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既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潮流 ,也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底蕴 ,应到哲学的深处去寻找。哲学也应该对这样一个关系到人类前程的大事加以深思。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不仅是一般的发展思路的转变 ,而且是发展观的更新 ,特别在社会发展观方面带有根本性的变革。马克思把“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确定为“个人的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古代主张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希腊人赋予自然界“灵魂” ,相信天空星体运动与人生在世的变迁 ,都受同一“灵魂”的支配。中国传统哲学中 ,更是崇尚天、地、…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人类文明史上全新的发展观,它对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作出了全面、整体的把握,蕴含着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坚持和运用;“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的最新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3.
世纪转换之际,我国政府已正式确立了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为两大战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略。其中,以谋求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自然涉及到人类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对教育这种维系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进而对当代教育昭示了蕴含着重大变革要求的新内容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是人类对自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产物。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包含了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内容。并且,作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惟一出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面对同一个地球和同一个世界,可持续发展观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在经济、哲学、生态学、人口学等众多领域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我们国家和政府,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实现的目标和发展方式。在这一目标实现过程中,地方综合年鉴不仅应当充分展示地方为此作出的努力、现阶段成就和发展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表明传统发展观发生了根本转变。可持续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以人为本三个历史阶段。1995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决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其实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做到“五个统筹”,这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完整的诠释。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大庆市,在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对自然、经济与社会关系长期反思得出的结论。它作为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发展新概念,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①。这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持续发展观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对现代人和未来人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现代与未来人类利益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包含了子孙后…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急需解决的历史性重要课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经济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上,使整个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于我国正确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8.
喻冰  杜艳华 《理论界》2007,3(6):13-1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伴随工业文明而至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锐减以及全球性人口激增、贫困加剧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时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发展观。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阐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他根据这一世界潮流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丰富思想。今天,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①“这种发展途径使人类进步不局限于区区几处,寥寥几年,而是要将整个星球持续到遥远的未来。”②“在支持生态系统的负担能力范围内,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可持续发展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根据《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等权威性文件的表述,从哲学的高度看,可持续发展至少有三层涵义:一、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观,首先是要在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确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发展关系。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它…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心、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存和发展问题,围绕这一主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从5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积极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发展模式。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提出在中国未来发展中,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由于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和旧的国际秩序引起的全球问题日益恶化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主张在维护自然界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综合协调发展。它是一种面向人类未来、维护人类健康持久发展的新发展观。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战略。从全球范围说,必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和合理的社会制度;从各个国家说,应当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作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它拓展了我们对发展的理解视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和环境( 自然) 的关系,人和环境的矛盾实际上是人类对环境价值取向、开发强度是否符合自然规律、超越环境负担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和环境的和谐。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尤其需要一系列的全面创新,如观念创新、环境创新、经济创新、社会创新、人的创新,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周光迅穆丽霞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有相应的法制保障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发展模式的一种革命性探索。要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会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必须有强...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首先是生态学家提出来的,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幂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男一种可持续发展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魏欣 《社会科学论坛》2005,(12):134-135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首先是生态学家提出来的,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另一种可持续发展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是在不超出生态系统承受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对策温燕燕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观是全球范围的一场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运动,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以它自在的规律存在着,直到人类诞生以后,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原始的根基.当前,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阐释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去剖析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视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坚持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其最丰富的资源便是人力资源,而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紧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治国方针应当是“教育立国”、“科学立国”,舍此别无他途。在科教兴国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学习、灵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可以说,我国学习社会的创建只是刚刚起步,而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将从分析学习社会的发展趋势入手,简要介绍国外创建学习社会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的工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九五”规划和一系列其他重大决策表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既定国策。这两个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战略所具有的重大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是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为过的。在本文的论题范围内主要讨论环境管理过程工艺化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般意义上的保证作用。一、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按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G·H·布伦特兰给出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被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相似文献   

20.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牢牢掌握邓小平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髓的基础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选择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跨世纪战略方面,创造性地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邓小平的现代化战略作出了极具重要性的发展,本文试就此作些浅显的沦述。(一)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早已脸炙人口、妇孺皆知,其真理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局限性,邓小平同志未能对如何发展科技和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