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仁学由孔子发其端,孟子极力阐扬,至朱熹而孕育成熟,其间经历了“如何行仁”、“为何行仁”、“何谓仁”三个阶段。孔子提升仁为人生大德,孟子用性善论证明仁的内在性,朱熹定义仁为“爱之理,心之德。”朱熹之后,诸儒谈仁,都未能超越孔、孟、朱所建构的仁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5-14
对于孔子讲"仁",朱熹发挥孟子所言"仁,人心也",认为"仁"是以仁之性为体,发用于爱之情,由内而外不断生发的动态过程,兼性情、体用、仁爱、内外于一体,既不是汉唐诸儒"以爱为仁",又不是二程门人"离爱而言仁",因而是"爱之理"。同时,仁又具"生意",而包"仁义礼智"四德,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因而是"心之德",是"人心之全德""本心之全德"。相对于今天对孔子"仁"的解读,或只讲"仁"为外在道德,或只讲"仁"为内在心性,将二者分别开来,朱熹把"仁"界定为"爱之理,心之德",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詠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81-183
《论语》中樊迟曾三次问仁于孔子。樊迟的三次问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仁的基本内涵。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核心的要求是爱人,但是只以爱人来确定仁的内涵是不够的。孔子认为,要想做到仁,还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克己复礼。故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与克己复礼的统一。只有这样规定仁的基本内涵,才能将仁德理解为一种内外合一的全德。 相似文献
4.
王工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3,(11):89-95
今年适逢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新中国美术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张启仁同志诞辰100周年,也是张启仁同志逝世30周年,我们纪念启仁同志,追思启仁同志,非常的感慨,也非常的感动。一启仁同志是我父亲的学生,我自小就认识他,在我幼小的印象里,一眼就能看出他就是文艺作品里描述的典型的革命家。他温和、宽厚、不激烈,然而坚毅、镇定、凝重,在我里他高大,却几乎是水远微绉着眉头,很少见到舒展过……启仁同志是新中国美术队伍里的专业干部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5.
孔子仁学思想再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风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326-327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文化地位的主要根据,而“仁”的概念经过孔子的诠释和倡导,内涵更加丰富,并且也一直是后人探讨和争论的一大问题。本文旨在以孔子的人道思想——“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阐述孔子的仁爱观以及反思其“仁”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徐小平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
仁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汉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出发点,属于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含有明显的首善性质。从字源上分析,仁字本来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于春秋时期被儒家提炼为人间最高的道德标准,并由此催生出道德内涵极其丰富的仁学思想,而仁爱、仁君、仁政、仁者等道德评价,都是仁这一最高道德标准的具体化。今天,作为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仁无疑是构建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进程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孔子的“仁者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75-77,93
"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命题之一.它既是氏族血亲之爱自然情感的遗留,又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存在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它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讲求"克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仁者爱人"是人的一种本性,"爱人"的内驱力来自于人自身,"爱人"的行为是此本性的外化. 相似文献
8.
义利观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孟都重视仁义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但在面对"利"时,两人却有着不同:孔子很少谈利,凡事只问合义与否;孟子常立足于现实的考虑,肯定并追求一种对百姓、国君都有利的大利、公利.这种分野影响了后世儒者,为儒学的理想追求与功利考虑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9.
于淑华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1):11-14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仁者爱人是仁的根本,克己复礼为仁是实现仁的具体举措,孝悌为仁之本讲的是仁的情感基础,杀身以成仁则是孔子仁学社会伦理责任的具体体现。孔子仁学思想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11.
12.
笔者从接受学角度认真考察了《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并与历史上的孔子加以对比,认为《孟子》对孔子进行了“圣化”,《庄子》则进行了“寓言化”,尽管两者中的孔子都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但他们那种不拘泥于历史、主动拿来、为我所用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在治学方法上对后代亦有较大影响,可谓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3.
汪建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45-48
孔子和孟子在道德起源、理想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说,孔子的道德学说为孟子的道德学说的阐发提供了理论原型,而孟子的道德学说则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孔子的道德学说。两者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4.
研究孔子、儒家思想,不能仅限于《论语》,还应注意参考先秦其他典籍中记载的资料,尤其是《孟子》。《孟子》一书保存了《论语》未载的28条孔子言论,这些言论有比较高的可信性,它们不但可补《论语》之不足,而且其本身义蕴丰富深刻,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卫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2):13-17
孔孟为政之道的核心是“为政以德”,主要体现在:君要遵守君道,政治上推行王道、倡导仁政德治;经济上实行养民、惠民、富民的政策;对外以和为贵,反对不义战争。臣要遵守臣道,忠君尊王;恪守名分;在德不在位。同时统治者还要掌握教民之道,以道、德、仁为内容,诗、礼、乐为形式教化百姓,使他们能自觉地服从统治。通过现代的诠释与改造,孔孟为政之道传统价值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健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4)
孔、孟虽同为儒家代表人物 ,但两人在民本主义思想上却存在很多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对君、民两者本质认识上的差异 ;君、社稷、民三者之间地位安排上的差异 ;君、民之间关系处理上的差异 ;对仁政具体实施方案上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两人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 ,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同。 相似文献
17.
赵栋栋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49-51
按“言各有畛”的原则分析孔孟之诗学主题,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断裂:孔子诗学尚“致用”,孟子诗学主“求是”。春秋、战国对诗迥然有别的定位,决定了孔孟之间诗学主题的变迁。孟子以“求是”的认知态度为文学阅读树立的“以意逆志”的接受原则,这是他对中国诗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也是诗学主题转换的直接产物。“以意逆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诗学观念上一次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转折。 相似文献
18.
李恒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6):41-43
孔子、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他们的学说在很多方面有着一衣带水的亲缘关系。在对“天命观”的看法上,三人作为儒家学派不同时期的代表,显示着不同的时代性,不同的认识性。 相似文献
19.
吴成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6):89-93
孔子、孟子、荀子礼的起源观分别是“天道说”、“本心说”、“制欲治乱说”,并由后世不同思想家继承和发扬。他们礼的起源观是各自所处时代和社会历史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但又都未能给礼的起源以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靳健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95-99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没有"语文"的说法,但有诗教"文教"之说.其涵义与现代语文教育基本相近.孔子是"诗教"的创始人,建构了一个美丽的诗教理论系统,建筑了一条宇宙感悟式审美路径,设计了一个以人为本的诗教过程,提倡不言式、对话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孟子是诗教理论的发展者和践行者.建构了具有实践价值的诗教释义学,设计了回归学习者主体的"知言养气"范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