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的保护政策,为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采用。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这不利于到2020年基本形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本文从“两型”农业生产中农业保险法的地位和作用、农业保险法的现状及不足.农业保险立法的思考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M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各省份考虑技术差距的"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度,并对中国"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所有省份的"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两型"农业技术进步是推动"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代表年份的中国"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核密度曲线均不同程度的呈现右偏,波峰高度持续降低,波峰形态由陡峭趋于扁平。"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状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跨状态转移的概率偏低。不同的空间滞后类型对处于不同状态的"两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转移概率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值法的“两型社会”经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型社会建设实施评价是为了比较两型社会建设的成绩和差距,更好地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数据的收集是整个评价的关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文章利用熵值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长沙、株洲、湘潭和武汉2009年两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国家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统计方法大有用武之地,主要表现在:运用统计语言对两型社会进行刻画并对其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持,通过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对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从纵横两方面对两型社会的建设效应进行统计研究以反映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效;构建系统运行的统计方法对两型社会建设进行统计模拟和决策选优。  相似文献   

5.
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全面理解两型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含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权数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值做出了合理界定。并借助这一指标体系,监测长株潭2005~2007年间的两型社会建设现状情况。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聚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圈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要加强基于产业集聚的"两型社会"建设支撑体系构建.最后,文章前瞻性地提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促进产业集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建设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整个两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客观、科学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文章从两型社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框架体系、指标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省26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对农户关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及采纳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户主文化程度、户主为村干部、社会资本、与村民交流、农业信息的获取、参加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培训六因素显著促进了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有户主文化程度、户主为村干部、家庭人均收入及参加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培训,而户主年龄与到乡镇的距离则呈现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协调发展评价—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理论,构建“两型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选取武汉城市圈作为典型样本,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对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复合系统综合发展状况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统计工作的行为规范———《统计法》及《统计法实施细则》经过修改以后 ,可操作性比过去有所增强。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 ,以统计法为主体的我国统计法律体系总体框架基本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统计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 ,《统计法》暴露出的缺陷日益显现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打击统计违法行为的力度。  一、法律责任较为笼统 ,惩罚措施刚性不强  这是基于《统计法》与我国其它法律乃至与国外统计法律比较后得出的结论。目前 ,我国《统计法》的法律条文粗疏有余 ,细密不足 ,导致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较差 ,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使用经典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各省份1979—2010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核算的基础上,采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农业TFP增长分布的形状动态,应用马尔科夫链法考察农业TFP增长的分布动态,从增长的分布形状和内部流动性两个角度来评估中国农业TFP增长省区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1980—2010年间中国农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明显的从"单峰"分布到"双峰"分布再到"单峰"分布的变化过程。绝大多数省份农业TFP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技术进步增速显著,技术效率则普遍存在恶化现象;另一方面,省际间农业TFP增长差异明显,可将其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四个"俱乐部","两极"分化现象明显,表现为明显的"中间小、两头大"分布格局,绝对趋同现象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基于粗糙集模糊聚类法的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模型.该模型结合原始数据,通过粗糙集的可辨识矩阵挖掘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在属性重要度的基础上进行属性约简,约去冗余指标,提高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同时,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指标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有效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做出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在集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源消耗与节约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五个方面,构建包含28个指标的两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该指标体系,分别测算2010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情况.ward聚类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出34个地级城市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高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途径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农业效益不明显 ,农民可比收入下降 ,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不快 ,龙头企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大。本文结合对苏北某乡镇农业结构的调查 ,就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全市各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轨迹来看,各地农业产业化已开始从农民的自发行为到政府有规划的引导,从农业的个别领域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同时应该注意其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文章构建超效率EBM模型测算200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马尔可夫链探究其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规律,用地理探测器考察其时空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呈现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均衡现象最为突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差异最大,但从年均增长率来看,差异贡献率增长最快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并随时间推移加剧,各省份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也不太可能实现跨越式提升;耕地、科技进步是影响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金融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两型社会指标体系测算中国31个省市两型社会综合指数,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金融相关率、金融效率、金融广度对两型社会的作用。在聚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别金融促进两型社会效应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相关率、金融深度和金融广度对两型社会发展作用的方向、程度和显著性三个方面均具有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围绕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构建尝试作一些探索与思考,指出存在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等方法,以期能推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