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汉语没有形态,词无论充当什么句法成分都不发生变化;词组(现在一般称为短语)的构造原则和句子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因此,对句子的描写可以放到词组层面来进行,词组的结构和功能弄清楚了,句子也就清楚了,——句子不过是独立的词组而已。与传统的“句本位”语法观相对,其倡导者称这种句法现为“词组本位”(朱德熙,1983)。这种“词组本位”句法观影响很大,在教学语法系统中也为一些部颁高校《现代汉语》教科书所认可:句子就是词组加上语调和语气同(黄伯荣、廖序东)。这种看法很有道理。无…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句类划分标准不一,分歧较大。笔者通过旁征博引,汉英对比,全面分析汉语句类划分标准和语气标准所属平面;从语义功能语法观的视角,主张用“句法结构”标准划分句类。  相似文献   

3.
汉语句类划分标准新论张家泰汉语语法传统上按照语气标准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称为句类。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该是用这三个平面的理论重新讨论传统的句类划分标准的时候。           一...  相似文献   

4.
“完句成分”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依附于命题结构的情态。语境和语气具有必不可少的完句作用。外显于句中的完句成分包括客观的时体范畴、量度范畴以及主观的能愿范畴、模态范畴。完句成分的研究将有助于汉语句子语义研究的形式化  相似文献   

5.
“着”的结构自足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的结构自足功能主要是指“着”具有构词功能、足语功能、完句功能。这些功能会因句子语气、句子结构、搭配关系、文章体裁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从结构自足的角度考察“着”,便发现“着”具有不同的语法形式及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针对句中命题的主观意识,是句子意义的重要构成要素,无论对人还是对计算机,正确理解句子的语气意义是正确理解全句意义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定的语气意义总是同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来把握语气意义间的对立,进而揭示二者的对应关系,并对汉语的语气系统作出理论表述,是汉语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句子”概念,是一个翻译的概念,来自欧洲语言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在句子的多种功能的使用中,存在着一个抽象的句子结构,即“主语+谓语”.这样一个抽象的句子框架,并不能解释汉语的句型.汉语的句型系统建立在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句读本体、功能格局、事理铺排,以这三要素为基础,才有可能在欧洲语法之外,开辟汉语语法句型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汉语几种同形异构句式中的空语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语类(empty category)是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到管约论提出的新概念,是管约论中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我们运用“空语类”理论去分析汉语句子中的空语类,提高对传统汉语分析中“零形式”的认识,以汉语检验“普遍语法”原则,促进语言研究,特别是汉语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廖版《现代汉语》为代表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的句法大都是在北大朱德熙先生“词组本位”语法观基础上构建体系,普遍将复句排除在句法成分、句法关系的分析之外。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四层八级语法单位体系,将传统的“小句、分句”改造为“语”并扩大其外延;参照词法成分类推创造出新的句法成分;参照词法关系提出新的句法关系。强调真正全面的句法应研究汉语所有句子(包括复句)的结构规则并予以统一说明。  相似文献   

10.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每种功能的实现都有其语法隐喻形式。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法隐喻有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其中,人际语法隐喻又可以分为语气语法隐喻和情态语法隐喻。本文研究的是情态语法隐喻。作者在提出并详细解释语气隐喻的概念后,讨论了语气隐喻的双重(或多重)语义特征,言语参与者对语气隐喻的判定,隐喻体现的一些其它固定表达式,语气隐喻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赠次系统地论述了汉语语法,揭开了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帷幕。一批学者紧随其后,先后投入汉语语法的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把汉语语法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汉语语法研究侧重于现代汉语。陈承泽提出了汉语中小句(主谓短语)作谓语之说;赵元任先生则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开一代新风,把西方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进了我国;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各具特色的语法体系著作先后问世。新中国的成立,使汉语语法的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历史时期,(暂拟汉语…  相似文献   

12.
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词尤其是句末语气词是汉语中专表语气的词类,与英语相比,汉语语气词表达各种语气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表现为:其一,句标记,即指明一个句子的完结,以此与其他句孚划开界限;其二,完句功能,汉语中许多语言结构形式是不自足的,句末语气词的加入可以帮助句子成立;其三,凸现情感,句末语气词可以凸现说话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1.0 语气助词“的”的语法作用 语气助词“的”是指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示肯定和确认语气的助词。它在句子里的存在不是出于结构上的需要,而是出于句子所要表达的某种语气的需要。它也不是隶属于哪个词或短语的后附成分,而是属于整个句子的。“的”在句中  相似文献   

14.
独语句是非主谓句的一种,主要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植入标识语气的标点符号构成,其发展反映了百年来中国文法探索者对印欧语法框架的质疑和对中国语言事实的思考。文章从独语句的术语嬗变和界定入手,梳理了“省略说”“零句说”“词组本位说”“字本位说”和“小句中枢说”等语法理论对独语句发展的贡献,指出了现有成果在概念界定、分类和准入条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文章借助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理论对独语句的分类和准入条件等进行了讨论,并对独语句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旨在助推汉语独语句理论体系的构建,为汉语语法教材编写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行工具书把“毕竟”类语气副词解释为“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原因或特点”,“归根到底。有加强语言的作用”等,但并未揭示出这类副词的全部含义。如对“小张反反复复地给小王解释了老半天,小王毕竟明白了”;“小张反反复复地给小王解释了老半天,小王还是不明白,小张毕竟没办法了”这样的句子,用现行释义无法说明其错在何处。通过对该类词语在陈述句中的预设及与让转句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分析,提出井证明“毕竟”类词语具有隐性的语法功能,即表让步转折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话题主语”是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提出的一个新的语法概念。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这本《现代汉语》一直是以它善于继承发扬汉语语法学的传统,即“力求发现现代汉语的结构特点,不断革新语法体系,让语法学更有效地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服务”而著称的。对比这本教材的三个不同的版本,我们可以发现语法体系方面最突出的革新是析句方法的不断改进,增订本的革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句子分析和对句意的了解,二是句型确定和造句材料的功能替换。“话题主语”的提出是析句方法改进的一个突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存在,故“言不尽意”是普遍现象,汉语也不例外,这表现在它的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各个因素。汉语系统模糊性在汉语语音音位的确定、音节的划分、语流音变;在语义的概念义、附属义;在语汇的单位、语汇系统的分类;在语法的词类划分、隐性句法关系、句类表述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表现。  相似文献   

18.
大同方言语气词“哇”的语音形式为[?a30],句法位置不限于句子末尾,还可置于句中停顿处。从句子功能和表达语气看,它可用在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和感叹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提醒语气等;它用在句子停顿处时,表示延宕语气。与普通话语气词“哇”不同的是,它可以与“么、哩、呀、呢”等其他语气词连用,组成“哇么、哩哇、呀哇、呢哇”等,表达新的语法意义。同时,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出现在元音“u”后,还可出现在“i、n”等元音或辅音后,语音环境独特。探析大同方言语气词“哇”,可以帮助我们初步认识大同方言语气词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试谈句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陈昌来随着汉语语法学的创立,人们就试图从诸如句子的语气、结构、用途等不同角度绘句子进行分类。直到40年代,高名凯先生才正式使用“句型”这一概念。然而,从语法学史角度看,新时期前的研究多仅仅停留在对句子进行一般的归类或对具体特殊...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从多个角度归纳和概括。结构、语气、功能、语序、语义、语用等都能成为句子的分类标准,以此所得到的"句型"、"句类"、"句式"、"句模"等分类术语往往缺乏明确界定,使用中相互交错,使句子系统认识模糊。句子分类术语的能指和所指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便构建合理的汉语句子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