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学技能不足、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各方面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道德建设全局的成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口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十分关注人口问题。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农村人口仍然有发展的趋势。所以,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问题。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点,要转变目前农村培训进城务工为培训当地经济建设人才。改变农村人口结构是关键,目前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结构等都凸显出严重问题,急需在建设新农村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控制人口数量为核心的人口政策推行多年以后,人口问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河南是农村人口居多的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关注农村人口问题,统筹解决好农村人口问题,从而为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力量的农村人口,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扎实稳步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和优化农村人口结构,实现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不协调的人地矛盾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固始县作为新农村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而突显。因此,在研究固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人口、资源与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找到固始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教育观念上仍受到旧时代的影响,农村各级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普遍较差,农村教育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儿童的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人口计生系统具有全世界最广泛的社会工作网络系统和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及能力,可以也应该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作用.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人口计生系统可以为"发展生产"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帮助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生活宽裕",已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一定会促进新农村"管理民主",生育文明会有力促进"乡风建设".为此,对人口计生系统如何抓住机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独特优势,提出了统一战线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对现实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文化建设担负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映时代精神,提高广大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重任.随着新农村建设逐步走向正规化,在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举措的部署,既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也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显现出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弘扬先进文化,创新形式和手段,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牢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村人口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江苏省人口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2000年以来江苏农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高学历人口比重仍然偏低、迁移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就业一产比例较高。进而分析这些变化特征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指出: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就业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而人口数量、就业人数、外出人口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呈负相关。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劳动者技能较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速城镇化进程、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人口流动问题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新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还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新农村的人口流动的年龄、经济特征、居住类型、滞留时间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究了人口转移的策略:包括加强基础教育、创办职业培训、以及加快小城镇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新农村建设对统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统战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是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加入WTO后,我省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必须在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下,坚持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民转移组织化等“五化”联动,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建设新农村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集中反映了中央对“三农”工作新的形势判断、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只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包含丰富内涵的系统工程,江苏作为全国工业化和现代水平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可利用与东亚在人口、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特点、传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相似因素,借鉴其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自身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7.
生育文明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文明有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是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坚实基础.生育文明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据此,提出6条目前农村生育文明工作中助力新农村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发达地区宁波市的农村仍然具有人口规模大、结构复杂、分布不均的特点.宁波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劳动力转移压力大、人口素质低、人口居住分散和人口迁移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有组织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完善农村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民聚居,加快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等是宁波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农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农村存在许多问题,如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生态入侵,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资源持续、村容村貌整洁。根据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措施,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钧  李学兰 《金陵瞭望》2006,(21):56-57
江宁区江宁街道是涉农街道.全街道7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24%的党组织和69%的党员在农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