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发展推动深圳经济快速增长,本市居民是否从中获利?居民增收对深圳产业发展有何影响?文章从三次产业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1985~2004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及2006~2010年的季度统计数据,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深圳三次产业产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孙爱军 《统计与决策》2007,(24):110-112
消费支出受到收入、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为了研究城镇居民月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月度家庭消费性支出与消费价格总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江苏省月度数据为例,进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  相似文献   

3.
秦凯  季晓晶  王作东 《统计研究》2010,27(7):101-10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决定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是检验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和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依据。为理清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特征、就业比重、政策性因素、政府转移支付力度的关系,找准居民增收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而挖掘居民增收潜力。本文运用马克威分析软件和EViews软件,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分析研究方式,对可支配收入的构成及影响居民增收的因素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以便准确掌握居民增收规律,探寻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乡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它不仅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而且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实证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反映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国民生产总值等宏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一再遭到人们的质疑,认为中国的GDP被高估.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反映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疑虑:中国居民收入是否也高估了,本文在对我国城乡居民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国民收入循环原理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5.
杨宇焰  申思 《四川省情》2006,(12):34-35
我国国民储蓄率长期在4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攀升,据有关部门估计2005年达到47%。是什么原因导致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呢?政府、企业、居民在储蓄中的比例与关系是怎样演变的?我们针对近年四川省国民储蓄变化情况,从国民经济核算和资金流量表的角度做了以下分析。对国民储蓄概念的理解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储蓄为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之和,而总消费可分为住户(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若按部门划分,国民储蓄等于住户…  相似文献   

6.
数字快报     
《四川省情》2019,(5):8-9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7158 元,增长8.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3%。  相似文献   

7.
2020年,四川城乡居民收入经受住疫情考验,二季度以来逐季恢复增长。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22元,较上年增加1819元,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53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9元,增长8.6%。收入增速稳步回升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加快1.3、3.3和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湖北省蔬菜面积、蔬菜产量、蔬菜出口量、蔬菜出口额、蔬菜加工产值等5个因子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建立评价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2002-2013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运用多重共线性检验、修正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检验等多种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修正,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因此,湖北省蔬菜产业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蔬菜出口量、蔬菜加工产值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甘肃省1978-2011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甘肃省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内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和金融发展及经济增长显著相关,农村居民收入和人均GDP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是金融发展规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2000~2007年间统计数据.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收敛性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考察期间都是扩大的;"倒U"型假说通过检验;δ-收敛证明了可支配收入的离差是扩大的,绝对β-收敛证实了其存在收敛性;在加入反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经济结构变量和产权结构变量后,三个模型检验都证明了其存在务件β-收敛.且二产占GDP比重和三产占GDP比重与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之间正相关,而国有单位职工占总人口比重值则与其增长速度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亮  余佳 《统计教育》2009,(12):40-43,48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了1991—2007年的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对我国29个省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其中居民自发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同方向变动,而边际消费倾向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反方向变动,并且城镇居民的自发消费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农民工迁移演进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民非农业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工迁移正相关,农民非农业收入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农民工迁移发生的激励作用更大.通过chow's断点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994年是农民工迁移演进的节点;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非农业收入为因变量的农民工迁移演进函数在两个时期发生了变化;农民工迁移演进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制度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01~2011年的季度数据,采用Carroll两步处理法和非参数方向分析分别检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居民消费的预测作用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控制变量为可支配收入或历史消费时,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分指数对居民总消费和衣着、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分项消费的变动存在解释能力,对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分项消费几乎无解释能力,对其他分项消费的解释能力随控制变量的不同而不同;(2)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分指数可有效预测居民总消费、杂项商品及服务消费等的变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2005年-2012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川、滇、黔3省46个市(州)的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利用横截面、时间和变量三维信息对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出46个市(州)的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一步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通辽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GDP实现1691.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28元.但是,从横向对比看,通辽市与全国、全区及兄弟盟市相比,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6.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通俗的讲,是居民能拿到手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在众多统计指标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贴近民情,反映民生,不仅成为各地交通事故或工伤赔偿、低收入家庭保障补贴等法规或政策执行的参照标准;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推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将其作为民生改善测评的重要指标。如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  相似文献   

17.
袁芳 《统计与决策》2006,(22):121-123
政府将彩票承包给承销商并按比例分成的这种彩票发行方式下,承销商守规的可能性与承销商守规经营与不守规时分别对应的政府监督成本的比值成正向变化.若承销商从违规经营中获取的额外收益远远大于守规经营而从政府处分得的收益时,承销商会选择在合作终止前一期选择一次性用尽其信誉.故应改革现有的彩票经营牌照发放方式,加大对彩票发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公证环节彩票发行机构,实现彩票发行的企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8.
家庭投资谈     
所谓家庭投资是指居民选取一定的对象投入资金以期望获得收益的行为.本文所指家庭投资有特定的范围.第一,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即家庭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基金后的余额;第二,投资主体一般是有固定收入的家庭,如工薪族;第三,投资活动在家庭经济活动中尚未占到主导地位.很显然,这里指的家庭投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投资.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也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财产性收入比重小,2010年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仅为2.4%,居民群体中分布极不均衡,高收入群体分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4.3、5.1倍,财产性收入来源还尚显单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08元,同比增长15.3%,比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低1402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4.1%)1.2个百分点,收入位次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排第10位.具体情况如下:一、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差值较大2012年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绝对量上仍存在较大差距,除经营性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存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