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王启发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0-25
作为思想观念,“礼” 和“法”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通过对先秦诸子就听“礼”与“法” 的观念的论述进行考察和分析,探讨春秋战国时代听“法” 的精神内涵和“礼”与“法” 关系的历史变迁,追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这一段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曼德维尔是早期现代社会的重要辩护者,他关于社会起源的论说对卢梭的《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构成了深远的影响,后者的野蛮人形象、文明的演进论以及对文明实质的判断都得益于曼德维尔。是曼德维尔真正将自然法从自然状态中驱逐,使这一学说的主旨由统治的正当性变成了文明社会的历史。但曼德维尔与卢梭在人性论上的分歧使他们对文明的态度截然对立:曼德维尔所展示的社会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人之粗鄙野蛮的激情如何得到驯服的过程,现代文明正体现了这种高超的驯化人性的技艺;而在卢梭看来文明恰恰是套在人身上的沉重枷锁,既剥夺了其原初的自由,亦扭曲了其纯真的天性。曼德维尔那里所隐含的文明的进步观在卢梭这里变成了人类的堕落史。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 ,诺齐克被视为洛克思想的继承者。通过对二者的自然状态理论的比较分析 ,试图描述出自由主义的国家起源的逻辑结构 ,并对两种不同的方法做出概括。在此基础上 ,指出表面上相同的自然状态理论中所暗含的实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诺齐克被视为洛克思想的继承者。通过对二者的自然状态理论的比较分析,试图描述出自由主义的国家起源的逻辑结构,并对两种不同的方法做出概括。在此基础上,指出表面上相同自然状态理论中所暗含的实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罗克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70-73
“自然状态”理论是诺齐克政治哲学的基础:个人在自然状态中所拥有的权利,即“以人为目的,而不仅仅以人为工具”,这是人的基本要求,以此形成市场原则和确立政府才会具有合法性。诺齐克禀持康德的道德直觉,但他将康德的“人(Humanity)”改写为“个人(Individual)”,使“消极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原则(Libertarianism)走向极端。诺齐克的“自然状态”是意志自由的直觉假定、是人的自然权利、是一切社会规则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试论先秦诸子学说的共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52-57
先秦诸子百家虽然流派众多,各家思想主张颇为复杂,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察,仍可清晰地发现各家学说有着一些相近的特色。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以政治为中心建构其理论体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排他倾向,在论证学说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托古”心态。这些特征的形成与诸子学说继承的文化遗产,即西周王朝的贵族文化的垄断形式——王官之学是有一定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其产生和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探讨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中歌词、旋律、情感的创新运用,且对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在音乐创作中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歌唱者与音乐创作者不断提升自我完善作品。音乐无界限,同时在歌唱中把三种唱法融会贯通达到自由自然歌唱的目的,如何完成歌唱自然状态的跨越,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洛克论人的自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晶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5-7
关于人的自然状态的观念是洛克社会思想的基石。他认为人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同时也是一种人人平等的状态。洛克所说的人的自然状态,并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他对自然状态的说明总是与现实社会的情况联系在一起,最终落实到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批判以及对公民社会原则的确立。洛克在关于自然状态与战争状态的关系等问题上还有论说得不太清楚的地方,需要我们给予细致的辨析。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霍布斯、洛克、卢梭是自然状态学说典型的代表人物.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然状态;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人类最美好的黄金时期.三者的学说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至于最终演绎出不同的社会契约和国家形式. 相似文献
11.
陈典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
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原始形象与后世衍生出来的种种异化了的形象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春秋末期是孔子生活的历史时期,由知识渊博的哲人,壮志难酬的政治家及成功的教育家三重角色折射出了孔子的原始形象.春秋战国之际,孔子开始出现圣化的迹象,而圣化的过程正是孔门弟子及后学推动的. 相似文献
12.
甄尽忠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65-67
乡遂制度有利于先秦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也使邻里互助成为先秦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邻里互助的主要内容有救助本乡的贫弱人群、吉庆相贺、丧葬互助等,它对于扶危济困、分担风险、促进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此后数千年中国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世超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3-18
历史比较魅力无穷。先秦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出现了“轴心期文明”,产生了影响久远的原创文化,具有强烈的可比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差异,承认差异,才能既各美其美又美人之美,最终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相似文献
14.
刘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2)
《礼记·孔子闲居》篇中记载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以"无体之礼"为主。孔子讲的"无体之礼",其实是儒家礼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看法。孔子在晚年对礼容提出批评与扬弃,一些擅长礼容的儒家学者也受到主流儒者的批驳。战国时期子夏学派提出的"无体之礼",不但是儒家礼学思想从孔子、子夏过渡到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直至汉代礼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5-90
《国语》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语体史书,载录了许多西周和春秋时人用乐、论乐的资料。从这些材料能够看出音乐在先秦社会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音乐在先秦社会中的功能主要包括乐占、乐教和宴飨用乐。《国语》论乐文字展现了先秦乐论的三个重要特征:开始注意音乐的娱乐功能,强调乐是政治兴衰的表征,中和是先秦音乐审美和音乐伦理的核心范畴。《国语》所载时人用乐和论乐,既有一定的神秘意味,又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政治功用性。 相似文献
16.
归责原则的界定与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 ,历来众说纷纭 ,至今尚无定论。本文首先对归责原则的含义作了分析 ,即探讨了归责原则的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我国现行法律普遍适用的归责原则 ,即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7.
辛田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4-7
先秦时期,陕北地区居民名称复杂,祖源莫辨,是各个民族的交汇融合之地,其社会经济形态属于复合经济,既有农业经济的因素,又大量存在着畜牧与狩猎,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缓冲地带。 相似文献
18.
陈绍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43-149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师法华夏的基础上,参酌本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特殊的廉政建设之路,对楚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系统论的角度观察,楚国的廉政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思想道德教育、监督制约制度和奖廉惩贪机制是其中三个重要的子系统,它们互相配合、互相强化,有力地抑制了腐败,促进了吏治的清廉。 相似文献
19.
王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7-35
新乡贤治村研究是近年兴起的一个重要议题。回顾文献发现,现有文献集中关注新乡贤治村何以提出、何以可能、何以必要、何以可为、何以推进等方面,聚焦于生发依据、内外条件、功能意义、方式逻辑、问题对策等内容。总体上,研究内容的幅度和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缺少有深度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探索和思考,研究理论的原创性和贡献度还有待提升是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应该不断拓展和深化关于新乡贤治村的研究内容,坚持研究方法多元化,着力构建和形成新乡贤治村研究的本土理论话语体系。研究对于新时代深入探索新乡贤治村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殿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31-34
本文研究了北宋滑稽词的历史原貌及其兴起而又不能与其它词派并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对其内蕴的文人人格进行了探讨,认为滑稽词的出现与北宋党争有很大关系,其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丈人特有的声音,它既是宋人心态与词相接合的特殊产物,也是处于分裂人格下的宋人寄托自己情感的特殊途径,是宋人真实的声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