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等院校的必然选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对此,地方高校应转变观念,增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意识;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凸显办学特色,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地方沟通协调,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样,地方高校才能更好地承担历史责任,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实现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目标,就要使区域高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办学目标定位,合理增设新学科、新专业;积极探索提高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实效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提升。地方社会也应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重视区域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增加投入,创新服务方式,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和区域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的高校要分类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应该确立的办学理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要着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佛山地方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和调整与佛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互动和谐的。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陕北地区的三所高校都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也存在着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程度不够,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等问题。为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应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创新性的服务体系和机制,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主动呼应,是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地方高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地方高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特色化的视野审视地方高校与佛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共生的关系,能更好地理清地方高校专业调整的思路,明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地方高校的专业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6.
如何发挥专业特色,与时俱进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是地方高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也都应该突出地域的、民族的特点和优势,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以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为切入点,从专业特色、时代需要、地域要求等角度,论述地方、民族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在新闻教育适时性要求和地方、民族高校办学思路下的特点和作用,以此对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走向提供一些适时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责使命,也是高职图书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分析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数字化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在服务观念转变、服务体制完善、服务模式创新、服务资源整合、服务队伍建设和用户培训拓展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服务社会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寻求地方支持,是推动地方高校改革与创新、促进高等学校自身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的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应结合自身科研条件,根据教育教学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科研重点定位在把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上,广泛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定位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长链的中、下游,突出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定位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结合上,着力推动区域科技和地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将文化传承创新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各项具体工作中,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论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不仅是教书育人,而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即区域经济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地方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弄清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引起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现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对促进地区经济具有巨大作用,进而更进一步论证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一体化不仅是粤港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三地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文章从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入手,从粤港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分析了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之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体化建设的构思,提出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作用,积极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与泛东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东北经济区域高等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为老工业基地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实践表明,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加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继续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提升泛东北区域经济的人才素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生产力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迎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增加高等教育消费,拉动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实施高等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加快泛东北区域经济的振兴节奏。但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制约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研究型大学数量有限;高等职业院校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不协调。因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与政策扶持;高等学校改变观念,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引导教师队伍参与老工业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为地方发展提供的人力资源的质量是由高校的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匹配的程度以及学校教学水平决定的。本文以广西地区高校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发展与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和专业。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西省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人力资源素质、教育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力度。劳动力资源对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影响重大,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对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地方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该模型当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居于第四位;而教育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的影响居后,但是仍然与地区生产总值有正相关关系。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的层面上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以及人力资源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江西省的人力资源政策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是区域军民融合治理的主体。聚焦地方政府,从组织特征、组织环境和利益目标3个方面建立一个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如何影响区域军民融合发展,提出地方政府存在3个利益目标:提升区域经济,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和承接军事需求在区域层面的落地实施。在“多头+层级”的军民融合治理体系下,各个参与主体在军民融合的“模糊共识”下集体行动,利益多元,并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存在冲突,造成区域军民融合治理的一系列问题:地方政府治理负荷沉重、省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协调功能受限、“诸侯经济”下重复建设和“隐性”抵触并存,军事需求与区域军民融合发展对接不足。认为:一是要建设省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与中央军委以及军工央企的工作协商对接机制;二是建立决策权与事权相分离的政府内部政策过程机制;三是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在区域军民融合发展中有效嵌入军事需求;四是建立军民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制度和临时跨部门工作小组。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负效应现象,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中的教育颓废和教育发展中的“经济危机”,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偏差,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和重心错位,农村教育文化个性的褪色。为摆脱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负效应,需采取的策略是回归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本质,构建多元分类的农村教育体系,优先发展农村及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也容易造成高职教育的区域发展差异、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不仅会对教育公平产生影响,而且可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继续加大,从而再度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倾斜,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该如何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进行结构调整,推动本区域经济和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