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师音乐专业视唱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而学生形成较强的识谱能力的关键是音准的培养。为此,本文从培养学生准确地辨别“个别音”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的角度,设计丁培养学生音准的三个训练阶段及训练方法。即音高模唱阶段,音阶模唱阶段,识谱视唱阶段。  相似文献   

2.
视唱练耳在普通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比较,认为现行的初中音乐课本中的视唱教材,在视唱曲目的内容和编排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议视唱曲目应适当增加,要重视首调唱名法的难点,初一学生的节奏训练应以单声部为主,以使教材更富于适用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3.
音准问题不是简单地唱唱视唱 ,或者跟琴唱就能掌握好 ,而是必须依靠多方面的感性、理性知识来解决的问题。解决音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内心听觉能力 ,而培养内心听觉能力首先要发展音乐的记忆力 ,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4.
视唱练耳考试是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通过视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考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考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本文从视唱练耳的考试内容、考试中易出现的和应注意的问题,考前的训练与准备三方面阐述了全面的、系统的加强考生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幼儿园的中班、大班(4-6岁)幼儿为对象,进行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教学、游戏、乐器合奏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多声部歌唱训练对幼儿的素质教育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幼儿的音乐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方法得当,经过一年的训练,中、大班幼儿可较和谐的演唱两个声部(如《小小铅笔》徐小卉词、孟卫东曲)、四个声部(如《牧场里)杨立梅词曲)的歌曲。2、合唱、合奏、集体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协作意识、规则意识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3、有选择的选用歌曲内容(爱国、爱集体、克服困难等),使幼儿潜移默化的习得爱国、爱集体的道德观念,促进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合唱的音准问题是合唱的最基本问题,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因为音准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本文提出了音准与作品的要求以及音准与歌唱的方法等问题,旨在掌握塑造音准的道理与方法,分清影响音准的客观因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才能塑造艺术的合唱音准,享受美妙的合唱艺术。  相似文献   

7.
羌族多声部民歌是羌族具有极高艺术性和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是羌族多声部民歌存续的重要承载者,传承主体的数量、知识素养、表演技能、传承自觉性和创新能力是羌族多声部民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羌族多声部的传承主体及其依托的音乐文化空间不断退化,其活态传承面临严峻挑战。文章根据格兰特"音乐活力与濒危评估框架"(MVEF),就羌族多声部传承主体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田野调查和分析,并从维护羌族多声部自然传承的音乐文化空间及构建羌族多声部学校传承的音乐文化空间两方面就维护和培养羌族多声部传承主体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师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多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技艺性、实践性也较强。学生懂得了道理之后,还需要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将已学到的知识逐渐转化为技能并应用于实践。在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学生诸多能力中,我们应把培养视唱、听音能力,演唱和分析、处理声乐作品的能力,为歌曲配弹伴奏的能力和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为他们出校后从事中学音乐教学工作和继续自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培养视唱、听音能力视唱和听音能力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又是进行演唱、弹奏、创作、欣赏、教学等实践活动必需的前提条件。以往的视唱教学过分强调音准和节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情  相似文献   

9.
合唱是多声部共同合作的演唱艺术,体现出集体意识和凝聚力。该文阐释了合唱艺术表现中的心神合一、音声合一、音质合一的和谐之美,并提出合唱是音量、音色、音准等三种因素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是人声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多声部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长期以来多声部民歌对我国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多声部民歌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但从结构形态特征来看有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11.
羌族多声部民歌中有关仪式的"男声二重唱",是不同于其它任何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具有独具一格的特性.它以两名男声不分上下高低声部,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演唱.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音乐软件Encore的 4种输入法和多声部音乐写作的步骤作了较深入探索 ,并用实例作了多声部演示 ,可供Encore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视唱练耳的教学音准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音高感” ,即音高的控制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 ,教师不能单方面强调音准、节奏感等技术性要求 ,而应联系一定的音乐风格全面正确分析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及情感表现 ,加强声音、气息控制的训练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视唱练耳课堂的音准训练。  相似文献   

14.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凝聚着哈尼族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栽秧山歌》是研究哈尼族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主要谱例。  相似文献   

15.
小提琴音准的学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教学中需要有条行之有效的线索,使听音和按音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音准练习在基础训练中用三个阶段来提高,分别是:听空弦、听距离、听音色。将听觉训练和手指训练分别加以侧重,在提高左手音准能力的同时加强运弓对音色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姬海冰 《南都学坛》1999,19(2):113-114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合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合唱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唱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声部,每一个声部是由相同或相似的音量、音色和音域的人声组合而成,声部在合唱中从事着部分的集体活动,使整个合唱音响在不同声部的共同合作下,进行着合唱作品尽善尽美的艺术再现。男高声部以其柔和、明朗、清晰、音质充沛而坚实在合唱艺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男高声部又以其技术成分较高,在训练中有着很大的难度,容易导致合唱队各声部失去均…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音乐学习与视唱听辨训练陆小玲涂法孩子接触音乐是从认识乐器开始的,应该说,这是一种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最佳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完成工匠般的技巧性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视唱与听辨训练同乐器学习结合起来,则有利于儿童的音乐感及音乐能力整体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高级形式,它的产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无论是复调性或是主调性多声部音乐都始发于民间,它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某些人的创造,它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劳动、生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要想成功演奏小提琴必须具有非常敏锐的听觉,要有固定音感。听觉训练在教学中要注意音程感的建立,注重乐感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准确地模唱、构唱及视唱。注重学生的听觉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小提琴专业学生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任意的一首音乐作品中,音乐动机随着发展而出现的力度上的起伏,速度方面的变化以及各声部之间的音色、力度对比等,都需要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去加以解决;每一种音响效果都需要我们用一种专业的技术去完成,具备了敏锐的听力就可以正确地指导我们去完成所要表现的音乐作品及其风格。  相似文献   

20.
在歌唱教学中,教学与训练是以歌唱者的歌唱声部的培养规格为标准进行的,而歌唱者的声部问题又是与歌唱中的音域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声乐教学活动顺应了歌唱者的嗓音生理条件,按照符合歌唱者客观条件的声部模式去正确地建立和拓宽歌唱者的歌唱音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歌唱者的潜在歌唱能力,使歌唱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由此可见,歌唱中的音域问题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