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智力很好,人也很聪明。但是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仔细观察过他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时眼神老是不对劲,自习课上也是眼睛盯着书,半天不翻一页,我在他身后站老半天他都发觉不了。我断定他心里有事,不能把全部心思用到学习上。于是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不认为你和老师是知心朋友吗?能不能把你的心事说给老师听听,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你?”  相似文献   

2.
开怀一笑     
《今日南国》2006,(11):21-21
报告单父亲看儿子带回来的报告单,越看越生气:数学,中;语文,差;英语,差。“啪!”他把成绩单朝儿子甩过去:“我看你越来越不像话了,你还有什么好的?”“爸爸,”儿子抖抖索索地重新把报告单送到父亲面前,“你看到那一项了吗?”他指了指最后一行,那里写着:健康状况,优。足球与爸爸托比的爸爸给托比买了一个小足球,托比把它带到学校里去,玩得挺开心。老师过来了,摸着托比的头说:“托比,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所以要懂得关心同学,把你的球借给那个没有爸爸的小男孩玩玩,好吗?”托比犹豫了一会儿,说:“老师,我能不能不借给他足球,而借给他爸爸呢?…  相似文献   

3.
今天早上上完第一节课后,我在办公室看孩子们的周记。当我打开林威的周记本时,我惊呆了:他上一周的周记没有写,居然把本子交上来滥竽充数。我气极了,不由回想起开学初刚接班时林威的原任语文老师对我说的话:"林威能换到你班,我很高兴!这孩子花言巧语,很会骗人。"(林威系一位朋友的外甥,编好班后再调到我班的)看来,沉寂了几周之后的他又故  相似文献   

4.
爱的轮回     
入选第三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央视《夕阳红》节目主持人黄薇,总是把自己的父母当作一对“老宝宝”。从父亲中风偏瘫的那灭开始,她11年坚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她像教孩子学步一样鼓励父亲下床走路:“老爸,你真是好样的,我数一你迈左腿,我说二你迈右腿。”她从一个“医盲”练出了专业水平,下手就能找准穴位给父亲按摩。  相似文献   

5.
自由的快乐     
汪涵 《可乐》2011,(9):54-55
拉我赴藏 老爸是个富有想象力的人。 此前,当我正在写Essay申请大学,焦头烂额时,老爸突发奇想,提议:“你去西藏写吧,说不定会有新的想法!”又说:“不如把你妈和外婆也叫上去玩吧!”我爸拽着我、我妈和外婆在隆冬12月奔赴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6.
我上完书法课,回到家,孩子正愁眉苦脸写周记。母亲坐在床沿无奈地叹息着:“唉,坐那儿半天了。一个字也没写出,”一股无名火突突地从心底冒起。我居高临下、僻里叭啦地数落了一通孩子。“没出息!周记,不就是写你一周来最有趣、最快乐的事?比如、比如……”孩子抹起眼泪,我心里一惊:快乐?!他的快乐是什么?他有快乐吗?  相似文献   

7.
家之脉     
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伙用一只砚台.” 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得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目】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回顾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谈到他在师范毕业时和父亲的一次交谈。他问父亲:“我应该怎么办,是当老师还是努力成为歌唱家?”父亲这样回答他:“如果你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只能跌倒在两把椅子的地面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帕瓦罗蒂听从父亲的劝告,毅然选择了唱歌,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闻名全球的歌唱家。  相似文献   

9.
【案例】“宋老师,我能写两个人吗?”“你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嘿嘿!宋老师您就让我写两个人吧,我保证把这两个人都写好!” (每次习作,这个柴辉同学都是只写一百来字。我让他重写,他总是嬉皮笑脸地说自己水平有限,实在抱歉。有时为了应付。就在结尾处随便添几行字。  相似文献   

10.
教儿花钱     
叶子 《社区》2005,(5):55-55
那天,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对我说:“爸,明天是我们班长的生日,他和我特好,你给我300 块钱,我请他到卡拉 OK包厢过生日。”儿子的话使我惊愕。区区小孩,要拿钱给同学在包厢过生日?儿子的消费观念令我担忧。我说:“儿子,咱家最近在装修房子,爸爸的钱比较紧。再说,同学过生日,你不一定非得请他到那种场所消费。”儿子不以为然:“我知道你最近没钱,可300块总拿得出吧。再说,请班长过生日,我是想让别的同学看看,我有多酷多帅。”我又是一惊:“这么小就讲究起酷帅来了?”儿子说:“老爸,明年我就上初中了,讲究酷帅也有错?我们学校酷帅的同学多了……  相似文献   

11.
钱理群在南师附中的演讲《我的教师梦》最后一句话是引用他上世纪90年代学生信中的话:“钱老师,我们非常喜欢你的课,我们所有同学都喜欢你的课,你的课显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告诉我们人可以那样生活,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教学当作一种生命,一种充满理想的人可以那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中等生     
我是一个中等生。老妈老爸总对人说:“这孩子不上不下的,考名牌大学没什么指望,放弃了又太可惜,真是烦人哪!”而老师更是忽略(luè)了我,鲜花般的微笑、阳光般的温暖都给了尖子生,个别辅导的机会和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又施舍给了差生。我和中等生“难友”只能待在被遗忘的角落,没有阳光雨露,甚至连雨雪风霜都没有。让心靠岸对学生说的话——假如你是一个中等生,不要像这位同学一样焦虑(lǜ)。应该知道,目前的状况恰巧给了我们一个别的同学非常羡慕的宽松的环境。我们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我们可以像草原上的鹰一样按着自己的兴趣、愿望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3.
不老的父亲     
“父亲老了。”这是此刻砰然从我心底里跳出来的。往往有这样的体验。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一个下意识的动作,甚至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无端地就击中了心灵最深处的“软肋”,迫使你不得不正视眼前的现实。就如,尽管父亲明年就是90高龄了,但在我的意识里,内心间,他仍一如既往地年轻,我从没觉得父亲已是老态龙钟风烛残年一样,现在我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了。  相似文献   

14.
今天升旗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到了教室,班主任赵老师说:“今天要表扬张吴瀚同学,他是我们班第一个拿到稿费的同学,他积极写话,大家要向他学习哟!”赵老师对我说:“下课时,到我桌上拿稿费单,再跟你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5.
张文 《小康生活》2005,(10):68-68
1.我和同学某某一起骑车出门玩,他的气门芯坏了,我就把我的拔下来给他装上,我俩一起高高兴兴骑车回家了。2.一同学上课打牌被发现,老师要求写检查。第二天,他走上讲台念道:“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我昨天上课打牌被老师发现了……”我们老师当场闷掉! 3.运动会100米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像一只只脱缰的野狗奔了出去。4.“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 就像一条条绿色的青虫在地上蠕动。5.“我因病故在教室里……”6.小学的作文很习惯写好人好事,于是老是有人写捡到钱。有人为了夸大自己的功绩,写在公园捡到1亿元,都是10元人民币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老师当场念出来,那同学估计……  相似文献   

16.
一位同学在《我的老师》中写了一件事,大意是:一天,同学说语文老师让“我”去办公室一趟。正在做作业的“我”被一声喊吓了一跳:怎么啦?“我”什么地方惹了语文老师?“我”于是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语文老师却说要把“我”的作文推荐出去发表。“我”非常惊喜。接着小作者写道:我  相似文献   

17.
校园笑源     
《新少年》2006,(Z2)
“处罚你是因为我爱你,孩子。”父亲说。“我知道,爸爸。但是我不应该得到这么多的爱……”“波洛涅斯由于作弊被开除了。”“怎么回事啊?”“在生理卫生考试中,他数自己的肋骨,结果被发现了。”~~老师给学生讲解血液循环。为了把问题讲得生动,他说":孩子们,如果我倒立的话,血液就会流到头部,我的脸就要发红,对吗?"对!"孩子们齐声答道。老师继续说":当我头朝上直立时,血液为什么不流到脚里去使脚发红呢?"一个学生高声答道":因为你的脚不是空的!"校园笑源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关心我的爸爸和疼爱我的妈妈,加上聪明可爱的我,我们三个组成了吉祥如意的一家。爸爸精明能干,妈妈慈祥贤惠。在家庭事务上,妈妈绝对是爸爸的领导,爸爸在妈妈面前总是“俯首称臣”。每当发了工资、获了奖金或得了。稿费,爸爸准会像小孩子一样乖乖地交给妈妈。每次看着爸爸把一大叠钞票呈给妈妈的神态和模样,我就在一旁偷偷地乐,有时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爸爸这时总是给自己打圆场:“小孩子懂什么,你老爸我这是赚得一身轻。一家之长就相当于企业的高层领导,你看董事长有兼财务经理的吗?”老爸还常讲:“在家庭内部事务上,大事讲原则,小事要讲感情!”爸爸说得还头头是道。嘿!他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  相似文献   

19.
老爸自从退了休,就天天奔居委会跑,敲锣、打鼓、写标语,忙得不亦乐乎。老妈对老爸说:“老头子,以后我就甭给你做饭了,你就‘长’在居委会得了。”老爸笑:“那不叫‘长’,应该说是社区活动积极分子。”老妈把眼一瞪:“我说是‘长’就是‘长’,别跟我咬文嚼字儿的!”老爸挤挤眼:“你倒想咬想嚼呢,只怕崩了‘牙’……嘿嘿。”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这代人中许多都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比如现在吧,上了中学,理应是更懂事的时候,我们反倒越发“不讲理”了。我们寻找一切机会和父母老师对着干,仿佛这样才算是成熟。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所说的话颇为典型。他说:“我知道大人们的话是有道理的,我也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不知怎么的,我就是听不进,也不想听他们的话。他们说东,我就偏向西,他们往南,我非得向北……”稍一留心你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可真是数不胜数。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后说:“今天就这么些作业,大家回去后要仔细做,巩固今天课堂所学的知识。”一些同学便假装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