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催人深思的七大信号 近几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1978年到1986年,全国农业人口比重年平均下降速度只有0.256%,慢于世界平均水平,转移的劳力比农业新增劳力要少。同时期,全国新增农业劳力7648万人,比转移出去的劳力多1600多万人。更为  相似文献   

2.
1 基本规律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基本规律是,劳力转移流量与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例缓慢地变动;经济发展的不同条件决定劳力转移的多渠道和多层次,且转移阶段鲜明,劳力兼业性强,男女转移比例终将接近,这一规律有几个特点值得格外注意:1.1 以经济增长为劳力转移的主动力这是劳力转移规律的核心问题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经济进步的根本变化与农业人口在一国总人口中的比重总是负相关的(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目前仍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滞存于农村,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曾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几种主要途径,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从80年代开始程度不一地下降。这使我们无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持乐观态度。可以说,我国已面临着重新选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力应向什么方向转移,采取什么政策来引导其合理流动,是关系全局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结合宝鸡市实际。对这一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调整-开发农业劳力转移出现转机近两年来,各地采取疏导的办法,注意安置在治理整顿中离城离厂犷回乡农民就业。通过调整农业内部开辟新约就业门路,使倒流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劳动力正在从经济活动的封闭式、固定式,逐步转向开放式、流动式,从产业结构的重农型、重种(植)型,逐步转向多种经营型、农工商结合型。这种转变,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城乡经济的逐步融合,为消除城乡差别开辟着广阔的道路。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性质、特点和趋势既是农村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农村劳力转移的驱动神经。美国经济界奇才凯恩斯在其成名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本理论可以简述如下。就业量增加时,总真实所得也增加。但社会心理往往如斯:总真实所得增加时,总消费量也增加。但不如所得增加之大”。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与劳力转移就业,基本处于同步增长状态。1983年以前。全国农林牧副渔业所占用劳力都在农村总劳力的90%以上,造成一种“就业性失业”,即假象就业。1984年,农林牧副渔业劳力陡降为88.09%之后,促使农村经济同步激长,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985年农村劳力转移速度更为加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引发剂,家庭副业、乡镇企业、集市贸易越来越活跃,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有了很大提高。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1987年,在全部8950多亿元的农业社会总产值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为4594亿元,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现在我国农村劳力近五分之一已转入农村各项非农产业。这些脱离种植业的农民除就地改变从业方向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我国各地农村出现了一大批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占农业总劳动力的30%左右,近年来又有增长的趋势,成为当今我国各地农村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如何研究、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呢?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此做了许多努力和探索,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和办法,但是随之又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迂回和逆转。为了科学、正确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迅速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而又十分困难的问题。改革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曾一度出现了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离乡又离土、不离乡不离土等模式。近期对这个  相似文献   

10.
1983年4月出版的《人口经济学》刊载胡绍琼、宋静安对我国农业人口实现转移的可行办法的探讨。作者写道,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停滞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依靠巨额资金,推进了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到70年代末,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人均收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9.4%,工业净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6.9%。1976年我国制造业增值占商品生产增值的比重已高达51.6%,进入了“半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由农业转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社会就业结构会发  相似文献   

12.
王向明在《经济研究》1985年第2期上撰文,题为《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论述了我国农业剩余人口转移的特殊道路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农业主产区尤其突出,探讨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意义重大.本文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数量、转移的地域特征、产业特征及特移的效益特征等方面出发,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一份专题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在最近五年发生了显著变化。1985年我国3.7亿多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为3.03亿人,比1980年增长6.9%;从事第二产业的近3,900万人,增长73.7%;从事第三产业的达2,800多万人,增长1.35倍。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80年的89.2%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与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城市化是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的过程,它既是以人口的重新分布为特征的人口现象,也是反映城市社区聚结构成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人口自乡村向城镇的转移既受乡村的推拉力的影响,又受城镇的拉拒力的制约。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推拉力决定着乡村人口转移和城市化的速度、过程和模式。近年来,我国大批乡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部门开始向非农业生产部门转化,城镇以及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世界上还没有如此宏大规模的人口城市化的现成经验供我们参考。城市化的研究在我国成为一个重要的崭新的领域吸引着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许多研究乡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的论文和专著相继发表、出版。本文试对近年来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化、乡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的讨论进行归纳,并力图理清已经研究、涉及的领域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必定要经历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类基本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在原始农业阶段,由于劳动生产力十分低下,农业所能提供的食物等产品,仅能勉强维持社会成员的生存,谈不上有多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农业阶段进入传统农业阶段。这时,农业产品除满足农业人口本身的需要外,还有剩余,于是能腾出少部分农业劳动力来从事其他活动。三次社会大分工,就是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这也是农  相似文献   

17.
不发达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包括桂,滇、黔、藏、陕、甘,宁、青、新9省区。由于自然、经济条件以及历史、社会等方面原因,本区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和中等地区。而且不同类型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不断地从单一农业中解脱出来。据一般估计,目前,我国农业常年剩余劳动力约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30%左右,为1.5亿。正确认识农业劳动力转移中一些规律性问题,对于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振兴我国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和部门流向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愈来愈作为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展示在人们面前。对于这一课题,本文试图作一些初步探讨。 面临的挑战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量,从现在起到2000年,将逐步推向高峰。高峰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加上科学技术水平和机械操作水平的提高,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家庭有了剩余的劳动时间和剩余  相似文献   

20.
<正> 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社会劳动力流向的总趋势是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服务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或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高低,不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城乡分布等一系列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