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傲慢与偏见》虽然在表面上缺乏时代特点,却间接地通过对外在的人为价值和内在的自然价值间的矛盾冲突的描写,从人的精神层次上反映了一个变革的时代.而这种矛盾冲突对比的描写尤其表现在主要人物的刻画和情节展开上.因而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分析可以看到,奥斯汀对于极端的追求人为价值持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单纯的追求人的自然价值也是不能完全认同.她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走折衷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有很多食人情节的描写。这些情节从一特定角度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现实残酷的、非人性的一面,表现出小说反映历史现实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但《水浒传》作者将此种情节与英雄形象相联系,在创作主体倾向性上缺乏应有的批判性,是小说在情节处理上的失误。它反映了作者人性观念的缺陷,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落后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一幅好的人物摄影作品能与观众在情感上产生碰撞,作品才有灵魂.要求作者必须深入生活,了解人物故事或事件发生的环境,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抓取人物的精彩瞬间,把握好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从人物可塑题材中发现美.结合一些例证,阐述了人物摄影的情节与典型瞬间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港台言情小说的盛行以及市民社会的兴起,被新文学压抑近半个世纪的言情小说在上世纪末闪亮登场,并在网络时代重新繁荣。在中国言情小说史上,琼瑶模式曾引领了言情市场很多年。网络言情小说似乎也延续着琼瑶模式,经历了一个从“纯爱”到“穿越”、从灰姑娘到玛丽苏的阶段,随后又出现了反琼瑶、反纯情等多元化现象。网络时代实现了言情小说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男弃女悲剧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反复出现,构成了一种原型--始乱终弃原型,并形成了其特定的情节模式一见钟情--山盟海誓--借故抛弃.此种原型的出现,从文化上看,是男尊女卑观念的产物;从现实上看,是男子人生追求中的必然选择和门当户对观的潜在影响;从心理上看,是男子的阴暗心理和女子的认同心理使然.  相似文献   

6.
琼瑶电影对台湾电影史的影响一直未被评论界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华语电影研究中,研究者对台湾电影史的关注点往往也是从早期的台语片、健康写实主义电影直接跳到台湾新电影,忽略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创造票房奇迹的琼瑶文艺片。事实上,琼瑶电影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有助于台湾电影开辟富有特色的文艺片类型,并继承了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不断发展的通俗文化色彩浓重的商业电影传统;同时,琼瑶电影还运用通俗情节剧的模式演绎了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并在社会中产生教化、抚慰的作用。追溯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将通俗剧模式与中国的道德伦理、政治问题、文化反思等联系在一起,一直是中国电影历来的传统。琼瑶电影对通俗情节剧模式的运用,不仅表明了它与中国电影传统的深厚渊源,也表明了它与中国文化传统血浓于水的关系。另外,琼瑶电影在表现爱情王国的浪漫时,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台湾图像。琼瑶电影在台湾影史上共掀起了两次为时较长的观影热潮,在这先后两个时期里,影片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情节设置等方面也相应地有着一定的变化,这也反映出了台湾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台湾民众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 毫无疑问,沈从文是一个具有强烈艺术空白意识的作家.在一切文学作品中,都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些“空白”的成因有二.一属作者“无意”而成.就是说,尽管作者对某一人物、某一情节、甚至某一细节,主观上希图进行精密的描写,不容出现什么遗漏,但若读者细加检察,在其行文中,仍可发现一定的情节或细节的描写“空白”.我们把这种无意形成的“空白”称之为“自然空白”.一属作者“有心”之作,即作者出于艺术上的需要,对某一人物、某一情节或细节,作有意的虚写或省略,我们把这样形成的“空白”,称之为“艺术空白”.  相似文献   

8.
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绘画无可争议的代表。他在艺术审美取向上的新的追求,不同于同时期的画家;他注重表达事物的内在精神,艺术作品从戏剧性的情节描绘转向更具内涵的精神性表达。这种新的"精神"审美追求成就了伦勃朗艺术的伟大。  相似文献   

9.
记叙文中,叙事之美往往来自于情节的腾挪跌宕,一波三折。情节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通常人们所感动的,总是那些丰富曲折,变化繁多,引人入胜的情节。这是因为,追求情节未知变化的紧张,是生命探索的原动力决定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新奇变化的期待的投射。一、情节的美感来自于求新。求新,就是追求形式新颖,就是采用别人没有采用过的结构形式。2001年中考作文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篇名叫《致理解女神的一封信》的作文,作者采用书信方式,运用想象的手法,以“理解女神”为受信对象,既是向女神倾诉,也是向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倾诉,表达了渴…  相似文献   

10.
发乎情,止乎礼义--琼瑶小说爱情模式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琼瑶的小说,大多有同样的背景,相似的人物,相类的故事.琼瑶擅写爱情故事,且有传统、现实、浪漫、传奇的爱情模式,但琼瑶所描写的爱情重在渲染"情"字,表现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纯情和对"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1.
《傲慢与偏见》虽然在表面上缺乏时代特点,却间接地通过对外在的人为价值和内在的自然价值间的矛盾冲突的描写,从人的精神层次上反映了一个变革的时代。而这种矛盾冲突对比的描写尤其表现在主要人物的刻画和情节展开上。因而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分析可以看到,奧斯汀对于极端的追求人为价值持否定的态度,而对于单纯的追求人的自然价值也是不能完全认同。她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走折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秦可卿之死及结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良 《南都学坛》2004,24(4):39-42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是作者精心结撰刻画的主要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是谴责、讽刺的,故作者先以"淫丧"让她退出小说的情节,后接受了评点者的建议删去了有关情节,但却留下了许多情节上的漏洞,如她的病因和死期,这一直是"红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秦可卿之死,可以把握、理解作者的构思深意和结构内涵。作者借秦可卿之死营造了一个结构高潮,为凸现小说的死亡主题作了情节铺垫。  相似文献   

13.
雅俗共赏是新时期公安题材小说的艺术追求,也是接受主体的审美期待。公安文学以其惊险、曲折的情节在文学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探讨公安文学创作中的情节与情感,从警务情节为塑造警察人物服务,警务情节为展示警察情感服务的角度,让读者跳出纯娱乐刺激的故事情节,充分得到感受人物情感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4.
“五四”女作家的小说叙事具有独特的“自足性”.她们以作家主体为话语中心,以个体的感知替所有角色代言,小说中各种叙事技巧的使用皆为达到个体言说的快感.从叙事视角看,作者、叙述者、被叙述者的身份不断出现重叠、错位和流动.从叙事结构的安排来看,作者惯用书信、日记等体裁推进情节发展,交代故事背景,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女作家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安排,同时又给单纯的以“心理-情绪”为中心的结构以物化的情节形式.“五四”女作家这种叙事上的“自足性”与她们当时“边缘化”的生存心态和女性意识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章力求通过对“五四”时期女作家代表性小说的叙事特征的分析,展现其背后隐含的“五四”知识女性独特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5.
老舍和赵树理小说之所以深受读者喜欢,与其对“戏剧性”元素的创造性借用大有关系.他们在小说情节经营上的戏剧性追求,一方面表现为适时设置假定性情境,激化新的矛盾冲突,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多变;同时又注重渲染故事的传奇性,通过设计奇巧的情节或安插突转,以增强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感官冲击.在叙述话语上企慕“出口就响”的口语化、动作性,造就了其小说作品浅近通俗又生动活泼的戏剧性特点.老舍和赵树理还借鉴了传统戏曲的人物“亮相”元素,在主要人物出场时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形象“拼贴”,成为其作品人物形象和性格达成生动鲜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由于临死之前伸出两个手指头这一经典情节,素来被学术界定性为吝啬鬼的形象。尽管近几年陆续有了不同声音,但终究归根于对这一情节重新解释的乏力,严监生吝啬鬼形象难以有根本性的动摇。从读者、当事人、作者三个角度,对关乎严监生本质上是否为吝啬鬼的这一经典情节可以进行全新的解读,力辩严监生吝啬鬼形象之冤,为严监生招魂。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7,(7)
旅途劳顿,长夜寂寞。此时,我们都可以来玩这个游戏。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操练。谁能说出刘德华与琼瑶的关系?刘德华的前女友喻可欣,是当年琼瑶电影专摄公司"巨  相似文献   

18.
威廉.福克纳在创作《喧哗与骚动》时深受当时的流行思潮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因此这部小说无论是在情节内容的设计中,还是在创作手法的运用上都融入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元素。弄清这一点,有助于读者从人类心理角度对小说的主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好地领略这部帮助作者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的独特魅力,进而更好地解读作者及诠释同类作品。  相似文献   

19.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 ,是作者精心结撰刻画的主要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是遣责、讽刺的 ,故作者先以“淫丧”让她退出小说的情节 ,后接受了评点者的建议删去了有关情节 ,但却留下了许多情节上的漏洞 ,如她的病因和死期 ,这一直是“红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笔者撰文略申浅见  相似文献   

20.
"游走式"情节是长篇小说在发展演变中形成的展开情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以"游走"情节作为主体的文本中,人物在漫长游走中的目标追求和无休止地游走与渴望归宿的目标期待对于丰富深化文本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游走"情节的角度还原分析《西游记》和《堂吉诃德》,认为《西游记》是魔幻浪漫主义的游走叙事,《堂吉诃德》是写实主义亦庄亦谐的游走叙事;明晰两个文本的救赎与救世的目标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悲剧中的喜剧性,喜剧中的悲剧性"的独特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