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保”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简称,它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旧农保”)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只有琐碎的研究没有琐碎的现象,社会学想象力意味着研究者需要培养一双慧眼,从毫不相关的琐碎现象中找到内在的社会机制。身体在传统社会学领域并不是主流社会学家关注的核心话题,这或许是由于身体现象的琐碎,抑或是研究身体的社会学视角还未被学界发现,但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到了改观。其实诺贝特·埃利亚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身体的文明化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相似文献   

3.
严彦 《中外书摘》2010,(11):75-77
“80后”,目前中国最受关注的一代,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80后”作为一个社会人口学概念,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特指国家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据统计,中国的这个群体超过2亿人。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老龄化的到来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为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在老年人增长的同时,青少年急剧减少,这两者“相反相成”使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猛然加速。老龄化直接的社会后果:一是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增加:二是劳动力短缺,社会供给减弱。有一个指标是用来说明这方面情况的,这就是“老年赡养比”。“五普”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大概占75%左右,老年人口占10%.两者是75:1。而到了2020年.据专家估算.会达到4-5个劳动年龄人口养1个老人。当然,这样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于是,有研究者据此将老龄化的前景描绘得很可怕。但是,仅看老年赡养比是不全面的,因为还有一部分被赡养人口——儿童没有被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市以民政、残联、共青团、妇联为代表的有关部门,通过人才引进、员工培训、合作办学、交流学习、开展试点等多种方式,在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空间生产”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都市研究持续升温,并已经在哲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建筑学、文学等多个学科中开花结果。早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驱性人物,三位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家——亨利·勒菲弗(Henri Lefebvre,1901~1991,通译列斐伏尔)、曼纽·卡斯特(Manuel Castells,1942~)和戴维·哈维(DavidHavery,1935~)就已分别在这~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街童(Street Children)即我们所说的城市流浪儿童。20世纪末,流浪儿童数量大幅增加,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起发生巨大经济与政治转型的国家,流浪儿童的数量一直在急剧上升。这一现象,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80年代的民主化运动中。朴元淳为刚刚实现民主过渡的韩国社会的人权保障和民主深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使各国政府认识到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但现实中的高等教育发展却并未带来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而经济却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的事实,促使我们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重新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婚姻市场是指婚龄期男性与女性择偶关系的总和,它是将经济分析的方法引入到社会行为中的分析,它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在婚姻领域人们对婚姻配偶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只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婚龄期的男性和女性供需保持平衡,才能使婚姻市场保持基本的平衡,使处于婚龄期的男性和女性能够顺利找到婚配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初见端倪,而后继续攀升。随着80年代出生的人口步入结婚的年龄,婚龄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婚姻市场出现了大龄男性青年找不到婚配对象的现象,并且因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一直在攀升,后出生的人口随即进入婚配年龄,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和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学确乎变得重要起来,以至一些以此为业的人们欣喜地发现“社会学的春天来了”。究竟春天是不是来了要看这个领域中的从业者在做什么,做得又如何。如果看看近年来的一些“显赫”成果,我们大概就兴奋不起来了。继“农村居民幸福感超过城里人”、“农民工安全感最高”的调查结果之后,又出来了“2005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乍一看题目真让人不免心里紧张,生怕再弄出个女性的幸福感超过男性之类的东西,因为毕竟中国社会的现实是:出生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上升,1995年达到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116.9,个别地区甚至达到130。  相似文献   

12.
NGO精神所体现出的人性、人道、公义和文明性,使得NGO成为改良甚至重构传统的政府、市场两维体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协作的现代三维体制的重要能量和重要方式。同时,在中国从传统管制型社会向现代自治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NGO还充任着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公民意识的培养者、志愿精神的重建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3.
西方公共部门民营化改革的理念追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在经历了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后,普遍陷入了滞胀的陷阱,引发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在政治上突出表现为:政府效率低下、回应性差、政府机构嘭胀、公众支持下降、政府信用危机、政府财政赤字、工人失业等。面对日益多变、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以官僚制为蓝本的传统管制型政府已显得力不从心,公共部门改革因此应运而生。这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的根本做法,是在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中打破传统政府的行政垄断,代之以引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以期运用竞争的压力达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公共部门的民营化改革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作为政府行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和济世良方而被西方国家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上也开始分化。收入分配状况直接反映了一种制度设计的有效程度,由于收入分配的合理和公平与否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紧密相关,因此,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会在社会系统的各个层面上产生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公共哲学认为,政府行政的最大目的在于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机关”,公共行政最重要的性质也在于提供服务。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行政改革,即从单纯的管理型行政向以满足公民和社会需求为宗旨的服务型行政转变。在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离不开国际公共行政发展的宏观背景和中国自身发展的特殊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入世的特殊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实质是政府重新定位自身,重新确立与公民、社会的伦理关系,最终确立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行政伦理精神,重建社会的行政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6.
公正、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是,由于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社会公正、公平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悬殊过大。这一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突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的作用正在加剧。这种现象在当今老年人群体中已逐渐凸显。我国当今的老年人口有1.32亿,占总人口的1/10。妥善解决好对他们不公正、不公平的分配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投入建设工程项目的资金逐年加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但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很大,建设单位为弥补资金不足,不得不采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大量外资的运用,使项目附带了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