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狗恶酒酸",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讲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典故:战国时,宋国有一家卖酒的,酒做得香,器具也洗得净,但好酒就是没人理睬,最终好酒变成酸酒。赔得厉害了,店主只好去找乡里的一位长者请教。  相似文献   

2.
有个寓言,叫做“猩猩嗜酒”。猎人为捕获猩猩,便投其所好,摆下甜酒,作为诱饵。猩猩明知这是猎人设的圈套,就咿哑哑地骂起来。但他一闻到酒的甜味,便垂涎三尺,不能自制,忘却危险,边骂边尝,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看罢这个寓言,油然想起一些大大小小的贪官与“猩猩嗜酒”竟如此惊人相似。他们明知那些别有用心的歹人送来的“甜酒”,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仍甘冒风险、以身试法,一边“嗔骂”,一边“笑纳”,终成“猎物”。透视这些“猩猩嗜酒”式的贪官,其堕落轨迹几乎如出一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心理失衡酿成悲剧。一些手…  相似文献   

3.
试论《庄子》卮言与酒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卮是战国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盛酒器。由于受先秦时期重酒、好酒传统的影响,庄子以卮代酒,以酒喻言,创造性地使用卮言作为其突破言意困境的重要手段。《庄子》卮言实际上是如酒一般让人品味又使人神往的载道之言。  相似文献   

4.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的“青春”,历代注家释为“春季、春光”已成定论。近见傅易同志《“青春”为酒名说》(《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一文提出新解,谓“青春”是一种酒名。细绎此文,未敢苟同,在此愿与傅易同志讨论。 “青春”本为古诗中习见之词。杜甫诗中,“青春”凡十一见。除“青春作伴好还乡”姑且不计外,其余十次,均指“春天、春光”而不称酒。例如:《南楚》:“南楚青春异,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述酒》新解袁达陶渊明的《述酒》是一首难解而又重要的诗。对《述酒》内涵的认识,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可解派,这派人一方面认为《述酒》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却尝试以史解诗。一种是不可解派,认为《述酒》深奥玄秘,难以索解。两派意见虽然不无道理,但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顾炎武一生于酒,经历了年轻时的好酒善饮、中年后的即兴畅饮和晚年时的非礼勿饮.《日知录·禁酒》之意并非提倡禁止酿酒、买卖酒和饮酒,顾炎武在其中所提"先礼后刑"的酒政理念表明,他是继承了 自孔子以来的传统儒家"德治"思想,而主张"以德治酒":先之以酒礼之教,后之以酒刑之罚.其"禁酒"概念属于"后刑"范畴,是指当以酒礼教民无效或失效时对涉酒的悖礼之事所采取的惩戒手段.在顾炎武的酒政思想中,酒礼与酒刑在政治功效上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构成王道酒政的两个方面:酒礼是防酒患于未然,酒刑是惩酒罪于已然.  相似文献   

7.
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作用》)一文中,关于人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三个科学概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目前学术界认为这三个科学概念是三个依次进化发展的阶段。攀树的猿群是指成群地生活在树上的古猿,它们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的共同祖先(生存年代约三千万年前——一千四百  相似文献   

8.
以书下酒     
姜铁军  姜书航 《可乐》2011,(3):29-29
"《离骚》少所喜,年来久未温。姑作下酒物,绝胜肴馔陈。愈读饮愈豪,酒尽杯空存。"这首诗是称赞北宋诗人苏舜钦的。苏舜钦年轻时,到生活条件很好的舅舅家读书温习,准备考试。舅舅问他:"夜晚读书,给你准备点什么夜宵?"苏舜钦说:"给我准备一斗酒就好。"一斗酒按当时的计量单位算就是十斛,不是个小数。舅舅问:"一晚上你喝得了这么多吗?"苏舜钦说:"读书无酒,好像吃菜无味,有酒才会读得好。"  相似文献   

9.
刘伶的名作《酒德颂》真实地袒露了其内心世界,是他的一封自白书。本文从《酒德颂》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发的情感两方面来还原刘伶以酒为务、遗落世事、睥睨礼法之士的狂狷性格,并以《酒德颂》为窗口探究魏晋之际酒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职场寓言ABC     
A.长臂猿与红毛猩猩森林里住着长臂猿兄弟俩,它们整天在树枝间荡来晃去。嬉戏玩耍的日子固然欢乐愉快,但每天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让它们实在痛苦不堪,饿肚子的日子真不好过。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酒,关系甚密.一部《水浒》,“酒”字无虑数百.弄清《水浒》写的是什么酒,很有趣味,也很有意义. 《水浒》所写的酒,都是榨制酒,而不是蒸馏酒.其根据有四: 第一、《水浒》写到了酒的生产,都是榨制法. 一例见第四回写五台山下傍村小酒店的一首七律景物诗的颈联:“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青布帘.”另一例见第六十五回写张顺旅途遇难脱险之后: ……张顺爬上岸,水渌渌地,转入林子里看时,却是一个村酒店,半夜里起来醡酒,破壁缝里透出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一部《水浒传》,真可谓酒香扑鼻,令人不饮自醉。据统计,《水浒》全书120回中,说到“酒”、“饮酒”“醉酒”的有106回,有的回目竟有十来次说到酒,正面展开醉态描写的就有25次之多。细读《水浒传》,酒确实无处不在:聚义要喝结盟酒,送行要喝饯别酒.出征要喝壮行酒,胜利要喝庆功酒,……书中凡写得精彩的章节,无不和喝酒有关。酒与英雄相得益彰,使梁山好汉平添了一分分英雄气。嗜洒,成为英雄本色的一部分。酒,使《水浒传》生发出一段段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酒,就没有《水浒传》。1 《水淋传》中酒的种类繁多,从村野农家的茅柴白酒到宫廷内院的黄封御酒,应有尽有。比较低等的.有村醪水白酒、社酿、浑白酒、黄米酒、茅柴白酒等,大约都是以谷物为原料,加曲酝酿成的低度米酒《水浒传》中比较高级的酒,有景阳冈的透瓶香,又称“出门倒”.白虎山孔家庄的青花瓮酒,江州琵琶  相似文献   

13.
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不仅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诗酒精神孟修祥酒是一种物质文化,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的;诗是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产生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和情感表达。而诗与酒的最初结缘绝不会迟于《诗经》的产生之时,因为《诗经》中就有大量的咏酒诗存在。诗的创造并非必然...  相似文献   

15.
一绍兴酒因产地而得名,因其陈年老酒味醇香馥、品质尤佳,故绍兴本地人习惯上喜称之谓“老酒”。《万历会稽县志》记载:“越酒行天下,其品颇多,而名老酒者特行。”绍兴酒是中国名酒中历史最为古老的黄酒。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越酿著称于通国,出绍兴,脍灸人口久矣。”关于绍兴酒的悠久历史,大约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日本著名学者西园寺公一则认为绍兴酒已有4000多年的漫长历史。我们在《吕氏春秋》、《左传》、《国语》等许多古籍中均不难发现有关绍兴地区酒的记载。近年来经过考古发掘,绍  相似文献   

16.
古代酒筹一般不易见到,这是因为古代酒筹颇难收藏,它不像古代酒具,一杯一盏,一壶一注,不易散失;酒筹一般由数十根筹子组成,极易散失,如果为竹木所制者,且易朽坏,所以收藏保存古代酒筹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成套的酒筹,愈加显得十分珍贵。 在南京,笔者有幸见到了一筒全套《西厢记》酒筹。这筒酒筹共63根,骨质,清代所制。酒筹正面写有一句《西厢记》词语,背面注明与《西厢记》这句词语相对应的什么样的人所饮用,甚为有趣。如“小车子如何载得起”,则“身胖者饮”;“先写下几句寒温序”,则“善医者饮”;“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则“穿时色衣者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止酒》诗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诗体风貌,那就是每句诗都含有一个“止”字。对于这种诗体形式以及这首诗的题旨,前人见仁见智,颇多争议。通过掘发《止酒》诗在诗史上的特殊意义以及融会多元思想于一炉的深隐寄托,展示其似浅实深、由浅入深、浅深兼赅、浅深相照的艺术特质,揭示其历史原貌。《止酒》诗的诗体形式渊源于著名的汉代乐府诗《江南》古辞,融会儒道思想于一炉。其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文人墨客诗酒风流的精神空间,由此后代诗人形成了以止酒为高、以止酒为雅的代代不绝的“止酒情结”,而这也成为一种胸怀洒脱的人格象征。美是生命,酒神的舞蹈乃是生命的欢歌。美是凝视自己镜中身影的永恒,陶渊明的饮酒是永恒,陶渊明的止酒是明镜。  相似文献   

18.
《好太王碑》有高句丽建国祖先邹牟王“黄龙负升天”的记述,作者从汉代黄龙现象的分析入手,结合史书对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记述,对其中“黄龙”之所指进行了探讨.认为“黄龙”很有可能是指代汉朝及其郡县地方势力,“黄龙负升天”是对邹牟王被王莽东域将严尤诱杀的另类表述.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酒与文章一同降生”,此话想来并不过份。酒与文学实实在在结下了不解之缘。《周书》中便有了“酒诰”。《诗经》的“大雅”、“小雅”中都留下了酒的诗文记录;所谓“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小雅瓠叶四章》)据传古之圣贤皆能酒豪饮,《孔业子儒服篇》录:“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昔有遗谚,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木盍)。古之圣贤,无不能饮也’”。酒既能成为千古文章不可少的部分,首先是酒为诗人们的良伴益友。陶潜有“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止酒》)李白的“东风吹出花,安可不尽杯。”(《金陵凤  相似文献   

20.
《酒国》是莫言小说中长期被研究界忽视的作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联系作家观念、创作主题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对《酒国》进行文本解析,可以看到《酒国》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义性。《酒国》是莫言突破自身创作进行实验探索的力作,它包含着莫言对于小说传统、文本叙事以及饮食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在莫言小说创作道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