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0月份,徐桂松在《专业户》上发表“人工栽培鱼腥草前景可观”一文以来,先后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来信1000多封,鉴于此,现将鱼腥草的特征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鱼腥草又名蕺菜,狗贴耳。多年生草本,高600cm 到1800cm,有很浓的鱼腥味。茎有明显的节、节节生根,下部伏地,上部直立。叶互生,心脏形,表面绿色,背面常为紫红色。穗状花生在枝的顶端,与叶对生,有四片白色的总苞片,很象花瓣。五至八月  相似文献   

2.
对5个秋地黄瓜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分析与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东地区栽培的秋地黄瓜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主要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侧枝个数>第一雌花节位>瓜条粗度>节间数目>最大叶叶柄长>最大叶叶宽>瓜条长>最大叶叶长>株高;产量最高的是本地王中王黄瓜,比对照增产9.36%;新唐山秋地黄瓜产量居第二位,比对照增产8.14%;最大叶叶面积居第四位,株高居第二位,节间数居第二位,雌花节位相对较低;瓜条大小和其他品种没有明显差异;果实氨基酸总量居第一位;果实维生素C含量居第二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居第一位,综合性状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巢湖市银屏珍稀植物研究所,近年来对天然药用、保健植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对宁夏枸杞子人工科学栽培研究获得成功。宁夏枸杞为茄科植物。别名:山枸杞、野小椒、西枸构、杜杞子、中宁枸杞、白疙针等。落叶灌木,高70—125厘米。枝状弯垂,小枝常变成刺。叶互生,或丛生枝旁,披针状长椭圆形或狭卵形。浆果长卵圆形,红色。8—10月开花,10—12月结果。  相似文献   

4.
常夏石竹,原产于美国、奥地利、西们利亚,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值株丛生,株高15-20cm,节膨大.茎蔓状簇生上部有分枝,光滑而被白粉.茎叶较其它石竹为细,单叶对生,灰绿色、长线形、缘有细锯齿.叶长5cm.宽0.1-  相似文献   

5.
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Hedw)习见于高山、森林、庭院、农田。植物体丛生,高可达3cm,鲜绿色。叶呈莲座丛状,着生于茎的中上部,舌状或长舌状,渐兴,全缘平滑,仅苞叶先端具齿突;中肋达于叶先端。蒴柄长4—5cm,红褐色,先端成弧形弯曲,干燥时扭转,孢蒴平列式悬倾,不对称,梨形,背凸,红褐绿色;蒴盖平凸形;环带  相似文献   

6.
一、看说明:选台竿首先要看说明,包括:1.收缩长;2.节数(本),如四本为四节,一般是3.6米长,还有五节、六节,最常用的就是这三种长度;3.先径、元径,先径指竿尖,元径指手把粗细尺寸;4.含碳量:98%以上即可;5.重量,按不同竿的长度选择。二、分类:竿分为并继竿和振出  相似文献   

7.
早中熟、中辣型杂交辣椒新品种,由著名辣椒育种专家袁仲桂研究员育成。结果集中,产量多集中于前、中期,保护地667m2产量4000~4500kg。适宜于春保护大棚、地膜覆盖、秋延后等各种栽培模式。:1、稳产高产(抗病毒病、抗炭疽病、耐旱、抗热、抗寒、耐连作);2、商品性好(果实为长粗牛角形,一级一、主要特点果果长18~22cm,单果重80~120克。青果浓绿,老熟果鲜红,果条平直光滑,口感好)。:株高52~55cm,开展度50~55cm,节间较短,株型紧凑;始花节位6~8节;叶片肥厚色浓绿;果实平均直径5cm左右,肉厚0.35cm,果表光亮,果肩略突,果柄较长。二、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8.
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重楼属(Paris)的3种植物——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宽叶重楼(P.polyphylla var.latifolia)和狭叶重楼(P.polyphylla var.stenophylla)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三者根的横切面结构明显不同,宽叶重楼的维管柱内有髓存在,七叶一枝花根中木质部为六原型,宽叶重楼和狭叶重楼皮层较窄,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3个种根状茎横切面均有异常结构,分泌腔数目有差异;维管束的类型不同;茎部结构基本一致,但宽叶重楼和狭叶重楼茎均具有复表皮;叶的横切面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成表皮的细胞形态上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全年收集2~6林龄桉树(刚果12号W5无性系)枝、叶凋落物量和测定树冠冠幅,研究了枝、叶凋落物产生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和较低的降雨量以及树冠竞争促使枝、叶凋落物产生,叶凋落物占主要部分;2月和10月以及桉树2林龄和5林龄是枝、叶凋落物产生的月高峰期和林龄高峰期;树冠的竞争促进了枝叶凋落物的产生,树冠扩展时凋落物量最小.认为掌握凋落物月高峰期和林龄高峰期对确定桉树人工林采伐时期和季节以及维护林地养分平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第2代杉木林速生阶段生态系统内各组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及杉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低依次为Fe>Mn>Zn>Cu,死地被物层中(除Mn外)Fe、Cu、Zn含量均低于土壤中的含量,且含量大小顺序为:Mn>Fe>Zn>Cu;草本层中Fe、Mn、Cu、Zn含量普遍高于灌木层;杉木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与杉木的生长级无关,而与叶龄有关.在杉木各器官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为叶>枝>皮>根>干.杉木对不同微量元素的吸收系数有明显的差异,对Mn的生物吸收系数最高,平均为1.744,杉木是富集Mn的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