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观和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切与体认,是人生观主体对客体从价值-层面上进行归本性的省察和确认,自信为“善”后,从而形成的一种对人生的看法,它的人生的旅途中,为人的行为以及人生道路的抉择起着一种范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人生价值     
<正> 关于人生价值,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人生观的,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正是人生价值问题。从理论上认清人生的价值,对于树立严整、科学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有意义的。一、人生价值的特征什么是价值?“价值,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的作用”(《辞海》1979年版(上)第504页)。价值是体现物(客体)对人(主体)的关系的。那些对人不发生关系的物并不具有价值,因而不是价值存在物。马克思曾经从经济角度科学地分析了商品的价值,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然而,价值并不只是经济学范畴,也是一个有着更为广泛意义的哲学范畴。价值是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利的,是起着积极作用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3.
自国内开展价值和价值观的讨论以来,人们较多地关注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的特征和价值观的作用以及价值观的变革等诸多问题,很少有人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作探讨。本文试图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作些分析,并求教于学界同仁。一般说来,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人生观主要回答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人生问题。具体说来,人生观主要回答公私、幸福、荣辱、友谊、恋爱、生死、苦乐以及人生态度和人生责任、人生需求和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价值观是人们对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相似文献   

4.
古秀蓉 《兰州学刊》2000,(1):30-32,7
(一)科学精神的内渗是近代人格的素质。从心理学而言,人格构成的要素主要是知、情、意三个方面。“知”体现了人性中的理性本质,宽泛地说,就是人的认识能力。作为思维和实践的主体,人所面对的客体是一个必然世界,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认识这种必然性,并从其中的多种可能性里作出合理而有利的选择,再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使作为自在之物的对象发生形态变化,满足自己的需要1。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主体思维),追求真理,获得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而作为主体精神力量的“知”,则表现为科学内蕴的“求真”…  相似文献   

5.
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对科学人生观的批判崔文良科学人生观是一种以科学精神为指针确立人生的目的、态度和价值的人生观类型。在西方,科学人生观伴随着理性主义对基督教信仰主义的胜利而登上历史舞台。中世纪以后,西方哲学家崩解了上帝的偶像,却把科学视为新的神抵。他们...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的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从1923年2月到年底,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论战(简称科玄论战)。论战在所谓“玄学派”与“科学派”之间展开.玄学派的主要论点是:人生观不是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的,故科学无论如何发达,绝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科学派则针锋相对地认为:科学方法是绝对不受限制的,人生领域及人生观最终必然由自然规律和必然法则所决定和支配,也即必然由科学规律所  相似文献   

7.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极为重要的范畴。有关人类认识的各种问题,都是从主体对客体的不同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们历来受到各派哲学家的重视。马克思在改造旧哲学时,正是从主体——客体关系问题入手,制定了科学的实践概念,从而为解开主体——客体关系问题之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既有认识关系,也有实践关系,认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认识为指导,从而使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显现出不同的层次。马克思指出:实践是联系主体——客体的纽带和桥梁,只有通过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本原地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体世界,才能进入人的认识领域,获得作为认识对象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到现代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注视”到“倾听”的转向。传统认识论以主体和客体的分离和对立为前提,以主体的理性概念对于客体本质的再现为内容。这种认识论一直决定着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这一特证可以用“视觉隐喻”和“理性(视觉)中心主义”加以概括。“注视”是主体的主动投射,其目光集聚在静止和孤立的原子式的实体上;“倾听”则是人的承受,它从四面八方感受到万物的声息。“注视”中的人受概念理性的制约和支配;“倾听”中的人则是本真的充满灵性的人。海德格尔以语言学的研究为契机,提出了“倾听”和“思”的哲学,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视野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一个核心问题。对人生价值的科学认识,以个体而言,有助于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追求,以群体而言。有助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人生价值的内涵和评价 价值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范畴,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  相似文献   

10.
儒家和谐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谐观是一种以正确性原则为内在精神的具有辩证精神和人文色彩的普遍的和谐观。“和”既包括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客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包括主体自身的状况,即人自身的修养。儒家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些关系,来实现人生和社会的普遍和谐。因此,以追求和谐为特点的辩证思维也成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今天仍为人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极富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人生观问题,其实都是有关人生在世的问题。人应当怎样活着?人生在世有什么价值?这价值是什么,怎样才能更有价值,怎样便没有价值甚至产生负价值……?什么是人生在世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应当怎样对待?这些,都是有关人生在世的问题,也都是人生观的问题。 人生观是我们对于人生,即对人生在世的总看法,一句话,凡属人生观的问题,都与人生在世的总看法,与人生在世的“世”密不可分。离开这个“世”而谈人生、谈人生观就落了空。  相似文献   

12.
价值类型的界定,是探索人生价值观的基础.迄今,相当部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材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价值分类标准或缺、价值类型表达偏颇、阐述严重失范的状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价值核心概念进行了理性解读,对价值本质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根据价值主体、价值客体的不同视角,进行科学的价值分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律师会见与交往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交往理性”向度 ,律师会见权从主体、客体、内容、目的、功能及价值意义等要素彰显了一种理性蕴涵。律师会见行为本质是一种“交往行为” ,它使信息交流和意见沟通成为可能 ,使刑事辩护和人权保障作为一种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挥 ,并创立了辩护律师与被指控人之间、控辩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连带关系 ,使整个刑事诉讼秩序得以规范化和社会化 ,促成一种交往理性。  相似文献   

14.
近来,关于主体、主体性问题又成为我国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在争论过程中,尽管人们可以持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分歧意见,但从各种意见所取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哲学框架来看,都是承袭了已被马克思所扬弃的狭义“单一主体——客体”两极框架。笔者认为,这一模式所固有的不可忽视的缺陷,迄今仍然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主体观理解上的偏颇,因此理应加以纠正。本文仅就“主体——客体”框架束缚中的各主体观的缺陷作出分析,进而在“主体——客体——主体”新框架中对主体作出新的界定。一、对关于主体的诸哲学观念的评析所谓“主体——客体”框架,是指将主体的考察限定在单一主体与客体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构中。这一框架的主体观有以下几类情况。  相似文献   

15.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的法则。从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相互联系来看,写作大致经历了“意化——深化——物化”三个阶段。所谓“意化”,就是写作主体对外界客体(生活、书面材料等)的观察摄取,它是一种由客观事物向主观感知的转化。所谓“深化”,就是写作主体对意化了的客体的感受构想、分析概括,它是对初步的主观感知的一种加工提炼。所谓“物化”,就是写作主体将深化了的意念用书面  相似文献   

16.
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近几年来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不适当地夸大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视为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二是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就是近几年来报刊杂志上流行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三是《德育学》(陕西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提出了要解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引自《德育学》第137页)一些文章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德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底蕴郝建国科学理论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主体对一定客体事物及其规律反映的结果,同时,它又体现着主体需要的指向,表明主体对客体所做的价值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从主体认识活动的纵深发展来说,认识客体可以分为未知客体、待知客体、在知客体和已知客体这四种存在和转化形态。未知客体是还没有被主体认识的客体;待知客体是主体正准备认识的客体;在知客体是主体正在认识的客体;已知客体是已被主体认识了的客体。这四种客体的存在形态有各自的特点,它们的依次转化表明主体对客体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9.
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的研究中,价值问题成为哲学思考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的冲突。本文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一、主客体关系中的两个根本原则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实践,一种是认识。前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物质表现,后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体现。不管是在实践活动中,还是在认识活动中,一般来说主体总是有自觉的和能动的倾向,即主体自觉地作用于客体和自觉地认识客体。那么,主体为什么自觉地发生这种活动?康德解释说,主体作用于客体,从认识的意义上讲是在寻求两个东西,一个叫“实然”,一个叫“应然”。前者是  相似文献   

20.
郑庆林同志在《也谈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11期,以下简称郑文)一文中,对王玉樑同志的《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提出商榷,批评其将“价值的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张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来定义“价值”。虽然我们也象郑庆林同志一样,不赞成把“价值”理解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但拜读了郑文之后,却有这样一种感觉:它对于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的理解、定义及其论证,明显地缺乏合理性而难以让人信服。考虑到这种不合理的论证和定义方式在国内价值论研究中原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以郑文为例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