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工学交替”探索育人新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交替”是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改模式.文中阐述了作者所进行的“工学交替”改革试验,以及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笔者在剖析工学结合由来与含义的基础上,指出工学结合是实现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学校与行业多方深度融合是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的必要条件,规范化的管理是保证工学结合卓有成效的关键,并对“工学循环交替、技术层次上移”和“以他方为中心”的两种工学结合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重点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形式,使之能够适应当代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文章对如何设计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出: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将教师服务企业与学生实训项目开发紧密结合,设计来自企业真实课题的综合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混凝土结构时,工程结构意识薄弱的状况,提出了应用建构内主义学习理论为学生创设工程结构学习情境的思路,论述了在混凝土结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工程结构意识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长江大学《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扩展为五个阶段:工学交替I、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工学交替II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了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与城市规划中道路交通相关问题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211工程”建设和省部共建项目对机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铁路运输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探索了“分段培养、能力技能递进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学段为工作学段打基础,同时学习学段与工作学段交替进行,完成从学生到准员工的转变,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相似文献   

9.
从项目建设的实践中引出高校工科生培养缺乏“非工程意识”的问题。界定了“非工程意识”是指对与工程相关的有关非工程技术现象的自觉的反映。指出缺乏“非工程意识”培养的国际、国内背景,强调了“非工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认为增加工科学生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正确的方法论以及营造良好的“非工程意识”氛围是工科生“非工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结合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对农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构建以“厚基础、宽口径、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家引领 教师带动 学生参与”的大学生智能培养体系;建立以“教师大课题为主轴 学生小项目为支撑”的校园科研互动互惠网络体系;举办“博新实训”教改试点班;建立“8 1”校企联合体等5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具体做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全球化对高等工程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出应瞄准国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行业发展为引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育人育德并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立足本土、中外融通”为原则,构建中外教学内容合理对接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并基于“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土木工程人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通过解析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核心课程进行重新调整,并改革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相应的社会条件尚未完全配套,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在实践中碰到了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4.
蓬勃发展的新经济和不断变革的新产业对培养现代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突出、职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工科建设的新目标。我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以“一流专业”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催化剂”,以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为载体,在新工科的人才培养中加强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新工科培养中实践基地紧缺的问题,同时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为基础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内涵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学科的发展和学分制的实施,在多年来教改实践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出了以课群组为基础的专业培养思路和选课指南,探索新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工程能力的内涵谈起,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南化院为例,总结出探索工程能力培养的四个有效途径,即开展"四级递进、三能贯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各类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工程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工程型教师;依托学院科技创业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土木类本科院校学生施工实习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实践,并提出:改革实验设置进行系统化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开展科技竞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实验研究,综合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实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忽视学生能力产出,缺乏科研能力的培养,课程考核方式单一。OBE理念要求以产出为导向,硕士点建设要求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有必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土木工程实验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内容:以产出为导向,设计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思政,优化教学内容;以项目为驱动,改革教学策略;多种措施并举,完善教学评价。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问卷调查考量,该教学模式符合OBE理念和硕士点建设要求,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深刻剖析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要素,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提出"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面对"的教学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用性,增强其社会竞争力的教改进程。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教学实践中,“两法结合,教学一体”(简称“两法一体”)的教改实验愈来愈为大家所重视。这个教改实验,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立自强能力为目标,突出教与学的交融结合,建立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把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入课堂。因而它的教学结构一般就要求由导学、再自学、后教学的三过程。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立足于学生“学”,明确地做到“五要”,即:一要使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二要保证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三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学法实践;四要按学生不同能力与层次编排座位,使前后相邻四人为一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以便议论与交流;五要贯穿以练为线,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志趣和发展能力。 近年来,我始终坚持在教改实践中探索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并深深感到,如何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是语文教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怎样指导学生自学方法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学会预习,坚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我要求学生做到“明、读、圈、释、分”五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