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庞大的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在传统体制下,我们的国有资产管理是由政府系统来代行的,它通过部门和地区对全社会国有资产进行统筹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由一系列特殊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为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加速社会资金积累,迅速实现工业化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由政府来代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这种旧体制在实践中蕴含着深刻的矛盾,那就是,政府代行所有者职能,集所有权、行政权和经营权三权于一身。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还做运动员,这必然造成三重身份和三种职能的相互矛盾和错位。从而也使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出现如下问题: 一是引起所有权错位。由于国家作为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2.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但是国有资产缺乏有效管理运营的最大困难还是来自条块的分割,而条块分割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这种条块分工管理使得所有者各项权能被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割,因而各部门事实上都不可能真正执行所有者的职能。而被定义为“国有资产所有权总代表,依法行使所有者管理职能”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常设办事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其职能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所有者的人格化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政府…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是多方面的 ,这些不同的职能要由不同的机构行使。在确定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权限时 ,地方应享有充分的出资人权利 ,中央只保留非常时期对国有资产的支配权。在界定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和享有所有者权益”的国有资产范围时 ,必须承认已有地区差别的合理性与现实性 ,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不搞一刀切。要加快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建设 ,使国有资产管理逐步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代管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产物,原来由政 府行使的代管全民所有资产的职能.转变为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国有股东代表人的职责。国有股东 代表人作为国有资产代管人虽不是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却应当象资产所有者那样尽心尽责去管理 这份资产。国家则通过管理监督保证其职责的履行、行政式的管理会使旧机制在新体制下再现,忽 视或放弃管理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所有权性质改变的危险。为此,建立一种既保障国有资产代 管人独立工作。又使其承担与职权相应的责任。并使之受到有效的经济监督、社会监督的制度也就 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管理局作为国家对其占有的生产资料及派生的各种经营权益进行管理的专职机构,负有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殖的职责。然而,在国有资产管理作为财政管理附属单元的现行体制下,势必导致财政主体利用所有权来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损害国家所有权利益,从而加强了国有资本金追求盈利的非经济约束,不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从而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全和增殖。笔者以为改革的思路只能是将国有资产管理从财政管理中分离出来,重塑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的职能地位,进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确立国有独资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的症结还是在’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上 ,若能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 ;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本运营职能分开 ;政企职责分开 ;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 ;企业出资人是向企业注入资本的法人或自然人 ,国有独资企业的法人财产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7.
李晓刚 《理论界》2007,(6):254-25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家作为出资者对国有企业行使的所有者管理职能与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渐分离。这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作为出资者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产权二重性的内涵是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都具有虚拟性和实在性的双重属性 ,外延包括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二重性、劳动者资产所有权的二重性和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国有资产产权二重性的根源是受公法一元论支配的融行政权力和民事权利为一体的国家职能二重性 ,因而导致所有者缺位和经济低效益。转轨时期国有资产产权二重性的表现形态是资本非人格化 ,即所有者缺位表现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 (“全民”)的虚拟性和劳动者资产所有权客体 (生产资料 )的虚拟性。规范公法和私法主体 ,把国家作为公权力和私权利合二为一的载体分离为公权力的载体国家和私权利的载体企业 ,把劳动者产权主体的实在性和国有资产产权客体的实在性结合起来 ,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这就是解决所有者缺位或资本非人格化的根本途径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的最好形式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中的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赋予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目前 ,我国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六大报告对此有重大突破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 ,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现行体制至少有以下两点区别 : (1)不再是由国务院统一行使所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地方政府将享有其所管辖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2 )中央政府和地方将成立一个统一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管理国有…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围绕着国企产权制度的改革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关键。近年来根据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开,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不少地方加快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内蒙古伊盟地区实施授权经营的实际案例,对授权经营这一产权运营形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当前,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加强管理部门、明确监督机构、构建运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的建设。 一、国有资产的监管网络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不分,国有资产监管弱化和无序运行。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方向,《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国有资产实行分级管理和分工监督。它以法规的形式对国有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存在三个弊端: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者管理职能不分;所有权没有进入到企业内部;企业的“地方、部门所有制”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确立企业对国有资产的法人产权;第二,彻底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第三,实行企业,内部的多元化产权;第四创造产权流动环境,拓展产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俊杰 《东岳论丛》2000,21(5):37-44
要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实行国家职能分离 ,把国家的所有者职能从政府中分离出来 ,成立国家国有资产委员会 ,对全国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2 按照社会资源“投资靠计划调控 ,生产靠市场调节”的原则 ,对投资进行统一的计划调控 ,使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 3 按照办企业的原则 ,使国有企业有合理的积累、具有自我积累的机制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能够进行正常的发展。 4 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出发 ,优先发展先进设备制造业带动工业整体发展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业体系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业政策妥善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在国有企业之中具有三种职能,即国家的社会经济公共管理职能、国家所有权者监管职能以及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下的国资委是一个"具有监管职能的出资人"。《企业国有资产法》去除了国资委的监管职能,使之转变为一个"干净的出资人"。从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在规律来考察,把国资委定位为出资人只是权宜之计。由于《企业国有资产法》设计的监管体系中缺乏专门的行政监管机构,导致难以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常态化监管。在未来,国资委应该定位为"干净的监管人"。国资委监管职能"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演化过程符合国家职能分离和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在规律,国资委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其监管职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八五计划建议提出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这里有许多课题需要探讨,而其中天于强化国有资产的产权约束问题,又是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是在供给型的财政产品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实行的是产权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体制。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分别由各级政府的计划、财政、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及其责任约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是明晰国有产权、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重要一环。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呼唤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属于政府机构,不能取代国有资产投资运营经济组织。由于国有资产投资领域的多样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要履行两大职能: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我国国有资产,不是所有权不明晰,而是所有者具体代表责任不明晰。随着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组建,要强化法律约束、所有权约束、市场竞争约束、奖惩约束等责任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实施资产经营的几点认识高鹏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和公司制改造,使国有企业引入资本经营机制,这表明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将以资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企业将从生产经营转向资产经营。搞好资产经营不仅涉及国家及各级政府有关政策的完善、政府机构的改革及职能的...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兼并决策主体问题 在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有者即股东内在于企业,企业自己可以决定是否兼并其它企业,或被其它企业兼并。但在我国目前的产权安排格局下,理论上说,国有企业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但全体中的个体无权宜称拥有某一特定的国有资产,无权处置企业资产,决定购买或出售某一国有产权。而且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全民中的个体也不会关心国有资产的处置问题。而作为整体的所有者群体要达成一致,处置某一产权,交易费用极高,甚至是不可能的,这样作为所有者的全体人民就无法行使所有者所应该具有的职能。因此只能委托给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行使所有者的权力,各级政府成为国有企业的实际上的所有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兼并的决策权掌握各级政府或受其委托的国有资产管理局是理所当然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被兼并,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批准。尚未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地方,由财政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是在1987年前后提出的,几年来,对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要在国家(?)会管理职能和所有权管理职能分开的基础上,强化所有权的专职管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了实现国有资产独立化的必要性。认为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并没有真正解决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问题。只有实现所有权主体人格化,实现国有资产独立化,国营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才能完全分离,所有制问题的改革才能深入彻底。国有资产独立化就是建立一个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作为所有权的唯一代表,从而实现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同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分离。文章从五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实现国有资产独立化的客观必然性,并指出国有资产独立化的途径:一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政府机构相分离;二是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体系的内部构造。最后,文章进一步指出,不仅需要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内部构造,而且还需要在外部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