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历史任务。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务输出力度的加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急剧增加。农村青壮年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力量,离开了他们,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劳务输出怎样与新农村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一些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的现状为切入点,以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为依据,揭示了这些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主要通过舆论引导、强化农村教育、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富余劳力转移和吸引人才回乡相结合、落实大学生村官制度等措施使农村富余劳力有序转移,同时避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只有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点,才能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转型的基础工程。本文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转型的基础工程。本文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归纳为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无疑是最重要的主体。然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且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自身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把子女、配偶和老人留在了农村,形成留守人口。其中,留守妇女大多正处于劳动力年龄的黄金阶段,她们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抚养子女和照顾老人,这意味着她们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已经成为经济和政治及其他领域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地区的农村,留守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时,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着力在城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力度,最终减少农民的数量。按照这一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快以城市发展为中心,以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体,移而不迁、候鸟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诚然,城市化、非农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外出打工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的重要手段。但是,是否继续坚持“移而不迁”的转移模式,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则会有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必须培养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本文结合镇江农村劳动力从业特点及其素质现状,提出了发展镇江农民教育的途径及适合镇江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社会变迁与主体失落的困局 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村的经济人口社会结构因高度持续的流动性发生了巨大变化。持续二十多年男性优势的性别化流动,使得今日农村无论常住人口还是农业劳动力,都呈现女性化特点。女性在农业人口中占到多数,似乎当然应该成为农业乃至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但是,除了妇女组织和一些女性主义的学者,在官方和主流理论家那里,妇女的“主力军”地位都没有得到正式的肯定,相反,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女性化、老龄化一样被视为当前农村衰落、农业弱质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新农村"视角讨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若干有分歧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象是传统农村劳动者,而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指向城镇的转移,也包括向现代化农村的转移;不仅指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也包括向现代化农业转移;不仅指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也包括传统农民向现代化农民的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不断随着工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民现代化的渐进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新农村建设,保证"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协同并进,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稳步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苏北四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了流动劳动力整体特征、土地数量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社会网络关系和劳动力中介市场对流动的影响等问题,发现转移出去的是农村劳动力的精华部分,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只有1/5的农村劳动力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大多数身份介于农民和非农民之间。认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不应该忽视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素质是关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学历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何落实国家提高农民素质的相关政策,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是个重大命题。我们选择了九江瑞昌市的成人教育做了深入的调查,以此作为案例为构建农村成人教育的教育管理体系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为农村的农村基础教育,但目前的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背离新农村建设的现象。反思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不足,诸如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办学目标的离农性、课程内容的城市化、教学模式的不适切等,解决"为农村的农村教育究竟何为"的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法制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化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有力手段,而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由于受到经济基础薄弱、法律意识淡薄等种种因素影响,严重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期能为改善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状况提供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认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台湾富丽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建设规划、资金扶持和策略推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做法,阐述了新时期福建新农村建设内涵,并就如何提升福建新农村建设内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福建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是农民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反映,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标志。农村文化具有乡土性、归属性、直观性、季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强化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要充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的农村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的农民、农民工的访问及对河南农村的实地考查,笔者对河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紧迫性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提出关于河南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进一步加大投入是河南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地权不受侵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农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进一步推进河南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务工成本,鼓励农民成为城市人;制定《河南农民村民自治法》,保权农民的正当权益;在河南农村成立村民互助联合会,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民情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研究》着眼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鲜活现实,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予以再认识,作出新界定,使之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泛,更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以来,软实力遂日益成为全球认同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软实力成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凸现。当下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总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和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产业是从地域上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进行细化而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发生在农村社会的、以农民为参与主体的、具有文化表征的经济实践活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和文化)决定着其既有“商品”自利的特点,又有着鲜明的文化表征。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匮乏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之双重功能,健全农村文化产业“产权制度”与“企业制度”,创新农村文化产业“投资”与“融资”方式,完善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供销社的价值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安排规范、现实运作良好的供销社有助于现代农业之发展、农村民主之完善、农民利益之增进,从而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供销社目前面临办社宗旨虚置、市场地位弱化、运行机制不善、外部环境欠佳等诸多困境,由此导致它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鉴于此,供销社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发展对策,以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