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污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随着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的提高 ,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步伐。石河子市是国家“十五”期间计划城市治理污水处理的重点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达到 45 % ,中小型 5 0万以上人口城市 ,污水处理率应达到 60 %以上。获得世界人居环境城市奖的石河子 ,作为新疆北疆地区新型的绿洲城市 ,将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70 % ,作为实现“十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目标。一、编制施工项目成本计划1 成本计划是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邯郸市的水资源概况,针对邯郸市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和水体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再生水回用事业来改善现在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并通过对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阐明了再生水回用事业的应用前景,肯定了发展再生水回用事业在实现邯郸市分质供水在缓解水环境日益恶化和水资源短缺这两大危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设施严重老化,队伍管理严重滞后,水资源严重短缺。各级政府领导要以中央和省委改革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精神为指导,提高思想认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农田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措施,形成合力加快建设。在争取中央专项补贴和地方财政长期稳定投入外,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水资源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分类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体系,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管护,改善水环境。重点研究推广北方干旱地区适用的节水灌溉及沙漠化防治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必须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明确农户、集体、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维护与使用中的责任、地位和权利,完善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与水环境价值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环境与水资源概念的辨析,更加清晰地认识它们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着重分析了对水资源价值认识的几个误区,认为水资源的价值,至少包含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两个方面。以湖泊水环境为例,分析了对水环境的认识误区,在澄清湖泊水环境与水资源差别的基础上,说明湖泊水环境、水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认为水环境与水资源的关系应包括四个方面:水资源是水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和水资源有不同的保护目的,水环境和水资源对人类的价值不同,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临汾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临汾地区作为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之一,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超采等方面的问题,临汾市要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建设生态节水型城市,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从管理体制改革、节水治水、健全法律等方面为临汾地区水资源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概述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指出尽管政府加大了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力度,但是在治理过程中还存在投融资渠道狭窄、治理设施与资金管理落后以及生态税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指出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健全市场机制、增加投资力度和构建税收补偿体系是解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投融资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经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先后重点满足农村居民基础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提升性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推进。但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仍然突出,要素支撑力度有待提升、公众参与度尚需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为主攻方向,破除制度围城和机制障碍,统一规划、建设和管护,处理好城市和农村、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公平和效率等关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有差异无差距的一体化格局全面形成,确保农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论述了水资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增强公民水资源意识、节水意识、水灾害意识、水环境意识、依法用水和依法管水意识以及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认识存在偏差,政策落实不力;文化空间缩小,文化品住下降;队伍素质偏低,管理机制缺位;投入经费不足,设施建设落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对农民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教育,改善党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及科学技术,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在"十一五"期间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农村饮水安全等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切实保障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自然性缺水与水环境恶化,基础设施防灾、蓄水、灌溉能力降低,建设、管理、监督主体缺失,资金投入不足仍是制约全省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农村水利建设工程,重点发展适用北方干旱地区的节水灌溉模式以及沙漠化防治技术试验与研究,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管护,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体系,有效遏制水环境恶化;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推进民生水利发展;推行农户主体、集体主位、政府主导"三主模式",改变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现状;兼顾水利的公益性和产业性特性,加快农村水利项目投、融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湖南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并详细分析了湖南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水浪费严重,管理体制落后,水环境恶化,污水处理难题众多。最后,本文提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对策,即:增加供给,抑制需求,节约用水,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调整水价。本文所反映的湖南当前最新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及应对措施,希望以此能够促进湖南水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面临着水污染,河湖萎缩、功能退化,地下水大量超采,水土流失严重等环境问题。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对策,应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社会对环境类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深入研究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的知识结构、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紧扣世界水环境急剧变化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提出的新挑战,面向西部的水资源特性及城市水环境现状,设计教学案例,制定实施案例教学流程,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的新型案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三峡工程百万移民安置任务全面完成,通过对三峡库区巫山县移民帮扶设施农业试点基地建设个案的探讨,摸索适宜于三峡移民安稳致富的新思路。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移民帮扶设施农业建设是解决部分后靠移民增收致富、保护水环境等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大棚、土地、水利、道路等整治和建设,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在建设管理、产业选择、经营机制、市场连接等方面要不断完善。研究成果为推广三峡库区移民帮扶设施农业建设、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后续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发挥水资源对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是针对现实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等新型水问题的科学治水思想,是新时代水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就生成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治水观和中国传统治水文化是它坚实的理论基础;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的严酷考验;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凝练更增强其针对性和指导性。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高质量发展中,“十六字”治水方针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配置、治理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水资源对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当前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初步应用,首次提出了"水资源智慧网络"的概念,由感知(节点信息采集层)、传榆(信息传输层),应用(应用平台层)3个层面的系统组成,并提出了实现所需要的传感、无线组网、应用支撑平台等关键技术,介绍了水资源智慧网络在水环境智能监测、计量、调度和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具体应用中所面临的技术标准化、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传感器核心技术等瓶颈.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城镇化对耕地稀缺性、自然水系统农业服务功能、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和水资源稀缺性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为了解决福建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运行管理水平低、对城镇化响应不足等问题,文章在综合分析福建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机会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处理好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农民自筹的关系,建立需求导向的设施建设机制,构建面向城乡一体化的设施体系,充分利用中央资源以及创新设施运营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恶化已成为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宿州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节水意识;加强法规建设,实行一体化管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推广清洁生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水环境保护意识等,是实现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在WTO协议框架内支农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要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支农效率,关键是要选择好支持重点,包括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建立农业风险保障制度等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美好乡村作为安徽省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和加快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实施进程中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水环境、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等方面,阐述了农村土地整治中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宜耕未利用地整治以及土地复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提出制定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监管调控机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整治方法和途径、强化保护力度、加大培训力度等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