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归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近年来正在认真、系统、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心理健康与压力问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缓解教师心理压力,还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多方协作,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从根本上化解教师心理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出现了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难以适应环境变化、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人际关系障碍、就业压力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社会竞争压力、家庭教育及经济状况、学习环境压力和学生个人素质,以及高校心理教育的滞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营造科学的教育环境,普及心理知识,健全心理服务机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低龄化问题的出现与辅导员职业压力、个人心理落差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关。本文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职业定位教育;加强自身学习和思考,不断研究职业规律;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提升处理问题的水平;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丰富应对压力的资源几方面提出应对这一问题的方略。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研究生心理呈现出积极心理表现与消极心理表现共存的特征。其成因有年龄跨度较大、个人情况复杂,集体观念淡薄、需求层次较高,个体差异明显、集中管理困难等方面,而就业压力、学习科研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则成为困扰研究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新形势下,必须通过培养研究生个体正面、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构建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以及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来防控研究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角色冲突和模糊等个体因素都可能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而职业压力通过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造成教师社会支持水平降低,进一步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组织环境是教师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源,它通过教学要求,教学科研资源分配,教师间、上下级间的合作与支持水平,教师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预测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与学校评价及其带来的学生问题、工作负荷、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均从社会环境层面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可从教师改变自身不合理观念、接受心理调适技能训练入手,通过建立并完善更人性化的制度,进行科学的校内人事管理,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提供在职学习机会等方式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另外,转变社会对教师群体的不合理期望,完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增加教学投入,建立并完善教师心理援助系统,可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职业适应不良或职业倦怠、人际关系障碍、情绪不稳或心理失衡等三种类型.工作压力、个人的性格与认知、教师的角色定位等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改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途径有加强教师合理认知的培养、构建和谐的校园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等.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承受着比普通教师更大的心理压力,存在着职业角色 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职业角色与教育对象心理阻抗的冲突,职业角色本身的局限所引起的角色冲突。要解决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辅导员要注重个人的心理卫生,加强自 我心理调适,不断完善自身;另一方面,高校相关部门也要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因势利导 ,努力改善外部环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空间。   相似文献   

8.
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心理专家指出,成功得益于心理健康和自我调试!心理健康能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增强自身抗挫折的能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勇敢面对现实,接纳自己。中职生正处于心理、生理、人际关系的成长、成熟关键时期,很容易出现认知、情绪、性格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困扰,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你重视过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吗?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两期,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调适,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了心理调适对社会稳定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贫困群体心理调适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政府、新闻媒体、社区和个人应该加强的几个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问题是世界关注的课题。高三学生面临各种人生课题、学业压力大。据我校对2011届高三学生的一项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在63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48.79%的高三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问题。这一不容回避和忽视的严重事实,应引起广大高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三政治教师的理性觉醒和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初,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倡导自主创新学习,构建课程新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职能也要相应转变,自身素质也应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其相适应。而当今的大学生 ,其心理素质尚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于是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本文从此着手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公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内在要求 ,有着特定的现代蕴涵 ,在师生关系中主要体现为平等性、适度性、开放性。教师公正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 ,是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发展和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最基本德性 ,是学生认识与追求人类社会公正的桥梁 ,是学生对社会拥有希望的重要保障 ,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公正的实现受着主客观两方面条件的制约。从主观因素看 ,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现代素质 ,并充分认识和理解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 ,掌握调控情绪与延迟处理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一些高校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心理贫困”,成为高校的“双困生”。在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应对这一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如何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在分析了高等学校应积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及表象的同时,提出了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对西南交通大学新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4.68%的学生心理异常,表明大学新生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今天,高职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是势在必行的工作。本文就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成因和释放对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健康心理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重要的,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大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从学校、社会、教师自身三方面分析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出现心理疾病的几率也逐渐加大。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针对此种教育现状,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不喜欢所学专业、经济困难、人际困扰等,其解决这些压力的主要依靠力量有:自己、同学或朋友、家人和老师。学校相关部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努力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