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使用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对会计盈余和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进一步计算准则实施后不同会计信息的偏相关系数,检验了二者的增量贡献.实证结果显示,新准则实施使盈余信息和净资产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均得到提高,但相关性提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盈余信息,净资产信息的贡献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2003-2008年沪深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在不同盈亏状态、不同信息质量,以及不同规模等方面的适应性进行了检验,同时对不同状态下净资产账面价值、剩余收益和成长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盈利状态和亏损状态、不同信息质量,以及不同规模情况下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适用性存在显著差异,成长性也是也是影响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因素,同时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剩余收益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且互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从投资人认知差异视角,实证检验其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比,持股比例高的公司综合收益具有更高价值相关性,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更有效认知综合收益信息,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认知差异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其他综合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上,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与其他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净利润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并没有显著提高模型对企业价值的增量解释能力。对于解释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不同结论的原因,规范引导机构投资者发展,持续完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列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价值相关”的角度,通过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对中国资本市场会计规范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两者联合对股价的解释力度自1999年起呈逐年增强的趋势;1998-2000年度和2001-2004年度比较显示2001之后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联合解释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这表明更严格的会计规范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有了实质性提高,进而增强了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和股价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加值作为传统会计盈余指标的拓展,能够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真实而全面的表述。以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为契机,使用2005—2008年度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了经济增加值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价格模型下,经济增加值与股价显著相关;在收益模型下,经济增加值不能对股票收益进行较好的解释。对经济增加值构成要素增量信息含量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计算经济增加值时,进行会计调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对经济增加值理念在上市公司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自2009年开始,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应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这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正式引入了"综合收益"概念。本文选取2009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价格模型,检验了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对股票价格的解释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和每股综合收益均具有信息含量;与每股收益相比,每股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对投资决策更有用。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影响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公司治理结构、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营业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等。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要从分析公司的审计报告、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公司的收入来源、分析敏感账户、分析公司的会计政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影响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公司治理结构、会计政策的选择余、营业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等。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要从分析公司的审计报告、分析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公司的收入来源、分析敏感账户、分析公司的会计政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以2007-2011年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了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探讨高管私人控制权收益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以及高管公平性偏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相对于分散持股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股权集中公司中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更高;但额外控制权收益的分布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说明高管控制权收益具有"隐性"特征。其次,高管控制权收益绝对额较高的企业,其公司价值绝对额和变化量就越低,支持了"代理观"下的预期;但额外控制权收益的激励方向却与之相反。相对于分散持股或者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集中股权公司高管人员正向额外控制权收益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负向额外控制权收益与企业效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总体上支持"效率观"下的预期,提升了公司价值。解释了为什么过度摄取控制权收益减损公司价值,但高管私人控制权收益在过去几年间却不断攀升的内核因素。  相似文献   

10.
剩余收益模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与财务比率的结合,是该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与会计比率结合,剩余收益模型更具有了客观性、可验性等特点,使得公司价值评估具有了客观会计计量的基础。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对该模型作实证检验,并通过与市场价值的比较来证明剩余收益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