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渐强  (一)产业结构梯度发展规律促使国际产业转移向新的层次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先进国家或地区向后进国家或地区转移、传递产业,后进国家或地区不断追赶、调整、提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地区组成的“大北京”经济圈的规划对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根据京津冀的实际状况和产业梯度转移规律提出三地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就成为目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河北经贸大学戴宏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一书,立足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以“大北京”经济圈为例对区域产业转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根据京津冀三省市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对“大北京”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党中央面对新的形势和新要求,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作出的具有战略性重大决策。不仅是对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的结果,而且也是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对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海南藏族自治州如何实践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更好地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促进全州国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刺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文章通过模型推算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20多年.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加大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某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逐层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从90年代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凤林 《统计与决策》2006,(13):116-117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间结构的正面影响(一)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下,产业结构出现了全球化大调整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许多发达国家的产业正在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正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比较优势,成为发达国家和新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的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于资源供给、市场需求或竞争优势的变化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移动,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以产业国际转移为手段进行产业调整.产业转移对不发达国家和区域来说能够弥补资金的不足,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对发达国家和区域来说可以通过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产业趋同现象,可以形成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减少资源产业布局中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8.
艾婷 《四川省情》2023,(9):47-49
<正>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解湖南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关情况,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近期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在湖南省14个市(州)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湖南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基础优势明显,承接产业重点突出,政策支持保障到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转移平稳有序,但仍然存在产业集群效应不强、人才引进难、物流赋能增效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有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家琛 《统计与决策》2012,(23):137-139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方式,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一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文章以天津市1981~2010年的数据所展开的研究表明,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有效的助推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长期中两者之间存在均衡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0.
曹霆芳 《青海统计》2007,(9):5-7,16
经济发展实质上是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的过程。我省经济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直面突出优势创特色科学调整、优化升级,已步入提速增效的高平台,从1997年起,全省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全国水平,特别是"十五"时期,各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全局,尊重规律,顺天应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创历史最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的一个很大困境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研究指出,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是抑制人力资本效用得以充分发挥与产业结构转型困难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阻碍产业人力资本升级、制约产业技术创新以及抑制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从而使得产业比较优势动态演进过程受阻。当前,中国生产性、非生产性行业之间存在人力资本错配现象。政策建议:深化市场化导向的制度变革、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局面以及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定价的市场化程度等方式,将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相结合,以形成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赤峰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具体表现为:两国在货物贸易领域的规模和增速都突飞猛进、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发展的联系紧密。基于显性比较优势理论和贸易结构分析方法,利用1992—2017年中韩货物贸易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四分位数据,分析中韩两国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对方市场的出口比较竞争优势,得到如下结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韩两国在各自优势产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中韩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往来也不断拓宽和深入,两国货物贸易的差异性较大、贸易互补性较强;从不同时间阶段来看,中国和韩国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上都有所调整和优化,两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化随着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地位的调整而变化,中韩两国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双方产业的互补和中国丰富的资源禀赋为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爱萍  王瑜 《统计研究》2002,19(12):37-38
 中国成功加入WTO,这表明中国将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一场以世界发达国家为主导,国际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是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部分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协调配套、竞争优势显著的区域产业系统。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经济主体和骨骼,能否正确的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合理的确定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关系到区域经济得到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5.
敬艳辉  谢佳 《四川省情》2005,(12):35-36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分析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方向,对于发展地区经济的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四川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四川的产业结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川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现状2002年四川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1.08%、40.66%、38.26%,其产业结构与全国和西部地区对比如表1所示:表12002年四川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情况表(%)区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14.5351.7433.72西部20.0541.3138.65四川21.0840.6638.26资料来源:四川统计信息网与全国相比,四川省产业结构的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一、兴安盟经济结构现状(一)产业结构近年来,兴安盟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布局合理,比例协调。三次产业结构由建国初期的81.5∶10.1∶8.4,调整到1980年的57.5∶23.0∶19.5,又调整到2006年的34.5∶28.0∶37.5,三次产业结构已由以农业为主,发展到第二产业份额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产业转移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现象,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战略,而且也关系到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27个省市的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产业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发现,2005-2011年间我国三类产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转移现象,且呈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空间特征,最后,从环境管制、资源供给、排污规模和治污能力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原因,研究认为,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和治污能力与污染产业转移呈负相关关系,地区的资源供给和排污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博通 《统计与决策》2012,(21):149-151
文章应用投资转移指数、企业转移指数和就业转移指数三个指标对江西2004~2009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情况及结构效应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显著,仅是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导致了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江西承接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较明显,这和江西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条件以及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关。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比较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力军。江西承接的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民营工业和外商投资工业的比重上升、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分散化。  相似文献   

19.
何心益 《四川省情》2008,(12):20-21
省委、省政府紧密围绕促进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部署,这一决策不仅对于推进四川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生产经营地点,抢占市场制高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利用自身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以创造后发优势,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逐步获取竞争优势。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主动并且有选择地对产业转移进行必要的调节,引导产业集聚过程,已经成为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有鉴于此,笔者以南京市为例着重对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