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初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基本建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正在发展之中,如何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而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更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生成及其主要内容何苑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它不仅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并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丰富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破土而出,在"铁板一块"的所有制结构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此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进便获得了内生动力和呈现自身的规律性。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基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我们对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入手,完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模式,为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多元的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5.
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民族特征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既是党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前提的正确选择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特征的重点转移,从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全面推进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深入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理论成果和清晰的实践逻辑脉络。  相似文献   

7.
孙群  孙宇 《南方论刊》2012,(9):8-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创新实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观依据是时代新特点、实践新要求、人民新期待。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先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进一步加强理论创新,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实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产物,是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全面涵盖和实践成果,推进着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实施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指向,推进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发展与话语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术发展研究,反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方法和话语思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应然要求和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一条道路,形成一个理论体系,两者之间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而理论创新本身又不断引领着我们的实践一步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践中,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8,(4):18-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能够击穿当代现实问题的思想闪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理论紧迫性与现实可能性。新时代迫切呼唤理论创新,这既是人类思想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新时代的新特点提出的理论诉求。同时,坚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依托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实践经验,秉持执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搭建了坚实平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必须坚持"三重原则"的理论导向,即坚持并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本质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实践的现实原则,坚持时代眼光、宽广视野的开放原则。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求解实践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之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现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其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创新而形成发展的,所以,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忠实代表的基本前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同志要把理论创新工作作为神圣职责,及时总结和概括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新经验、新思想、新认识,使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在理论的层面进一步系统化,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境界,使党能够更加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一理论指导,从而在实践中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3.
准确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各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及其产生发展逻辑,提炼其中的经验性规律是进行理论研究需要破解的基础问题。自1978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和主体内容,体现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思想理论与实践探索。循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轨迹分阶段地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演进的发展轮廓和逻辑特征,体现为实践与理论辩证发展的认识规律,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体现为思想理论创新和发展战略贯彻的统一,体现为一以贯之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中国文化的融合、创新的过程,又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发展中逐渐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过程。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促进中国文化实现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现代中国文化奠定了新的基石,是中国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的方向和途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文化创新的根本指针和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重要目标 ,是对马克思关于人自身发展历史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新认识新总结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突破 ,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王婵 《山东社会科学》2022,(11):176-182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既借鉴其他国家法治发展成果,更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智慧结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过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指导思想,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人民是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全方位深化与拓展的新阶段。全面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当代主题,深刻总结新形势下全面依法治国的丰富实践经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九大报告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具体部署,呼唤着包括政治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恢复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政治学,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几十年的丰厚积累、专业人才的成长、党和国家不断创新的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而具备了进一步创新的现实条件。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应该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关注理论建设与关注具体实践的统一、政治学自身的创新发展与其他相近学科创新发展的相互关照、科学处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山 《理论界》2005,(12):32-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模式的建立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两者相结合漫长理论探讨的最终成果。中国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回答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的,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畴.它在方法论上强调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在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用先进生产力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用理论创新带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而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辅相承,实践和理论相互提升,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实践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创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撑,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只有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