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综述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的耦合研究情况,分析了求解裂隙岩体饱和渗流应力耦合的五种数学模型及其优缺点,为选取合理的数学模型用于求解具体的渗流应力耦合问题提供了依据,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集中力作用下各向异性材料的Ⅲ型裂纹问题。应用解析延拓方法和扰动的概念,推导了位移和应力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基本解。正交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材料的应力强度因子均为本文的物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钻井技术进步带来的井下钻铤的服役条件更加苛刻、失效更加严重的问题,对钻铤螺纹失效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引起钻铤螺纹失效的主要原因和失效的关键部位,利用大型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API标准钻铤螺纹进行实体建模和强度分析,得出了钻铤螺纹在不同工况、不同结构条件下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并对ZTNC56-80型钻铤螺纹应力分散槽进行了最优化研究,找出了其最优值,并指出应力的变化与过渡圆角变化不是线性对应关系,在改进钻铤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时,不能单纯以增大结构过渡圆角为手段,从而为改进钻铤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复变量方法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电磁弹性固体的反平面夹杂问题,得到了远场均匀应力和电磁场作用下夹杂内外弹性场和电磁场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夹杂内的应力、电位移和磁感应强度为常量。  相似文献   

5.
在结构课上“看到”和“触到”的结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多、构造多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粘结应力、抗扭等概念和理论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粉笔等简易材料进行弯曲、扭转、受压等简便易行、形象直观的试验方法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结构概念与理论,解决了学生对这些结构概念和理论难以理解的问题。经过教学工作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应力敏感气藏开发存在变渗透率的问题,定义了新的考虑应力敏感的拟压力,并从气体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出发,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气藏二项式产能方程,讨论了该方程参数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是机械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分别从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课外实训三个方面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及实施策略,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工程应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针对混凝土斜拉桥索塔,将以传热学原理为基础的温度场分析与采用有限元法的应力场分析间接耦合,准确分析了结构内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以实桥为例,求解了索塔上温度应力分布,表明: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温度场能准确模拟索塔的温度场分布;间接耦合法能准确、有效地处理温度-应力耦合问题,能将温度荷载与其他荷载作用应力场有效组合,从而得到结构上准确的应力分布;对比了瞬态温度场分布与采用温差分布经验公式的不同,证明采用温差分布经验公式计算索塔面板上温度产生的拉应力时误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传统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入课程思政元素问题,以西北工业大学的工程力学实验课程的组合梁弯曲正应力实验为例,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工程分析能力提升,通过选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政元素,在课程的引入、力学模型理论分析、实验测试的各个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想认识的提升。通过对传统工程力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复合曲梁正应力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出了其剪应力和径向应力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复合曲梁的应力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作为特例,也可以从上述公式得到该梁在具有纵向对称面,且载荷作用在该平面内时的相应公式.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压铸铁烘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结构不连续区域容易出现断裂破坏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 烘缸整体进行应力分析,得知烘缸的应力强度最大点位于轮毂与缸盖的联接处;采用增大轮毂与缸盖联接处过渡圆角半径的方法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 方法可有效地降低烘缸联接处不连续区域的最大应力,可使烘缸满足应力强度要求,提高烘缸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取得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科学哲学及认识论的相关理论,论证了以问题导入为突破口,以专题深化为教学主导形式,以注重方法论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装配化程度低、施工繁琐等问题,提出了装配式弦支混凝土组合楼盖。为研究其施工阶段力学性能,对组合楼盖的拉索进行分级张拉试验,分析了组合楼盖在各级张拉完成后撑杆的竖向位移变化以及叠合板肋梁和板间连接件应力变化,并采用Midas/gen软件模拟组合楼盖施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张拉施工阶段,H型短钢连接件作为主要受力连接构件,所有连接件应力均在弹性范围内变化;叠合板的肋梁应力变化较小;直到张拉完成后,跨中竖向位移达到最大跨度的1/600;试验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试验中连接件和肋梁的应力变化以及撑杆位移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胶凝含蜡原油的屈服规律问题,定量描述了应力加载速率与屈服时间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应力模式下,使用RS150流变仪对胶凝大庆原油、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等3种含蜡原油进行了应力阶跃式加载和应力匀速加载两种作用方式下的屈服特性实验。发现对于胶凝含蜡原油,随应力加载速率的减小屈服时间单调增加,数据回归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很好的幂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描述胶凝含蜡原油应力加载速率与屈服时间之间的关系式,结合量纲分析对该式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利用国内外文献中的不同胶凝含蜡原油的实验数据对该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式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凸形封头与筒体不连续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迅速增大,使压力容器强度削弱的现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和碟形封头这3种凸形封头为研究对象,考察不连续现象对其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种凸形封头压力容器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不连续区域;远离不连续区域,应力基本维持不变,为薄膜应力;3种凸形封头削边长度出现临界值;对3种凸形封头削边段进行优化,球形封头压力容器优化效果最理想。研究结果对于凸形封头与筒体不连续区域应力分布及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胎压监测装置在装配和运转过程中,存在橡胶元件易损坏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元件与轮毂过盈量对橡胶材料所受应 力、应变的影响。利用虚功方程确定了橡胶Mooney Rivlin模型的应力 应变方程,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得出橡胶材料模型参数,建立了胎压监测装置的有限元模型 。分析结果表明当过盈量为0.4 mm时既能保证装配质量又能减小运转过程中橡胶所受的应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宏观唯象理论得出的相材料的屈服函数,推导出在S-H-Y模型条件下相变材料平面应力轴对称问题的弹塑性解,从而定量的描述相应材料应力、应变、变形及破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气田在我国已开发气藏中占有相当大比例,应力敏感性对气田开发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针对目前大多数低渗透气田应力敏感测试仍然采用定内压变围压测试方式所存在的与实际气田开发过程中内压变化上覆压力恒定的变化规律不一致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变内压定围压测试方法,采用该方式测试低渗透岩芯在净上覆压力六升六降过程中应力敏感性,并应用测试的应力敏感曲线对低渗透气井试井特征及单井生产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变内压定围压测试方法更接近于气田实际压力变化过程;(不)考虑应力敏感试井分析两者在试井特征曲线第II阶段相差较大,五开五关试井分析表明渗透率应力敏感效应的存在对气藏的开发是不利的;应力敏感对单井模拟井底流压影响很大,考虑应力敏感时,气井生产压差明显增大。因此,在低渗透气田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应力敏感对气田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问题教学法在体育院系技术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阐明了问题教学法在技术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用于技术理论课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为改革体育院系的技术理论课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及教学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以互动式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学实践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积极参与该教学过程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