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研究和部署,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是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高校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促进高校全面发展,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毅 《南方论刊》2010,(5):8-10,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时代对党提出的新要求,以党校为阵地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有效途径,党校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程中具有特殊职责和使命。党校要肩负起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时代使命,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创新培训理念和模式、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和环境,全方位推进党校干部教育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党校在建设学习型政党进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为科学发展和干部成长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我们应该认清新形势、明确新要求、探索新路径,进一步增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果辉 《南方论刊》2010,(2):37-40
“学习型政党”概念是由我们党提出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强化执政基础的的必然选择,是关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战略设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人类政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既是党深刻总结九十年光辉历史经验的重要论断,也是党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实践必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包括内容的时代化,也包括形式的时代化、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而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样也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学习目标、学习理念、学习机制、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论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并反思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方面的误区,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从理念、机制、战略等层面提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战略任务,也是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础工程,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综合归纳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遵循高校党建工作的规律,分析得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不断创新思路的结论。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促进学风建设,构建高校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和大学生的联动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并且保证资金投入,切实推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开启了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研究热潮。学术界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基本特征、基本经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这些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学习与创新中实现发展,“学习”、“创新”、“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创新学习,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领导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力量源泉;而在学习与创新中推进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动力;源于学习,基于创新,旨在发展,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推动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鲁学”解     
跃进 《齐鲁学刊》2008,(1):5-10
"鲁学"的产生与鲁地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就其字面意义言,"鲁学"应当是指鲁地的学问,但实际上又不仅仅限于鲁地。其核心内容虽然是儒学,但同样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其中还包涵着丰富的古代典章文献的含义。秦汉之际,"鲁学"与"齐学"在经学内涵方面殊途同归,而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两地学问逐渐分化,"鲁学"开始从单一经学向文学方面演变,孔融是汉魏文风转变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个世纪末柏林墙倒塌起,很多资产阶级学者就不断宣称马克思已完全与时代无关了。可是资本主义国家固有危机的不断爆发却再次把马克思带回历史舞台。综合西方的评论,实在地使人们仍然崇仰马克思是“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我们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并与时俱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认认真真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人才,在当前以及今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都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采取C语言学用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用结合设计程序的过程,以及程序设计过程中资料搜集的重要性.程序设计中利用学到的编程知识和编程技巧,通过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程序设计题目,帮助学生熟悉程序编写,及时查究错误,培养学生C语言独立编程的技能.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重要,可以防患未然;掌握大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注意 总结和交流,又会上一个新台阶。不仅为整个大学,甚至为整个一生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A review of recently developed simple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data in the form of proportions from replicated, cross-sectional, sample surveys. (A) One variable over time—tests for homogeneity, pooling homogeneous proportions, tests for linear trends with as few as three time points, tests for departures from linearity; (B) Two variables with a constant percentage difference—four fold tables as rudimentary causal models, decomposing change with linear flow graphs; (C) Extension of the flow graph techniques to—three or more variables and changing coefficients; (D) Comments implying panel designs are somewhat over-rated and successive cross-sections somewhat under-rated.  相似文献   

16.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6,26(2):98-103
由容闳奠基的中国留学教育大致只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期间涌现出清末、“五四”前后、20世纪80 年代三次留学潮,出国的留学生达百万以上,形成了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国防、思想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留学生贡献良多。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所的成立是一件喜事,但我想关键是要在外语方面作出成绩来。北欧的语言学家叶斯珀森写了《English grammar)即《英语语法》,成为英国人承认的英语权威,中国也有个例子,高本汉,虽然他有的地方过时了,但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三大家联合起来翻译高本汉的著作,胡适之对高本汉非常佩服,反过来,我们研究日、韩语言让日本人、韩国人钦佩也是能做到的。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出来让外国人承认的外语权威成果呢,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所以,最重要的是拿出成绩来,别的都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育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己任,为创建优良学风提供了积极的内部因素。实施主体性教育,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师资素质、强化德育功能、创新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曾军 《人文杂志》2006,(2):99-103
在当代中国的都市文化研究中有两个基本的范式值得特别关注,一个是人文主义范式,一个是科学主义范式。当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时,都市文化的科学主义范式并未与之同步展开,对之作出积极回应的是来自文学艺术和人文学术领域里的人文主义范式。上个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带和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日渐成形,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刺激了都市文化研究科学主义范式的兴起。但是,这两大范式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都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巴赫金接受二十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军 《人文杂志》2005,(2):94-100
中国巴赫金接受已走过了二十年的里程。在这二十年中 ,中国的巴赫金接受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源并对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巴赫金接受以复调的形式获得了它多元化的样态 ,它们分别是 :2 0世纪 5 0 -70年代开始的中国巴赫金接受前史、80年代初开始的以现实主义诗学为特征的正面接受的开端、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从形式主义美学角度的接受和 90年代以来后现代文化诗学维度的加入。从复调到狂欢 ,中国对巴赫金的兴趣在于其理论激发了对克服专制主义的强烈冲动。巴赫金的理论话语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中扮演了解放话语和建设话语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