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回顾国内外钢混凝土结构发展历程,分析传统住宅结构体系优缺点,反思我国住宅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装配型钢混凝土结构多层住宅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墙体材料改革的不断深入,存在浪费能源而又结构松散等弊端的砖混结构体系将逐步退出建筑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新型建筑技术体系。预制组装轻体大板框架结构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多层住宅新型结构体系。轻体大板框架结构是由框架柱、预制梁、预制SP板、预制轻质墙体等部件,采用整体装配、节点等效现浇,无脚手架、少模板的施工方法建造起来的节能抗震建筑。轻体大板框架装配结构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安装、现场施工湿作业少、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对传统设计与施工进行了重大变革,其先进性和优越性主要表…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是住宅产业化的关键,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典型结构形式.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研,从预制构件深化设计、预制构件管理、现场安装技术、预制构件连接技术、预制构件吊装技术这几方面介绍了该体系的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保障措施.对案例应用情况的分析表明,该体系有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能耗、减少现场废弃物与粉尘污染的优势,但目前阶段依然存在综合成本较高、工期优势不明显、现场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品标准化与集成化、产业链规模化与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敏捷生产体系三点展望,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发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根梁试件(一根免拆卸模板混凝土梁,一根普通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免拆卸模板混凝土受弯梁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荷载挠度变化规律、跨中混凝土应变、受力钢筋应变、正截面承载力、破坏形态等,对免拆卸模板 结构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现行规范计算免拆卸模板 结构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免拆卸模板 结构混凝土梁能够满足挠度限值的要求;免拆卸模板 结构混凝土梁具有与常规混凝土梁相近的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5.
拆迁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宋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宋代拆迁增多。宋代的拆迁对象复杂,包含城区居民住宅、边关地区的堡寨、宗教寺庙建筑等,若处理不当,会导致民怨,造成社会动荡,故朝廷十分重视拆迁。宋代拆迁政策主要包括理性的免拆政策和较为温和的强制拆迁政策,并且拆迁时会给予钱财、实物补偿和混合补偿。此外,宋代也存在着官员强制性私拆的现象,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政府对官员私拆予以禁止,对影响恶劣的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钢结构住宅与其它结构形式住宅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探讨了国内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概况及在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的有力条件和主要问题,指出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和人居环境日益提升的今天,钢结构住宅是今后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拉整体结构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体系,本文论述用Visual LISP语言在AutoCAD工作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优化设计程序系统(STCDSCAD)的后,处理模块.重点论述参数化绘制索穹顶结构位移图和程序系统的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8.
粘滞阻尼器可有效减少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其特有的使用空间灵活的优点被广泛采用.文章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通过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设有粘滞阻尼器和未设有粘滞阻尼器的两种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减震控制结果,分别计算其层间位移角、速度、位移和顶层加速度.笔者认为,粘滞阻尼器的设置对高层建筑物可以起到耗能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9.
“更衣之室”的形象,在古代文献中略有记载,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印证,发现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大型墓葬发现的以矮墙相隔的厕室,其隔墙外侧多置有盥洗设备;二为独立的厕室,即院落住宅中的单室厕间;三为带厕畜圈,其结构由厕室、畜圈棚和围墙组成,便于积肥,这种形式与汉代以农立国的政策是一致的。在建筑技术上,“更衣之室”基本上完成了木构架的构架体系,庭院式布局与建筑单体等也都与后世非常接近;在实用功能上,已考虑到使用、清洁、除臭、盥洗乃至休息诸方面;在空间布置上,主从关系协调,构图对比和谐统一,其形体显示了一种简单的几何关系,符合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族住宅的类型与建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住宅的类型与建筑结构。作者认为,由于受各种复杂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加之处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多民族共存的现实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致使民居住宅形式、结构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