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学家茶座》2008,(4):155-156
社会学家丁学良在接受FT中文网访谈时说,现在常有“愤青”、“愤中”反对中国的开放政策。但是,偶有机会面对面,我发现没人可以站在“愤青”的立场,跟我理性、平静地辩论超过三五分钟。“看你身上穿的衣服、你所用的东西,然后再回家看看你家里所有的家具、电器,你工作场所的一切设备,你能讲出哪几样东西是160年以前中国原来就有的?”通常遇到这些问题,他们就不回答了。  相似文献   

2.
陈玉英 《职业》2011,(6):113-113
胡适曾说:“每个人都是流氓和绅士的结合体。”对班主任,尤其是职高班主任来说,每个学生都是“魔鬼”和“天使”的结合体:你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们就会变成魔鬼:你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们就会成为天使。在刚步入职高的时候,小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学习上漫不经心,上课基本是吃东西、睡觉、聊天三件大事:日常生活中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3.
《上海科学生活》2001,(7):28-32
本刊记者问:你听说过“纳米”这个词吗?请简单表述纳米概念。举几例你所了解的与纳米有关的产品或其他东西。你估计纳米会与你的生活产生联系吗?(过去、现在和将来)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余人,大部分被采访者对“纳米”不太了解,但都知道“纳米”是一种很微小的单位。下面是部分有代表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职业时空》2005,(13):15-15
美国著名的篮球教练JohnWooden说:“你学到的东西只有在你用过以后,才具有价值!“对用人单位来说,不会光凭你有多少证书就录用你,还要考察你的“即插即用”能力。有一家公司招聘网管,一下子来了10多个手持CCNP(思科网络高级认证)证书者,公司要求他们亲自配置网络,结果,有一半人声称去厕所,再也没回来。这说明,许多人没有放电能力。放电,才能找准切入点,“电”出人生的精彩。3721网站  相似文献   

5.
一天晚饭后,凯恩告诉女朋友诺琳说他在房间里为她准备了一件她意想不到的东西。他们相爱近一年了,凯思的话引起了她的浓厚兴趣。当他们回到家时,凯恩给她看了一洋挂在墙上包装成礼物的东西。诺琳急不可待地打开,发现是自己的一幅画像——是艺术家凯恩煞费苦心,充满爱心的杰作,画中的她穿着一件白色上衣和一件红色罩衫,左手中指上还戴着一枚戒指。“这是什么?”她问,“我没有戒指啊!“那是订婚戒指!”凯恩回答说,“你愿意嫁给我吗7”“再说一遍。”’诺琳请求道。“‘你愿意嫁给我吗T”“愿意”,她说着,紧紧抱住了地,“很愿…  相似文献   

6.
当《你那边几点》再次出现在戛纳并获得技术大奖,这使得我更加怀疑他的电影只是为少数人而拍。大家看烦了一成不变的东西,忽然来一点所谓的情调,后来,他们管这叫“小资”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1,(6):28-28
丈夫:“我们家从上到下,就数你最浪费飞。”妻子:“开玩笑,你才最浪费。”丈夫:“我浪费?你别扯了。我从来不花一毛钱买不用的东西。不像你,多少衣服挂在衣柜里,一次也没有穿过。”  相似文献   

8.
《社会观察(上海)》2008,(1):I0001-I0005
如果有100万你想怎么花? 这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都怀揣着不同的“最初幻想”,面对迫入眼帘的物质世界,凭着自信的认知和判断力,他们可以滔滔不绝地道出心目中的“好东西”。虽然“幻想”会在一笑而过后遏止,但无形中却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9.
幽默吧     
谁叫你拿的 “明明,你的练习本是哪来的?”“学校办公室没人时顺手拿了两本。”“混账东西,谁叫你偷的?我从办公室拿回来的还不够你用吗?”  相似文献   

10.
那三个字     
一方  浏泓 《现代妇女》2005,(10):31-31
从恋爱到现在.近二十年过去了,他从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但纵使在最挂号据的日子里,他也一直坚持把外出时花剩的最后一块钱换成一件归途中始终拥抱于怀的东西,他说那样东西叫“我爱你”。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亚当在伊甸园里吃的那只苹果吧,《圣经》里提到的?”他问,“你知道那只苹果是什么吗?逻辑。逻辑和智慧那类的东西。苹果里面全是这些东西。因此——下面就是我的看法了——你必须要做的就是把它呕吐出来,如果你想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的话。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把它吐出来了,那么你就不会有任何困难去认识木头和别的东西了。你就不会看到事物任何时候都是停滞不前了。……”(选自赛林格《特迪》)  相似文献   

12.
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统计和研究,我们最多的限于消费者想到何种价值、好处等等,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不易察觉的因素——消费习惯。消费者之所以消费或不消费某种产品,可能是他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举个极端、好笑的例子:婴儿习惯用“奶嘴”喝东西,而成人却用吸管,如果哪天你看到一个大人躺在床上,叼着“奶嘴”,你一定会大跌眼镜,因为习惯性的认知让你觉得这种举动是荒唐的、不可思  相似文献   

13.
假如你是青春靓女,你浓妆艳抹自以为得意得体。当你充满自信走上街头的时候,你遇到了一批毛头小伙子,他们对你摇头晃脑指指点点,不停地看你,而且还互相间说些诸如“刮大白”、“套红”等不知所云的话语。这时候你千万不要以为你迷倒了他们,他们是在夸奖你,不要误认为你的 “回头率”高。其实他们是在贬损你,是耻笑你的化妆过了度,太夸张了。 “刮大白”和“套红”是我们这座城市新近出现的社交密码,是形容女人化妆过了度,脸涂抹得太白了,嘴唇涂抹得太红了。这两个社交密码,一个是借用了房屋装潢的术语,一个是借用了印刷用语。…  相似文献   

14.
认识我的人都夸我有个好儿子,聪明、好学、自立、懂事。他们都说我有福气。儿子今年12岁,可他早已“长大成人”了,因为我从来就没把他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从他7岁上学开始,我就没说过“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怎么做……”而是说“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告诉爸爸为什么要那样做?……”我从来不让儿子觉得他在替我做什么,他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那是你自己的事记得那是5年前,儿子一年级第一个学期考试考了双百,回家跟我说:“爸爸,我考双百,你给我什么奖励?我们同学的爸爸、妈妈都给考双百的同学买许多好东西。”我告诉儿子:“大彬,爸爸…  相似文献   

15.
白鹭 《金色年华》2010,(1):34-35
她辞职了,他换工作了,他早就跳槽了……这样的消息,在“毕业后时代”的职场新人中并不算新闻。你可以说她不沉稳,也可以说他急于求成,甚至可以说他幼稚,不够现实。然而,他们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坚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王舒 《现代交际》2006,(6):24-25
会开口要求的人才是赢家。但遗憾的是太多人都因为害怕失败和被拒绝,而不愿意开口要求他们想要和需要的东西。他们会用猜测、含蓄、暗示的方式,却不愿冒被拒绝的风险而直接提出要求。正如圣经所云:“向他祈求,必有应允,凡祈求者,皆有收获。”这句话在推销实例中也很适用。我以我17年的销售经历向你保证,以下9种成交方法绝对会对你的推销事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购物避雷针     
罗大木 《女性天地》2013,(12):12-13
在刚过去的这个“双11”。你的钱包瘪了吗,你心仪的宝贝都到手了吗,当初对天赌的咒“再乱买东西就砍手”是不是又一次被现实无情地扇了一耳光呢?  相似文献   

18.
“嘘!严肃点”暗示一位眼科医生谈恋爱。女友问他:“任何东西掉进眼里,你都有办法解决吗?”“一般没问题。”“那好,昨天在首饰店里,一条金项链进了我眼里,我想你一定能帮我解决。”二分之一妻子:结婚前你对我多好,要是走路碰上个水沟,你就把我抱过去。如今你再...  相似文献   

19.
假日里,小李陪妻子高高兴兴上街买东西。他们转了一个又一个熙熙攘攘的商场。妻子兴致很高,从这个柜台转到那个柜台,买了这件又看那件,快到中午了仍没有打道回府的意思。小李有些不耐烦了,当妻子提出再买一件高档羊毛衫的时候,他生硬地说:“你还有完没有?见什么买什么,你挣多少钱哪?”  相似文献   

20.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每次哥哥考试拿了第一,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