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琼瑶从小笃爱文学,九岁时便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又在台湾的《晨光》杂志上发表了她的文艺作品《云影》.但她的真正成名之作,却是在高考不中,又遭致爱情的不幸与婚变的打击后,潜心奋力于文学创作时于一九六三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窗外》.这是她与命运拼搏、抒发自己的心中怨气而写成的处女作.二十多年来,琼瑶一共创作了中、长篇小说四十余部,而根据她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即达五十余部之多,可算是当今台湾众多的女作家中最多产、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三里湾》写成于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到来前夕的一九五五年。这是作家赵树理根据自己在山西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时的生活体验所写成的一部反映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小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五十年代初期农村生活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3.
郭龙 《可乐》2010,(5):31-31
毛姆是英国著名作家,写下了《人性的枷锁》等长篇小说。这位大作家在成名之前,生活十分穷困,常常要饿着肚子写作。最难的是,他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写成后,由于资金短缺、知名度不够,无法出版。  相似文献   

4.
1923年,伟大的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在国外养病期间,写成长篇小说《我的大学》,从而完成了历时十二年的自传体三部曲的创作。三部曲包括《童年》《人间》和《我的大学》,这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他的整个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研究他的生平和创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京华烟云》是一种独特的英文创作,其内容尽含创造性翻译,对中国近现代社会30多年间部分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解构。从本雅明的“纯语言”思想和韦努蒂的异化策略来阐释这部作品的英文传译内容。  相似文献   

6.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京华烟云》是一种独特的英文创作,其内容尽含创造性翻译,对中国近现代社会30多年间部分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解构。从本雅明的“纯语言”思想和韦努蒂的异化策略来阐释这部作品的英文传译内容。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赞赏泰戈尔的“森林哲学”。在瞿秋白早期“爱”的哲学里,也可以说带有泰氏思想的某些影响,由于斗争情势的需要,瞿秋白与东方文化派论战之际,写成两篇专文批评泰氏作品和言论。本文着重论析他《太戈尔——过去的人》一文对泰氏长篇小说《家庭与世界》的论评。  相似文献   

8.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于一八四七年写成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他的现实主义巨著《人间喜剧》中属于“风俗研究”的“巴黎生活场景”。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的后期的最代表的作品之一”(穆木天译《从兄蓬斯》第3页),“达到了他的艺术的最高峰”(支魏格《巴尔扎克传》第450页)。在这部小  相似文献   

9.
一 清代雍乾年间,中国古典小说由写英雄传奇到写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趋向于成熟。其标志是:杰出的刺讽小说《儒林外史》和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相继问世。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另一部以河南方言土语写成的长篇小说《歧路灯》。 关于《歧路灯》,蒋瑞藻于民国初年在《小说考证》中作过如下评价:“虽纯从《红楼梦》脱胎,然描写人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  相似文献   

10.
1760年左右,狄德罗写成了长篇小说《修女》。这部大胆抨击社会现实、揭露教会罪行、宣传启蒙思想的作品,在狄德罗生前未能发表并不使人感到奇怪,因为狄德罗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对行将灭亡的反动势力的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使反动统治阶级对之既害怕又恨之入骨。狄德罗因写出《论盲人书简》而受监禁,他主编的《百科  相似文献   

11.
张资平的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曾经长期被现代文学界称作"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其实,这并不合乎历史事实。沈阳出版的《盛京时报》前此就已发表了穆儒丐的白话长篇小说《女优》、《梅兰芳》、《香粉夜叉》,以及冬斋的白话长篇小说《糊突谈》等。这几部长期被人忽略的作品,其水平绝不在五四以后逐渐成熟的不少白话长篇小说之下。因此,我们虽不敢也无意断言它们才是最早问世的所谓"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但是,这顶"桂冠"也决不该归属于《冲积期化石》。  相似文献   

12.
论新潮小说中的虚无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现代作家冯尼格写有一部长篇小说,题为《五号屠场》,他把人类生活写成一场战争中的残酷的屠杀。故事取材于二战时期的德累斯顿战役。作家由战争中看出人类生存的绝望性质来,看出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人类中向善的美的理想主义是如此的脆弱,一下子这些希望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父与子》。这部小说1860年8月开始写,到1861年6月写成,正是农奴解放前后。 农奴解放前后围绕着废除农奴制问题斗争十分尖锐。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用暴力推翻农奴制;贵族自由主义者主张由上而下的改良,打着“进步”、“自由”的旗帜维护农奴主既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曹禺的剧本《家》是根据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改编的。钱钟书先生最近就作品改编问题发表过这一精辟意见:“媒介物就是内容,媒介物肯定作品。用电视、戏剧来传播,它的媒介物跟意义不同了,就不能把原来的内容要肯定。诗情要变成画意,一定要把诗非改不可;好比画要写成诗,一定要把画改变,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改变是艺术的一条原则。  相似文献   

15.
阿尔贝·卡缪1960年1月4日死于一次车祸。这位四十七岁的作家留下了数量不多的纯粹文学遗产:一部长篇小说《鼠疫》,两部中篇小说《局外人》和《堕落》,一本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四个剧本《卡里古拉》、《误  相似文献   

16.
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被誉为 1 9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优秀长篇小说。本文主要论述了《红字》所运用的象征手法 ,叙述了《红字》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一年 三十一岁1月 在邓县作《略论辞赋的发展道路》,连载于22日23日老河口《阵中日报》.本月,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因《读书月报》停刊而止笔;长篇小说《牛全德与红罗卜》下半部完稿,寄出,全篇载《抗战文艺》第七卷四五期合刊,是年11月10日.《牛全德与红罗卜》的“主题是表现旧时代的江湖义气向新时代的革命责任感的渐渐转移,伟大的同志爱终于淹没了个人的恩仇”.通过对于生活在抗日游击队中的流氓  相似文献   

18.
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小说一直向人们展示着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长篇小说《兄弟》是余华的新作,它继承了早期先锋小说的某些特征,但抛弃了其中的简单,具有丰富而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厄奈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 1899—1961),是亨誉国际文坛的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其文学生涯以来,在持续30多年间他走过了坎坷不平的文学创作道路。他早年曾写过诗歌,后从事短篇及中长篇小说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写过剧本。然而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却毫无疑义地表现在他以一种崭新的散文风格写成的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之中。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  相似文献   

20.
著名作家袁静今年已经83岁了。50年代她与孔厥合写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生动地反映了冀中白洋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今年过八旬的老作家,仍精神十足,笔耕不辍,几年来她陆续发表了45万字的长篇小说《伏虎记》,并在助手协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