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有机农业生产可以减少营养元素的淋失、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改良土壤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性。有机农业的目标是环境污染最小化和农业发展可持续化,这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或者消除常规农业的弊端。本文综述了有机农业在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效应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资本文明破底之日,取而代之并引导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遵循有机农业之道则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北京市天福园有机农庄的经验探索为例,探讨了作为生态文明形态的有机农业之道:生产之道——遵循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念;消费之道——健康消费是生活之必需。分析了践行有机农业之道的困境与出路,认为在新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教育机制的经验层面、国家政府践行有机农业之道的制度层面,机遇与困境并存。有机农业之道的践行,需要先行者的经验性探索及国家相关财政支持和耕地保护等制度性保障,更需要破解国家相关政策制度难以普惠性落实、地方工业化与保护耕地制度之间的矛盾等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3.
油桐是大戟科油桐属经济林木,我国特有的“肥源植物”。油桐肥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油桐的直接产品都是禀赋优异的肥源。通过科学组配,采用生化技术,在特制的土陶围子内发酵,不仅有机质转换彻底,而且会产生高含量的可溶性生化腐植酸和水溶性的生化黄腐酸,具有化肥无法比拟的多种优良肥效。以油桐肥料为基料,配上其他有机质原料和农家肥、无机肥,可制备多种多样的衍生肥、复混肥,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桐壳可以制造高效肥料磷酸二氢钾,补充我国钾肥资源的严重不足。桐油包膜肥料不仅可以克服一般不饱和油包膜存在的多种缺陷,包膜自身还可以腐解合成作物所需要的多种有机养分。油桐产品还可以直接施用于农作物。从国情出发创制的这个独具特色的油桐族肥料体系,能够规避农业对化学肥料的单纯依赖,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多样需求,建立新的生态农业用肥格局,前景十分诱人。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配方施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彰武县为研究对象,针对配方施肥在农业生产、作物增收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养分平衡施肥决策模型,利用面向对象、GIS组件和网络数据库技术,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和肥料效力等众多因素,建立了集土壤养分信息管理、土壤模型施肥推荐、GIS图形信息管理于一体的配方施肥信息管理系统,对作物增产和施肥管理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肥料园地     
刘工 《小康生活》2005,(10):38-38
有机尿素肥料同无机化学肥料(尿素、二铵、复合肥)产品不同的是,有机尿素肥料产品从生物角度出发,根本点在于激发和活化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发挥其在供给植物营养、提供植物保护、维护土壤结构、保持系统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真正发挥土壤微生物在整个作物生态区系的基本作用。有机尿素属多元素并含有生物特性的常量高效肥,它是根据土壤的理化性、生物特性的农田生态学原理,以自然有机物为原料,以生物技术为手段,在特殊生产方式条件下,生产出有别于一般有机肥和化肥的特殊肥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广袤,是世界农产品第一生产大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安全、农产品市场的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而有机农业是在整个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以及其他转基因合成品的一种生产方式,遵循的是一种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有机农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注重农业土壤的质量安全,作物生长环境的生态环保,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安全水平,从而根本上提高整个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从源头上切断农产品污染的渠道,并进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可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精确施肥是定量化施肥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通过确定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提出针对特定作物及环境条件的肥料施用技术体系。在水稻上的示范试验表明,精确施肥确定的施肥技术体系能较好地吻合水稻实际需肥规律。  相似文献   

8.
碧优蒂是安徽省黄河农业科技公司的专家和安徽农业大学的教授通过对全省各地土壤养份的测定,结合国际学术上的最新科研成果,依据“最小养份率”和“最大养份率”、无机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阴阳离子及盐基的平衡、土壤PH值对各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各种作物的需肥规律等理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大量实验,反复筛选和调整配方后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修复退化了的斜坡地的经营实践的调查,表明了窄带种植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窄带种植和覆盖作物对培肥土壤具有有益的作用。1990年,覆盖作物黎豆(Mucuna)的循环利用大体返还给每公顷土地283kgN,21kgP和222kgK,两年中千斤文同(Fleminzia)成排种植的灌木碎料的循环利用大体返还给每公顷土地495kgN,35kgP和195kgK。在没有肥料补充的情况下,绿豆(Vignaradiato)和早稻收获较差。P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态P,K肥对土壤态K没有作用。每年施入2t/haCa,连续三年,增加了土壤Ca含量,Ca达到饱和状态,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0.
舟山群岛发展海洋有机农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依托海岛生态优势,着力开发海洋有机农业,是舟山市发展和壮大海洋经济、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发展思路。舟山具有开发海洋有机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在生态有机农业、海水养殖与种植等方面加大发展,并注重科技进步,扩大出口,使舟山成为国内外海洋有机农业生产与加工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朵生命之花,学生的一张张笑脸,是一朵朵绽放的生命之花。正如大自然中花儿的开放,需要阳光的普照、雨露的滋润、充足的养料一样,学生生命之花的绽放也需要一定的条件。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是我的梦,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是让学生生命之花自由绽放的土壤。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所以说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发展有机农业可使现代化农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得以改善,可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培养持续产业,可提升山西农业发展的水平;山西省具有发展有机农业的工作基础;山西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与国际接轨,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设定,并与“十一五”期间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相结合,出台相应的政策体系,确保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安徽省霍山县有机茶生产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有机茶开发的模式、成本,劳动投入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分析,发现农户从事有机农业生产不仅可以将闲置劳动力释放出来从有机农业直接受益,并且有机农业还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产生有利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家庭经营规模很小,进行有机茶生产需要进行制度安排上的创新,而且需要前期的启动资金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建立有机产品加工和经销的农民协会,可以更好地帮助农民进行有机生产。  相似文献   

14.
油菜施肥     
黄可 《小康生活》2005,(9):31-31
油菜要想获得高产,均衡施肥尤其重要。什么是肥料呢?肥料是指任何有机的或无机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空气、水分、土壤中或施用于空气、水分、土壤、作物地上部,能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的所有必须营养元素的总和,仅仅氮、磷、钾、硼是不能满足油菜生长发育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费孝通提出的乡土中国概念里,人们读出了“土”的重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费孝通所说的“土”是进入农业生产的土,是包含了水肥、有着丰产能力的土。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同,适宜的植物各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农民祖祖辈辈在土地上劳动,靠土吃饭,为了从土壤中获得生存,民间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性为核心的传统土壤认知体系。在农田的营造过程中,治水是一项核心内容。那么围绕这项劳动不同地方的人们获得了各异的“共同领会”,继而在定居的家园中认同了“自我”,区分了“他者”,但不同文化类型中的人地连接仍是紧密的。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土分离日益成为一种乡村事实,这样的时代背景,不断促使时人去重读乡土中国,并深思其中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工 《小康生活》2003,(5):13-14
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特性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英文简称 SAP,它能吸收相当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分,所吸的水不能被简单的物理方法挤出,故有很强的保水性。应用范围很广。现将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介绍如下:一、保水剂的功能 1、保水。土壤中掺入保水剂后,可很大程度抑制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降低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少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达到保水的目的。2、保温。可利用吸收的水分保持部分白天光照产生的热能,来调节夜间温度,使得土壤的昼夜温差减小。对10cm 土层的温度监测表明,在沙壤中拌和0.10%—0.20%的保水剂,其昼夜温差仅在11.0℃—13.5℃之间,而没有保水剂的土壤昼夜温差则为11.0℃—19.5℃。3、保肥。保水剂可将溶于水中的化肥、农药等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固定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溶性养分的淋溶损失,提高水肥利用率。4、改善土壤结构。保水剂施入土壤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可使周围土壤由紧实变为疏松,孔隙增加,在一定程  相似文献   

17.
全球有机农业发展对生产者收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世界及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状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有机农产品价格供求决定模型,预测有机农产品国际价格走势,探讨了对有机农产品生产者收入带来影响的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等因素,利用生产者收益决定模型分析了有机农业发展可能对生产者收入带来的影响,并就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有机农业发展历史的知识考古学梳理,回顾有关有机农业话语的变迁过程,以理解有机农业于当代社会的意义。研究发现,有机农业话语的发展共经历四个阶段。有机农业已从处于社会边缘的反思性农业实践,发展为全球范围内多主体参与的话语竞争场域。话语变迁的动力机制由时代背景决定,涉及各主体特定的话语实践与主体关系。只有充分理解“有机农业”相关话语的流变性与建构性,以及变动背后资本、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在面对这一舶来概念时保持冷静。  相似文献   

19.
《山西老年》2014,(7):10-11
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每个人都值得拥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衣食已不成问题,他们已从追求生活质量转向追求生命质量,对科学养老更趋认同。生命质量的目标在古代是长寿,在现代则是健康、快乐,注重情感联络与心理依托已逐渐成为养老的主要需求。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缩小了,但老年人不应自我封闭,不仅应该努力保持与旧友的联系,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领域,增添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20.
生命法学作为研究生命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知识体系,其产生与存在的法理依据在于拥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并拥有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术共同体。而生物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生命法制建设健全与完善的必然选择、应对传统部门法学理论研究之基点缺陷的需要、保护围绕人类生命问题而引生之权利的需要,以及促进各部门法学相互协同的潜在要求,则是生命法学得以存在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