力推翻封建帝制、创立共和国和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革命斗争中,十分重视发挥教育的特殊作用,从而形成了他独立的一套教育思想,为培养急需人才,推动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总的说来,他的教育思想,虽然受时代的局限许多地方还不够系统、完美,甚至有些论述已不适用。但是,其教育思想的基本方面,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关于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特质,手术界往往认为是分权制。其主要理由在于:“五权宪法”是“以‘三权宪法’的欧美宪法作为范本”,“并吸取了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部分制度构成的混合物”。对此,笔者持有异议。为什么说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并非分权制呢? 其一,笼统地看,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与分权制有相似之点—二者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但这种相似只是形式上的,因为分权制设置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指出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孙中山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革命思想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真是一个“适乎历史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他博通古今中外,不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实践者,而且是一个伟大的革命理论家。他的革命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孙中山为了彻底改变我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不仅立下在我国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雄心壮志,而且第一次把我国民族关系纳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轨道,提出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孙中山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思想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它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近代的中国是东方矛盾的焦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互相勾结,把我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历史。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在斗争实践中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提出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设想起源于孙中山。为了预防资本主义,孙中山从主观社会主义出发,提出了“避免论”。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为方法,将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建构了新的理论架构,即独具特色的“超越论”,使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毛泽东关于坚持生产力标准与坚持共产党在政权中领导权的思想是东方落后国家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均平”与“协调”观承认“均平”与“协调”是事物自身属性和发展趋势,它集中表面于孙中山思想的六个方面,是孔子的“正名”、“均无贫”与董仲舒的“三纲”、“均贫富”思想的承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后,“民族主义”日益为国人所提倡,并且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于20世纪初形成广泛的社会思潮。孙中山所倡导的民族主义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对如何救国做出的回应,是随着革命的发展、理论认识的深入而日益成熟的,也是在汉民族与整体中华民族、单一民族国家与统一多民族国家之间不断进行调适而做出的选择。它的形成、发展、完善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虽然其学理依据尚存缺陷,但却在清末民初不同的历史情境下产生广泛的社会动员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民族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提出的背景、它与日本“亚洲门罗主义”和汪精卫所解释的“大亚洲主义”的比较以及它是否具有狭隘的地域性这三个方面,剖析了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精神实质,即:反西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反霸权主义、追求被压迫民族的独立与自由  相似文献   

16.
1918年,孙中山在上海写成了《心理建谢一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他提出了“知难行易”知行观,并自豪地称之为《孙文学说》:这种知行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真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有助于人民群众领会我们党艰辛探索的“知”——科学发展观;2.鼓舞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坚定地去“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有利于人民群众珍惜“行”后得到的新“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战火硝烟里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革命奋斗历程,深深懂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欲拯救社会非依靠革命武装不可!孙中山的建军思想作为他民主革命思想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于近代社会的土壤里萌生之后,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徘徊,直到他的晚年,在新的历史时代赋予他民主革命思想新的生命力的时候,它才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探讨孙中山后期的建军思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历史大转折年月的思想特色;同时,对中国共产党与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们在建军与武装革命问题上继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农业经济思想主要有三个部分,即农政有官:系统而完善的农业管理制度;农务有学:用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耕耨有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它极具科学价值,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其基本思想是:学赶西方,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与欧美并驾齐驱;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外国资金,人材和技术;改变小生产的方式方法,发展大机器生产,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实现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从而巩固民国的国基,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的基本特点是:在更完整的意义上,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案.以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为前提,改变封建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大生产.同时,企图在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的情况下,搞中国的现代化,即带有若干主观社会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用了毕生的精力,从事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事业,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曲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不够,在革命过程中,始终也没有放弃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从而导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