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没有考虑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资源价格约束下的"资源诅咒"问题重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资源价格波动确实是"资源诅咒"研究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考虑资源价格波动后,资源依赖度和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存在正"U"型关系。但在过去20年中,中国各省处于正"U"型曲线的左边,资源依赖度和经济增长表现出单一的负相关关系。还对资源价格约束下"资源诅咒"的各种传导机制进行了考察,发现人力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投资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货紧缩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其传导渠道是否通畅。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是从“货币渠道”(即货币价格或货币数量的变动)来揭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有:( 1 )利率传导机制,货币供给M↑ 价格预期Pe↑ 通胀预期πe↑ 实际利率ir↓  相似文献   

3.
一、预警通胀:需要客观分析价格传导机制 (一)2003年市场价格变动的基本特征 2003年,在国民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价格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价格均呈现回升的走势,价格运行呈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下半年我国CPI涨幅基本都在3%的通胀警戒线以上,全年CPI同比上涨3.3%,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也给物价上涨带来更多压力。针对目前国内较明显的通胀压力,文章基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和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及其决定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CPI变动与其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并提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投入产出方法是产业经济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研究产业之间价格波动传导又是产业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运用离散状态方程,引入价格传导时滞因素对传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拓展,建立一个含价格传导时滞的投入产出拓展模型。该模型给出了时滞状态下产业部门之间价格传导的解析公式,可应用于产业部门之间价格传导的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6.
 内容提要:通胀环境下成本传导能力将是决定国际间和行业间利润流向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并创建了成本传导能力模型,设计了成本传导能力指数及其变动指数,并实证测算了包含32个行业部门的成本传导能力指数及其变动指数。通过与行业利润对照发现,成本传导能力指数及其变动指数能够较好地反应各行业转嫁成本上涨的能力及其变动情况,是定量研究通胀环境下行业景气的基础性指标。成本传导能力模型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控制通胀、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以及提高我国国际间成本传导能力具有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波动机制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次应用MS(3)-AR(2)模型研究了1988年1月-2008年11月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波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MS(3)-AR(2)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近20年来的通胀率的动态转换过程,我国通胀率波动存在显著的三状态特征:"低通胀"状态、"温和通胀"状态和"高通胀"状态;(2)对于政府决策者而言,可以结合当前通胀率所处状态及其转移概率,判断通胀的下一步走势,进而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克服固定系数模型无法刻画价格序列结构变动的缺陷,采用带季节漂移项和趋势项的变结构协整模型,研究了国际大豆价格的传导和均衡机制。变结构协整模型可以较好地识别价格序列的结构变化,研究表明:全球大豆价格之间存在均衡机制;全球大豆供给淡季和旺季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价格传导与均衡机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大豆价格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通过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然后借助来源于行军模型的DBR管理模式对货币政策的整个传导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强调了瓶颈环节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瓶颈的缓冲机制和对整个传导过程的控制机制,从而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链产销环节的猪肉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2008年1月4日至2010年9月3日期间我国猪肉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出场价与猪肉批发价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生猪出场价与猪肉批发价的长期均衡关系制约着短期价格波动,并且这种制约作用能自动减弱价格之间的偏离,促使各种价格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11.
 积极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就业中的作用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讨论的重点,本文即讨论货币政策冲击对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首先,基于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得到就业、产出和通胀在货币供给冲击下的动态反应,给出经验事实:在一单位货币供给冲击下,就业呈驼峰形态,缓慢下降回归稳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但在中远期失业会增加;通货膨胀呈驼峰形态,显示很强的惯性特征,但在中远期会出现通货紧缩;产出温和增长,呈驼峰形态,显示出很强的持续性。同时,为进一步从经济理论上解析货币供给冲击对就业、产出和通胀传导的机制,数值模拟一个刚性工资模型,将模拟的脉冲反应结果与实证经验事实相比较,发现理论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上述三个经验事实,并从理论上进行货币供给冲击的经济传导机制分析。最后,结合经验事实与模型经济探讨了扩张型货币政策冲击下就业、通胀和产出的反应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即扩张型货币供给冲击短期内能够有效刺激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但在远期形成失业和通货紧缩,因此需要其他配套政策,如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相配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使用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两国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所以,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AG方法和动态因果检验研究货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实证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机制对农产品价格存在弱传导效应,市场利率对农产品价格几乎没有影响,工业品价格对农产品价格长期传导显著.  相似文献   

14.
孟庆斌  荣晨 《统计研究》2014,31(6):25-32
本文将购房者、房产商与中央银行纳入统一的模型当中,对房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建模,然后拓展了传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长短期分解技术,研究了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土地价格以及经济增长率对房价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研究表明,利率上升对房价具有长期的负向效应,短期内会加剧房价的波动;通胀预期在长期内促使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对房价会产生推动作用,短期内,通胀促使房地产企业加快投资速度,房屋供给增加预期引起房价下降的冲击;人民币升值在长短期内均与房价上涨存在正向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和房地产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提高时,对房地产业的投资和投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土地价格长期来看推动房价上涨,短期内对房价影响的传导较慢。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0年1月~2011年5月中国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待宰活猪价格与去皮带骨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组成的中国生猪产业链价格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约翰森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为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价格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2)生猪产业链价格系统存在一定的反向修正效应;(3)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存在明显滞后性;(4)生猪产业链价格之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灼 《统计与决策》2016,(9):168-170
文章利用SVAR模型探讨了经济新常态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量、信贷规模)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新常态下货币增长率或信贷融资规模的增加更倾向于提高通胀预期,存款利率或拆借利率的上升更倾向于降低通胀预期.并认为这是由于新常态时期经济金融结构变化所导致的,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应该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型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从而更有效地管理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7.
朱惠  潘琦 《统计与决策》2012,(16):147-149
文章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国内相关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函数等计量方法,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  要:本文以中国122部门投人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人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测算了原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物价总体水平和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通过研究投人产出价格影响模型的前提假定和价格传导障碍因素,分析了原油价格的传导机制,提出了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提高我国抗油价波动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年1月-2017年9月的周数据,利用含结构突变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玉米市场化改革对玉米产销市场间价格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玉米市场化改革后,玉米产销市场间存在含结构突变的协整关系;玉米产区市场(长春)对销区市场(长沙和成都)的价格传导作用显著加强,但长春对郑州和蛇口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在面临偏离长期均衡时,长春、长沙、蛇口、成都的玉米价格均能在下一期自动调整至长期均衡状态,而郑州玉米价格的误差修正机制不存在,其结果表明玉米市场化改革促进了产销市场间的价格传导,对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对利率预期的角度探讨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将该传导机制细分为两个阶段: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和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经理论建模和实证发现:两阶段的传导都非常有效,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机制确实存在。将两阶段结合起来看债券市场的传导效果,发现存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实证结果还表明: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收益率曲线中包含的信息;央行的货币政策遵循了逆周期的原则,很好地熨平了经济的异常波动;应当提高货币政策体制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形成稳定的长期利率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