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我们知道,限于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地讲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列宁也没有讲过,斯大林说过一点。斯大林于一九五二年发表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他说,在苏联当时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有商品交换,在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2.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一个突破。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突破是指什么?决不能误认为这一提法好象只要肯定是商品经济就可以不要计划经济了,甚至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也不是客观规律了。我们应该按照《决定》明确指出的,理解为这是对过去“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文献。《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和新发展。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拟从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对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问题,有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从否认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到承认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逐步深入到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上来,同时提出了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全面展开。现在,从农村到城市,人们都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改革,改革已成为当今中国的大趋势。1、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做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生产力就成为根本的任务。而要发展生产,不通过发展商品经济是办不到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是广个重大的突破。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而且落脚是在商品经济上。这不仅表述出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不是对立的,我认为还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或者说,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就总体来说,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完全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它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拟就如何正确认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问题,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本文拟着重围绕商品价值的决定与计划价格的关系作一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拱廊计划》是本雅明倾注了13年心血的宏篇巨制。严格意义上讲,《拱廊计划》实际上是星丛表征的碎片式表述,是本雅明从1926年的最初笔录到1940年自杀前的有关文化、历史、哲学、经济、建筑方面所收集的材料和笔记。本雅明通过对巴黎拱廊街的研究实现了对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洞察和剖析。"闲逛者"是拱廊街研究的一个意象,通过"闲逛者"这一视角来探讨城市空间、城市经验与审美现代性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决定》中的这些提法,是对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问题的科学总结,从而使人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或者至少说,现在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没有什么异议,基本上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经济?如何表述社会主义经济?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  相似文献   

1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党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是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经济改革的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几年酝酿提出来的。《决定》作为实践的产物,最大的理论突破就在于它正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形式不仅正确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完成了从不承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到限制商品经济发展,到承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内在属性的转变,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术界很早就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力存在着个人所有制的问题。自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后,我国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及劳动力的流动都在发展和完善着。虽然中央在《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但是有的同志还是从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力的性质,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把改革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当作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改革的基本方面,是把国家经济职能的内容与形式从管理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为出发点转移到管理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使社会主义国家更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是第一次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全面、系统、完整的理论概括。既是活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阐明了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的原理和方法论。要求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比较适当,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就必须在加强国民经济计划调节的同时,进一步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发展,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这不仅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建立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说,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是研究有计划商品经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特征和运行规律。因此,如何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在理论上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能够同计划经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呢?我们可以从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两个调节作用的角度来理解。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主要是一部讲哲理的书,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兵书,但绝非是讲经济管理的书,书中直接涉及到经济管理问题的地方很少,故只能从间接意义上研究《老子》的宏观、微观管理思想,也就是说,只能从《老子》管理哲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和探讨。 近来拜读了张绪通博士的新著《道学的管理要旨》一书,受益匪浅,启迪颇深。在该书中,张先生把道学管理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述为:“水式的管理”。他说:“道学的管理,最简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