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农村建设中明确政府与农民的角色定位,让政府与农民各得其所,各展其能,这对于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新农村建设应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但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是有利有序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然会对我国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挑战、要求和启发.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政策能力、服务能力、制度创新与公信力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从政府管理理念、体制、政府公信力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升各级地方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3.
严朝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2):25-2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但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履行好自己的具体职责,处理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敏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4):32-34
近三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讨,为此,本刊组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笔谈。张淑敏认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李长健、张锋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村社会利益的协调问题,而利益的协调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传统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机制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的利益机制,通过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机制、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来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刘展宏认为,“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国家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消除对城乡关系认识中的一些误区,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杨风认为,表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互矛盾,但从深层来看,由于两者的宗旨和目的都是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积重难返的“三农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之间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5.
兰相洁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5):86-8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为农村创造良好的硬件基础,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在完善地方财政职能的同时,大大提升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当前应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各项制度建设,用"激励加约束"政策来发展地方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地方高校的神圣使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需要,地方高校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发扬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几个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5):1-3
从把握中央精神实质、反思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和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等3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定位问题。认为,准确定位要根据中央的精神实质,把握好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城乡演变的基本规律和我国城乡发展的特殊性、全国的共性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点及其建设全局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矛盾,加大外力推动促进内源发展,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增进农民福祉。 相似文献
8.
樊帆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34-35,41
农业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业高校的神圣使命,也是农业高校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最佳机会。农业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限制因子,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从学校层面、政府层面探讨如何构建农业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县级政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盛举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61-66
县级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县级政府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县级政府打造较高的规划发展能力、资源提取和配置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县级政府能力,不但要从政府内部入手,也要在改善政府外部环境上下工夫,同时还要从强化政府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科学性上入手。 相似文献
10.
刘思圻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5,18(6):845-848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中央政府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刘思圻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6):845-848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中央政府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客现对比各种政府职能模式,定位我国薪农村建设中我国政府职能模式应为引导型政府,阐述了引导型政府应发挥的基本职能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荣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402-404
针对目前农村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作为国家公共事业的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并阐述了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义,提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战略中要充当多方面角色,在经济上要为当地经济发展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主要包括制定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开发地方人力资源,在政策法规上要规范当地市场秩序,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管理控制上要运用绩效评估中的各种方法研究评价当地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玉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63-65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山区、沙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 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载体。继续稳步推进退耕 还林工程建设,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农村体育公共事业,但政府在农村体育管理职能上存在管理的双重角色和"片面效应"、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缺位、组织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职能垄断、法制建设与监督机制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建立制度性保障、加强体育法治建设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要素导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申忠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有政府的组织引导、群众的主动参与、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以厦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带动。同时,要从宏观层面入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之阻隔,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向及其路径依赖,使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与聚集。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更依赖于因地制宜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像宁波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应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走在全国前列,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同时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而应当立足现实,把解决一个地区重大现实问题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最后还应当在机制上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在构建特色经济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特色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然选择。在构建特色经济中地方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至关重要 ,其定位既要遵循政府职能定位的一般原则 ,又要突出地方特色和发挥地方优势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几亿农民的巨大工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能量的释放发挥.必须依靠政府的组织推动.文章选择经济不太发达但新农村建设效果好的山西某县为案例,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县一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