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地区是古代百越民族聚居之所,被当时统治者称为“蛮夷”之地。古书上所谓狼、僮、徭、獠、俚、蛋等,多为对百越诸族的蔑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百越古族有的与中原汉族移民融合,自成体系,有的演变、发展,生存到今,形成了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三大民系,展示了特异的人文风貌。直到解放后,广东仍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即:黎、瑶、壮、苗、满、回、畲族,并有百万风格特异的“水上居民”(即古书上所谓的“蛋族”)。在汉民族中,又明显构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各有不同的方言和习俗,使岭南民俗更为丰富多彩,绰约多姿,具有一种神  相似文献   

2.
孙庆忠 《民族研究》2001,(1):101-103
广东地处五岭南海之间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先秦时期 ,这里居住着土著越人 ,他们独特的文化创造 ,是后世岭南文化的底本。秦汉以降 ,北方汉族不断南迁至广东不同地区 ,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 ,一方面与当地越人文化相融合 ,一方面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行文化的重整再造。至明清时期 ,广东汉族三民系的文化形貌已与现代基本相同。与之共生的是壮、瑶、畲、回、满等族群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 ,处在汉民族包围之中 ,却在文化交融与互动的背景下不同程度地保持着自己的传统。这种天然的区域格局、独特的人文景观 ,是广东进行族群和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蛋民的历史来源及其文化遗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汉晋以来,在我国的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广大地区,都有蛋(蜒)民活动。以舟为室,赖水而生,是蛋民生活的显著特征。本文对学术界关于蛋民来源的各家之说详加评述与考证,认为蛋民为古代百越后裔的一部分,并保留有古越人的纹身、习水便舟、喜食水产和崇拜蛇等传统习俗。后来,蛋民逐步融合成为汉族。  相似文献   

4.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代的少数民族,史称“百越”,指明其中还包括有很多族团。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中国民族史》指出在春秋有于越,战国有杨越,汉有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三国时尚有山越。其分布地区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他把“百越”和华夏、东夷、荆吴并列为汉族四大来源。  相似文献   

5.
除了神秘的土楼,还有多少客家文化是不为我们所知的呢?客家人已经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却又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那么,他们当初是如何在迁徙中吸收和包容了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和异地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后来的客家文化族群呢?  相似文献   

6.
李思睿 《民族学刊》2022,13(5):122-129, 144
洛带是成都周边以客家旅游为主要特色的知名古镇,洛带的闽粤赣移民后裔在旅游开发前后发生了从“土广东”到“客家人”这一族群名称和认同的变化。本文指出,首先,在四川客家研究中,要区别“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闽粤赣移民的移民史,及其后裔成为土广东的认同的历史。在清代至民国时期移民的本土化过程中,洛带的闽粤赣移民后裔与湖广移民后裔之间的族群互动,促使土广东这一族群形成。其次,四川客家族群形成受到整体性的客家族群形成和地方文化精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东山客族”的名称出现,主要受到“民系-文化”客家研究范式的影响;1999年开始,土广东这一族群名称变为了客家人,该变化体现了全球性的客家网络、地方发展、文化精英对于族群形成和认同重塑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粤东历史上的畲族和瑶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粤东历史上的畲族和瑶族练铭志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和民族学、语言学的资料,对粤东历史上的畲、瑶二族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令、瑶二族是粤东的世居民族。畲、瑶同源,但两者各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独立发展,已分别形成为单一民族即畲族和瑶族。史籍所载“畲蛮...  相似文献   

8.
屯堡人作为明清时期军屯、商屯、民屯汉人移民的后裔,几百年来虽然长期生活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却以特殊的文化策略强烈地保持着明代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凸显出自己的文化品格,成为西南汉族中一个特色鲜明的族群岛.  相似文献   

9.
广东明清时期黎、瑶、壮、畲等民族起义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代广东黎、瑶、壮、畲等民族举行了近 13 0次规模大小不同的起义。这些起义大致可分为明初洪武时期、明中后叶至清初时期和清中叶至末年时期 ,引发起义的原因是封建统治者沉重的赋役、汉族地主奸商的巧取豪夺、民族上层分子的鱼肉和官吏的勒索等。规模大、斗争目标明确和各民族互相联合等是这一时期起义的特点 ,沉重地打击了明清王朝在广东的统治势力 ,迫使统治阶级惩治一些贪官污吏 ,或者调整其统治的政策或策略  相似文献   

10.
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畲族在历史上有"畲民""瑶人""峒人""山哈""輋人"等不同称呼.建国初,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国家决定实施民族识别政策,经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后,1956年,畲族被确定为一个单一民族.从此,畲民获得了一个确定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11.
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畲族在历史上有"畲民""瑶人""峒人""山哈""輋人"等不同称呼。建国初,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国家决定实施民族识别政策,经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后,1956年,畲族被确定为一个单一民族。从此,畲民获得了一个确定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12.
试论广东粤民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广东粤民的形成练铭志(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汉族由广州、潮州和客家三个民系组成。广州民系所操之广州话(以广州音为标准,故名)又称广府话,或简称白话,属汉语粤方言,故其民可简称为粤民。粤民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粤西地区和粤北部分县(市)。粤东潮梅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四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3日至9日在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镇召开。参加此次盛会的有一百五十多人。他们是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南州的黎、苗、瑶、畲、壮、侗、土家、回、汉等族的学者和研究工作人员。会议收到论文和资料近90篇。  相似文献   

14.
景宁东弄畲族“凤凰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论坛》2003,(2):62-62
九八年盛夏,按照行程的安排该去寻访分布在闽东、浙南一带的畲族,此次的目标选定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东弄村。畲族的全部人口不足70万,而现在真正的原住民则更少。有关族源说法不一,有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说;有“南蛮”后裔说和古越人后裔说。不管怎么说,畲族的祖先从14世纪起就与当地汉族共同创造了自已的家园,是我国典型的杂散居民族之一。我顺着秀丽的欧江一路上行,山弯越来越多,而我更喜欢驾车行驶这种盘山公路,富有较强的挑战性,自然乐在其中。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之后,我终于到达东弄村。这是个依山而建的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蜡染工艺的历史渊源的探究和水族、白裤瑶蜡染工艺流程及原理分析发现,水族的豆浆染的创新点将剪纸应用在蜡染工艺,而白裤瑶的树浆染利用当地植物蕨和野淮山的特性,对蜡染布进行固色和硬挺的处理。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水族、白裤瑶与传统蜡染中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由于的画图工具、防染剂和工艺特点不同,导致蜡染布的效果也不同。进一步对水族、白裤瑶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蜡染比较分析,并采用举例法发现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了探索出最适宜自身发展和审美需求对传统的蜡染工艺进行有目的的改良,为现代蜡染工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能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百越系统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 ,而与南岛语系民族 (马来系统 )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 ,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根据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的三个特点。 1 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 ,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 ,而后慢慢扩散开来 ;2 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为中心的西越 ;3 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百越从广东经江西向浙江的扩散可能发生于很早以前 ,福建与浙江的越族群体是不同路线迁来的 ,在台湾原住民遗传结构中同样表现出这种二元性。西部傣族类群是很晚从广东迁出的。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08,(3):F0003-F0003
<正>郴州市地处湘南,与广东、江西两省接壤。全市拥有32个民族8万余少数民族人口,包括有13个瑶族乡镇,50个瑶、畲民族村。近年来,郴州民族宗教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东部及东南沿海各省区考古发现的史前墓葬的拔牙材料为主,结合文献有关“凿齿之民”、东夷与百越的关系,以及百越后裔诸民族有关拔牙的原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拔牙风俗的起源、演变和流传。  相似文献   

19.
詹坚固 《民族研究》2012,(1):81-91,110
"蜑"是中国古代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它最初称"诞",不同历史时期,有"蜒"、"蛋"、"疍"等同音同义异体字。历史上名为"蜑"的族群有两支——长江流域蜑民和南方沿海地区蜑民,前者是今天土家、瑶、苗等族先民,后者则是古越族后裔,两者没有血缘关系。"蜑"除专指上述两个区域的族群外,还用来泛指其他非汉人族群,与"蛮"的泛称同义。"蛮蜑"称呼甚为复杂,须依据他们所处区域及其族群特征,并通过语境来判断其所指代的族属。  相似文献   

20.
荷包作为传统民间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为荷包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少数民族运用独特的工艺和材料制作出的荷包与汉族相比更具实用性。本文以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荷包为例,结合达斡尔族的历史及荷包自身的发展,介绍与汉民族不同的达斡尔族荷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