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本文作者熊秉明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40年代留学法国,攻哲学,后做雕塑家、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诗人,艺术家。他的父亲,是中国数学的奠基人熊庆来,与同是数学家的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交情甚笃。作者与杨振宁也因此有70年的友谊,由他来写杨振宁和杨振宁的母亲和家庭,自然是多了一份真情与亲近。杨振宁的孝子之风,和对母亲、家庭含义的深邃理解,使他在作者的眼里是一位有“儒者风的科学家”。杨振宁说:“儒家文化注重忠诚,注重家庭人伦关系,注重个人勤奋和忍耐,重视子女教育。这些文化特口口口而且将口虑塘口出一代z…  相似文献   

2.
10月26日,南京的上空细雨靡靡,记者应邀出席了南京大学在浦口校区举行的授予熊秉明先生名誉教授的仪式。巧的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亦陪同熊秉明先生一同前往,使仪式平添了几分光彩。原来,杨振宁博士与熊秉明先生是小学同学,这次是特地赶来助兴的。杨博士已于1997年先期被南京大学聘为名誉教授。 授予熊秉明先生名誉教授的仪式安排在浦口校区500人报告厅,记者进入会场时,但见报告厅挤满了学子,连两边的楼道上都挤满了人。 授予熊秉明先生名誉教授仪式结  相似文献   

3.
经杨振宁先生授权,台湾传记作家江才健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记录了杨振宁的学术生涯,也描绘了他的儿女之情。在世人眼里,杨先生干了两件惊天动地的事儿:35岁时获诺贝尔奖,82岁时迎娶28岁的翁帆。对于杨先生在物理学上的辉煌成就,早有定论。因此读者对于这本书的兴趣当然是他晚年的生活。书中公布了2004年11月,杨振宁给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年物理学传入中国。在此后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一代代留学生不断将最新的物理学知识和理论带回国内,使当时杨振宁、李政道就读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学教学水平与国外著名的大学相比一点也不逊色,所以他们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留学教育史上的辉煌一页。这一段历史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派遣留学生的政策,并在他们学成后吸引他们回国,促使中国的教育真正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小冰 《金陵瞭望》2006,(21):33-33
本刊上期刊登了《疯狂使用双规为已牟利的纪委书记》一文,讲述了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借用“双规”手段疯狂敛财的过程,这也给我们提出这样的一个思考,作为监督党员干部的监督者一纪检监察系统也有个接受监督的问题。那么,应该由谁来监督他们呢?本刊邀请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小冰就该问题提出他的见解,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开发学生的智力,这似乎是一个庞大的话题。这是我仅从自身的教学体会出发,围绕这个中心谈点看法。第一,教师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则这样的消息:有位初中生写了篇习作,其实这篇习作扣题很紧,文理也很通顺,一个初中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属不易,而他的语文老师却给了“零分”,说他写走了题。读者为此不平,以至见于报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贻笑大方的事呢?原因正是老师知识水平和思维力差。以这种水准去教学生,不要说开发学生智力,只怕还会把一个原本聪明活泼的孩子教傻了。严格地说,一个好的…  相似文献   

7.
到这一期,刘敬辉先生作为21世纪杂志在美国的专栏撰稿人,已经一年了。我们在这期就请他专门谈一谈自己的写作生活。记者:有时候我有种担心,就是你不再给我们21世纪杂志的读者写了。敬辉:大可不必,我觉得通过21世纪杂志和国内朋友交流已经成我生活一部分了。如果我不写了,我可能会承担更多的痛苦。记者:很多读者想知道你是什么时候构思并回答文章的问题的?敬辉:平时和21世纪杂志的编辑有些沟通。通电话,更多的是EMAIL来往,共同商量确定一些主题。我个人也上国内的网,帮着捕捉些话题。专门的时间是周五晚上,参加完一些留学生聚…  相似文献   

8.
他们不是亲兄妹,也不是夫妻,却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了17年,这17年来,他们的关系比亲兄妹更亲,比夫妻更有情义。他们互相称哥哥和妹妹,但他们的养女却叫他们爸爸、妈妈。现在,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想通过征婚,给照顾了他17年的妹妹找一个男人,找一个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读者对消息的“口味”也越来越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陈旧的模式,烂熟的“老面孔”,而是渴求能够阅读到主题现实、鲜明,形式活泼、新颖的消息,这无疑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这里仅就如何写好消息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10.
拉萨尔在1858——1859年间写了一个剧本:《弗朗茨·封·西金根》。1859年3月,他把这个剧本寄给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并附了一篇关于他对悲剧的看法的手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年的四、五月里分别给拉萨尔写了回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常读的这两封信,对拉萨尔的剧本和他的所谓“悲剧观念”进行了原则性的、但比较婉转的批评。拉萨尔没有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的批评,又在五月间给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了一封长信,为自己的错误观点辩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再答复他。这是有关这个剧本讨论的简单经过。  相似文献   

11.
李洪涛  杨建邺 《可乐》2008,(1):10-11
邓稼先比杨振宁小两岁,憨厚善良,外号叫"老憨"。小时候,他个子小,有时会受人欺负。杨振宁是清华园里的孩子王,常带领一群孩子玩各种古怪的花样。在崇德中学认识邓稼先后,杨振宁特别喜欢与他一起玩,还常常劝别人不要欺负邓稼先。从中学到大学,他们总在一个学校,不同年级却志趣相投。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后,邓稼先长成大个子。他知道包括杨振宁在内的物理系高年级同学私下准备制造加速器的计划,非  相似文献   

12.
一、毛泽东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与鲁迅虽然终生未曾谋面,但是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尊重。鲁迅对毛泽东衷心拥护和爱我,毛泽东把鲁迅当作自己的同志和战友,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酷爱鲁迅著作,经常阅读.在战争年代,行军打战,长征路上,也把《鲁迅全料带上。解放后,在书房卧床上放着《鲁迅全集》,出外观察,也常常带着。毛泽东很熟悉鲁迅著作,很了解鲁迅的为人。早在1937年他就充分地肯定和赞扬了鲁迅。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的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3.
1995年8月,在广东汕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杨振宁等四位获诺贝尔奖的华人物理学家都对中科院院士何祚麻表示了支持他反对伪科学的鲜明态度。柯云路于9月便给这四位科学家写了公开信,并在少量报刊、杂志和书籍中发表。 这里就公开信中提出的几个主要错误观点,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由王蒙和袁鹰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记周扬)一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周扬,更能启发读者对今天有关思想文化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因为,周扬长期担任思想文化方面的领导工作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建国以来,这方面最多事,最多教训,至今道路还正在开辟。周扬几十年所做、所想,他的矛盾和遭遇,他晚年的反思,既把这方面的问题摆在了读者面前,也为他们的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书中几十篇文章,有为寄托哀思的,有记述周扬丰采的;也有旨在通过写周扬探讨一点问题的,其中几篇还颇有份量。笔者先要提出王蒙本人(周扬的目…  相似文献   

15.
说起潘杰客,可能有人不知道,但说起凤凰电视台,知道的人就很多了,潘杰客就是这家电视台咨询台的财经主持,若论名气,潘杰客还谈不上大红大紫,但若论学历和经历,潘杰客可是一个有些分量的人物。我和他相识缘于我给他拍照片,再深的交往就是在第六届华商大会上。在与潘杰客十余天的同吃、同住、同行的日子里,使我从多方面了解了凤凰卫视这位“不安分”的哈佛主持。露面主持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2001年9月中旬的一天,我与凤凰卫视资讯台首席财经评论员兼主持人潘杰客同行,由北京飞往南京,在航班上巧遇杨振宁夫妇。杨振宁此次南京之…  相似文献   

16.
尊重的力量     
一个名叫保罗的乞丐,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给洛克菲勒写了一封信,要借100美元。虽然洛克菲勒认为这可能是在变相乞讨。但还是给他寄去了100美元。没想到,一周后保罗给他寄来了一张借条,洛克菲勒随意将其扔在了一边。  相似文献   

17.
一位英俊潇洒的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大方的姑娘,小伙子鼓起勇气给姑娘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没几天,姑娘就给他写了一封回信。欣喜若狂的小伙子兴奋地拆开信封,却失望地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小伙子挺纳闷,心想这姑娘也真是的,答不答应一句话就明明白白了,何必用一个空信封来故弄玄虚,纳闷归纳闷,小伙子还是信心十足地给姑娘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一年多的时候里他给姑娘写了 99封信,也收到了姑娘寄来的99封信,但他拆开的98封都无只言片语,令他非常伤心失望苦恼。心灰意冷的小伙子再也没有勇气去拆开第 99封信,他以为一定同前面的98封…  相似文献   

18.
谈史学研究的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经常遭遇大学生同志们或者研究生同志们向我提出一个质疑。他们说,“我们想搞一点史学研究,我们想出一点成果,更具体一点说,我们想写一篇论文,我们该怎么办?”积累了多次答疑以后,我自己仿佛也对这一问题增进了理解。其实,这些大学生和研究生同志们并不是一点经验也没有的。给黑板报写一篇稿,对课堂讨论写一个发言稿,这已经就是经验嘛。问题在于,要从自发的经验向自觉的经验上升。自觉的经验较之自发的经验,往往更加准确,有效率,也就是说,更加多快好省一些。  相似文献   

19.
试谈标题     
标题,是作者给文章的命名。 读者接触一篇文章,首先注目的就是标题。标题的好坏,关系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宣传效果。革命导师列宁对于标题的作用是极为重视的,在标题的拟制上也颇有研究。1905年,列宁写了一篇批判孟什维克尾巴主义策略的文章。他曾先后为这篇文章拟制了四次标题:一、《革命的后方与前卫》;二、《无产阶级起义与独创精神》;三、《无产阶级起义与机会主义分子的尾巴主义》;四、《两个策略》。经过分析、比较后,文章以《两个策略》为题发表在《前进报》上。可以看出,这四个标题之中,前三个标题一个比一个更具体,更明确,更尖锐,但列宁为了抓住更多的读者,还是采用了突出、醒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以写商州知名,但是,他真正着力描写商州,而商州也借此而闻名的,是自《商州初录》开始,到《浮躁》结束的那一批作品。人们习惯把这批作品称为“商州系列作品”。“为商州写书”,这是贾平凹的夙愿,但在以前他对这个夙愿误解了。在对商州的整体文化气氛具有透彻的了解前,他要写得只是没有地域特点的“山地”而非商州。他后来追忆说:“我一直在写我的商州,只是那时无意识罢了。”只有改变了这种“无意识”状态,他才能给读者献出切切实实、独一无二的商州。也从此开始了他创作历程中的突破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