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夷夏观念随着华夏族群的逐渐形成而不断强化,夷夏两大族群在文化上的巨大差距通过"夷夏之辨"思想得到了集中体现。文化领先的华夏族群试图改变中原区域夷夏杂居的地理格局,重构一种理想化的夷夏秩序,"服事"理论就是这种政治理想的派生成果。"服事"理论强调文化和职责差异,欲重构夷夏分布格局,有强烈的服务现实倾向。但这一理论设想最终被现实世界所突破,夷夏之间的战争摧毁了理想化的"服事"格局。春秋以后,"服事"理论逐渐丧失其现实意义,转而成为纯粹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肇始于先秦时期。由于种族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激烈的竞争而使这一观念具有封闭性,同时由于华夏文明进程的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原地区率先进入国家时期,建立在华夏文明优越感基础上的夷夏观念又兼有开放性的特征。明清之际,社会大变革,士人的夷夏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裂变过程。随着语境的变迁和在政治权力的激烈批判下,传统的夷夏观念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它的内在合理性,在士人中间也丧失了它的话语空间而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是中国人历史观念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传统华夏文明正统史观随着“天下”空间架构的裂变与文明谱系的夷夏错位而走向消亡,人们以新的世界眼光探索中西文明由对立而走向“大同”的历史趋势,并在历史的变易观念中注入竞争进化意识。  相似文献   

4.
华夏溯源     
华夏溯源周坊华夏,与蛮夷戎狄相对而言。在古籍中,蛮夷戎狄与华夏简称夷夏,指文化落后和先进的两类地区。中原文化,其文明程度超过四裔──四方边地。华夏指中原,蛮夷戎狄指四裔。《尚书·武成》"华夏查貂"传:"冕服采章曰夏"。疏:"冕服采章对技发左衽则有光华...  相似文献   

5.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夏中心意识使夏夷文野之分成为夏夷之辨的主流观念。夏夷文野之分又因民族矛盾和中外文化冲突而出现两种极端保守的表述形式———夏夷人禽之别和以地之中外划分夏夷的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6.
夏商周断代工程集中解决的是年代学问题 ,因此 ,当时讨论的考古文化只涉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北京等地区 ,山东不在其列。但从历史学角度看 ,山东古文化实与夏商周王朝关系密切。在夏王朝时期 ,其主要的附属方国穷、寒浞等均在山东。商王朝时期 ,商王南庚、阳甲曾都于奄 ,据考证 ,当时的奄就在山东兖州、滕州一带。据甲骨文记载 ,商末帝辛时曾“征夷方” ,结合青铜器铭文可知其具体路线为兖州———新泰———青州———潍坊。西周时期 ,山东有许多重要封国 ,齐国、鲁国之外 ,还有纪国、莱国、滕国等等。到了春秋时期 ,各地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开始疏远 ,但山东地区的诸侯国则仍与王室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古代用以分别华夏与夷狄的主要标准。礼尤为重视的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以及男女之别,而这也正是夷夏之辨的主要内容。结合先秦儒家关于礼的论述以及《史记》、《汉书》等史籍中有关少数民族的记载,我们发现儒家所强调的礼与夷狄的文化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凹凸对应"的关系,其原因在于儒家的礼正是在夷夏两种文化的对立中形成和发展的。进一步的探究更能发现,夷夏两种文化也有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离不开各民族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秦人起源于山东,崛起于陕甘,主要由老秦人、商奄之民、西戎之人、周余民构成。秦人先是统一了西部地区,壮大了华夏族群队伍;然后统一了中国,壮大了汉民族队伍。秦人沟通东夷与西戎,交融华夏各族,促进各族群之间的融合,最后自己也完全融入到汉人中去,成为汉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秦人本身是多元一体的,同时也是多元一体的汉民族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一个缩影。如果缺少了秦人,多元统一的中国就难以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也会减色不少。  相似文献   

9.
一彝族和彝族语支各民族的先民是古夷人部族。古夷人的历史文化,比较完整地保留在彝族当中。远古时期,古夷人与古戎人、古羌人、古狄人、古蛮人、古苗人的各一部分在中原共同融为华夏的过程中,他们就共同创造了华夏古文化,即汉文化的前身。最早形成的华夏民族,其中古夷人的成分比重较大。古时的“五帝”,除黄帝是戎人、神农是羌人外,其他大部分为夷人。夏、商、周“三代”的主体族人,夏为夷,商为夷,周为戎。可见古夷人在远古时期,人数较多,影响较大。他们对中国的远古文明作过重要贡献。若就彝、汉古文化作对比研究,可以看清这…  相似文献   

10.
"天下观念"与"华夷之辨"是先秦以来以华夏为中心认识和看待华夷地域差异与文化区别的重要思想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当时"天下"秩序的稳定和中原华夏文化的优势地位。秦汉时期,随着王朝"大一统"的实现,"天下"真正变成了由"夏"和"夷"组成的二元结构。在这一背景下,汉代古文及今文学家在先秦天下观的基础上又分别对其做了新的补充和铨释,从而完成了认识上的重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秦汉铜器的一体化可划分为秦至汉初、西汉中期至晚期前段、西汉晚期后段至东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打破了先秦族群铜器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与秦汉帝国的统一和建立有关。第二阶段主要为铜礼器的一体化,与汉武帝的铜政即工官专控有关。第三阶段主要为实用器具的一体化,与铜器制作的放开、私家作坊的涌现所导致的产品商业化有关。不同阶段的铜器一体化程度不同:秦至汉初处于雏形阶段,西汉中期至晚期前段进程加速,西汉晚期后段至东汉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的太湖与东南学术整体上属于边缘性的学术 ,但却富有特色。东南学者传承《楚辞》 ,并开创汉大赋传统 ,形成汉代的辞赋之学。东南地区的楚化是汉代 ,尤其是西汉的主流。在儒学神学化的大背景下 ,东南的学者并未随波逐流 ,王充著《论衡》予以尖锐批判 ,表现出理性主义精神。在史学流域 ,班马大师均出西北 ,东南的学者这次奋起捍卫地方文化精神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部地方史书的完成 ,标志着东南吴越文化传统的回归。同时 ,它也是东南文化与正统文化相协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的汉越民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汉时期中国南方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是汉越民族关系,由于大汉族主义思想膨胀和越民族上层贵族中民族主义思想的抬头,所以汉越民族关系常以矛盾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冲突在客观上起到了加强汉越民族交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汉南越王赵佗,是河北历史上最早走向岭南、并建立政权的政治家。他于秦始皇时代率军南下平定杨越,之后任龙川县令。秦失朝纲、群雄逐鹿中原之际,他审时度势,腾骧而起,以南越武王雄冠百越。不仅在汉代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成功扮演了一个智慧的角色,而且和集百越,俯身开拓,扎根岭南,建邦立国,在岭南大地矗立起一座不朽丰碑,成为河北永世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论汉代杂史小说中的复仇意识与侠义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丹子》、《吴越眷秋》、《越绝书》是汉代的三部杂史小说。这三部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并将复仇意识付诸行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秦汉社会中存在的强烈的复仇意识和超越肉体拘执的侠义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三部小说中和《史记》等史书中的同类事件的对比,来说明小说如何在情节选择和结构安排上突出复仇主题。  相似文献   

16.
汉代印章包括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印章继承发扬了秦印风格 ,其中蛇钮、田字格官印是汉王朝颁给少数民族官员的 ,也是秩官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6世纪-公元3世纪吴地的居民变迁与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元前 6世纪到公元 3世纪 ,在吴地先是越灭吴 ,后是楚灭越 ,再是秦灭楚 ,接着汉灭秦 ,居民发生了多次置换与变迁 ,文化模式也随之屡屡更迭与转型 ,最终汇入汉文化的洪流之中 ,成为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区域类型  相似文献   

18.
跨境而居的景颇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信奉基督宗教的一个重要民族。基督宗教在部分景颇族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今天,基督宗教始终对景颇族教育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尤佳  周斌  吴照魁 《南都学坛》2008,28(4):24-30
荀悦在探讨历史发展形态时,既取"五德终始"说以明汉得天统,又引"三道"说以证汉应行"忠政",但除此外,还比较明确地表达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鲜明地体现出他历史观中的辩证色彩。荀悦的历史动力观带有浓厚的二元折中主义倾向,一面在宣扬天命观,一面又在说人事可以致功,总体来看,荀悦强调以天命为主,其次为人事。虽谈人,落脚点却在天。荀悦在讲历史发展变化时,还注意到了经济因素对兴衰治乱的重大影响,深刻体会到了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僰人探源     
僰人是古人类早期智人“昭通人”的后裔,历经氏族社会和夏、商、周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昭通、宜宾一带建立了侯国。公元前612年楚濮会战,罗、卢、濮人战败而迁入僰。公元前339年到前329年楚灭巴,部分亡民入,于是、罗、卢、濮、巴融为一体,共称人。公元前256年侯国被秦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