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辨析刘大友一、“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概念的提出“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是相对“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的概念提出来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灿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有众多的民族,各民族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奋斗、创造。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模式,中国采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选择。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选…  相似文献   

3.
“增强民族区域自治意识”,是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最近提出来的。这个提法值得注意和重视。人们也许会问,一个已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0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何今天仍然要强调增强民族区域自治意识呢?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是巨大的。这里,已形成了稳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里,经济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市民委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协调民族关系,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繁荣进步。怀化市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民族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族工作先进单位”、“落实民族政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上保障民族地区发展。在民族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确保各民族平等权力。继上世纪50年代成立通道、新晃两个民…  相似文献   

5.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该白皮书由“前言”、“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地位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和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历史性发展”、“结束语”及“附录: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基本情况”等部分组成。这是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我国国务院首次发表的全面介绍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情况的白皮书。这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同日举行的国务…  相似文献   

6.
读了贵刊去年10期赵健君《如何理解“本民族内部事务”》一文,我有几点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商榷。一、自治法序言第二段的意义是什么?赵文说“……也规定了实行自治的基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行政区域上规定了自治权行使的范围,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划出了民族内部事务涉及的范围”,从而认定“本民族内部事务”是指实行自治的自治地方内部的一切事务。我觉得这种解释超出了“本民族内部事务”之“本”的固定含义。“本”在任何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有固定的具体对象的,是对应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而言的。  相似文献   

7.
3月2日,民族画报社、民族团结杂志社、中国民族报社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发表座谈会。 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状况,重申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向全世界昭示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表明了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是一个正确选择。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团结思想的政策体现和政策保障。他要求全党要真正体现民族平等,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他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精辟论述指明了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要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为指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宪法上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  相似文献   

10.
读罢贵刊今年2期赵学发的《也谈如何理解“本民族内部事务”》一文,很想谈点浅见。一、把“本民族内部事务”等同于“实行自治的自治地方内部的一切事务”,当然不妥,但把“本民族”理解为在任何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而言的解释,也是十分欠妥的。  相似文献   

11.
陈永碧 《民族论坛》2008,(10):28-2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典范。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主题: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二、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民族理论研究2.001金炳镐熊坤新彭谦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2.009彭谦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模式———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权2.013乌小花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2.018刘亚丽合理发挥“两课”对民族师范生的道德牵引作用3.007姚爱琴对列宁“民族自决权原则”的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3.011袁雅丽建国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在青海的实践3.015贾桂英试论青海民族文化的“和谐”思想西部开发研究1.001龚永辉民族精神研究与民族意识研究1.008关桂霞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问题探微1.013穆殿春中国共产党处理和解决民族问…  相似文献   

13.
一 我省贯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和现状,以其历史发展为线索,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韵正确贯彻和认真推行时期,即少数民族称之为“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发表为背景,全省最初建立了八个民族区,即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加强,民族法制理论研究的任务也随之摆到了我们面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10多年来,除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外,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实施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提出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终确立,经历了从主张民族自决、自治、实行联邦制到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历程。  相似文献   

16.
民族风,’95大上海──’95上海中国民族风音乐舞蹈展演花絮彭高成1995年新年伊始,全国56个民族的文艺工作者汇聚黄埔江边,成功地举办了“上海’95中国民族风──全国56个民族音乐舞蹈邀请展演”。这不仅是一次优秀民族歌舞的会演,也是显示56个民族大...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是在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愿望。通过划定自治区域,建立自治机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此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我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以下几个特点决定的。  第一、从民族分布来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外,其他民族有55个。其…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回顾了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及其学术探讨的三个时期。前1949时期,民族概念的学术讨论与国家和政治密切相关,受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一国家理论的影响深远。1949—1989时期,民族概念的学术讨论被纳入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分析框架,焦点是民族形成问题和民族译名问题的讨论。1989年以后时期,面对西方理论的冲击和与世界学术对话的需要,关于民族概念的讨论向解构和多元化反思发展,其中“族群”概念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论。本文认为,在持续一个世纪的发展以后,综合国家政治与学术讨论的影响,中国的民族概念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之际,本刊发表周昆云的《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新探》,首次介绍抗战时期民族区域自治的文稿《建设回民自治区》,考证了该文的来源、内容、时间和作者,认为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和政策。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研究的新成果。龚永辉的《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从汉语“民族”一词的含义出发,提出了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社会复杂作用下通过历史渊源或现实利益等多元认同而形成的有特定的族称和相…  相似文献   

20.
与时俱进,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对1984年颁布的自治法作了许多重要的修改,真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问题有两点重要的修改。一是在序言第一段中把1984年自治法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二是在序言第三段中增加了“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这两处修改,意义十分重大,把“重要”改为“基本”,即把一个定位模糊的词语改为法律规范用语,不仅凸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确定地位,也大大提升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从而准确地反映了民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